己荣的手指深深掐进城墙砖缝,指甲崩裂渗出血丝也浑然不觉。 他盯着大夏的军队,黑洞洞的炮口已经对准了他们。 杨九妹似乎等得不耐烦了,她举起令旗。 二十门火炮调整方位,开始填弹。 “皇上,别再犹豫了!”岳亲王扑上来抱住己荣的腿,“您看,他们在装弹啊!” 己荣浑身一颤,他听闻那炮弹是会爆裂,撒下无数碎铁片的恐怖武器。 他们的城墙,会被炮弹轰成碎渣。 城墙上的守军开始骚动,他们真的不想打了。 “好...好...”己荣的嘴唇哆嗦着,“孔尚书,你来写降表。” 孔尚如蒙大赦,立刻从袖中掏出一卷早已准备好的素绢。 己荣眼睛猛地瞪大,这老狐狸竟然连这个都准备好了! 其余大臣看到后一时语噎,果然是熟练…… “陛下,请过目。” 孔尚捧着降表。 “你准备的倒是充分呢。” 己荣冷笑道。 孔尚的老脸一阵青一阵白,额头重重磕在地上。 “老臣...老臣都是为了东夷百姓...” “为了百姓?”己荣突然大笑,笑声嘶哑如鸦啼,“是为了你们孔府那万亩祭田吧!” 想到这里,他突然有些明白了。 再过百年,千年,可能世人都不知道他这个短命帝王的名讳与故事,但文圣依旧还会被人祭拜。 孔家想要的就是活下去,一直继承下去。 无论哪个朝代,正常都不会亏待他们家族的。 少有千年的王朝,却有千年的氏族! “罢了!”己荣扫了一眼,让人拿过毛笔,在末尾狠狠添上一行。 “罪臣己荣,愿举族内迁,永世为大夏之民。” 林曦必然不放心他留在东夷土地上,这是一个极大的隐患。 所以他写上这一条,也算是表了他的决心。 “皇上!” 众臣惊呼,这等于彻底放弃复国可能。 己荣扔了笔,冷笑道:“既要做狗,就做得彻底些。” 杨九妹不是傻子,林曦女帝更不是。 不会给他任何复国的机会,看看那些被灭国的皇室下场就知道了。 既如此,还不如自己主动些,还能换来一些好印象。 当白旗在城头升起时,城内传来整齐的欢呼声。 这是东夷士兵们发出欢呼,终于用打仗了,他们不用死了。 每个人都明白,一旦真的打起来,他们必死无疑。 杨九妹看到城墙上的白旗,明白己荣要投降了。 看来此人还算是不错的帝王,没有为了个人权力殊死一搏。 “杨将军,我己荣带领东夷国,归降大夏!” 己荣大声吼道。 “还算识相。”杨九妹转身对副官道:“让兄弟们保持戒备,不要掉以轻心。” 万一献降是假,目的是近身杀她也是有可能的。 在战场上,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 城门缓缓打开,铁索绞动的声音像垂死者的喘息。 己荣脱去了铠甲,只穿素白中衣。 脖子上挂着传国玉玺,跪在城门洞的阴影里。 他身后文武百官匍匐在地,有人小声啜泣,有人偷偷观察大夏军队的装备。 城墙上的士兵们也都下去,纷纷跪下。 这一刻,东夷国己氏统治的时代,彻底结束了! 杨九妹带人缓缓走过来,但丝毫不敢放松。 “抬头。” 杨九妹轻声喝道。 己荣慢慢仰起脸。 杨九妹比他想象中年轻,眉宇间的英气让人想起出鞘的利剑。 大夏女子居然都如此之强,女人做帝王,也有女人做将军。 反观他们东夷国,还在男尊女卑的世界里面沉沦。 他双手举起降表,手臂微微颤抖。 这一刻,他想放声大哭,但还是忍住了。 好不容易抢到的皇位,没想到成为亡国之君,何其的讽刺与无奈! 杨九妹双手接过,扫了一眼,突然轻笑:“这降表是孔家写的吧,文笔还是这么...周到。” 她特意在“周到”二字上咬了重音。 孔尚的老脸涨得通红,当然听得出话里的嘲讽。 数百年来,孔家给各个征服者写的降表,措辞都差不多,格式也都非常的统一。 “解下玉玺。” 杨九妹命令道。 己荣的手抖得厉害,几次都没解开绳结,最后是岳亲王爬过来帮忙。 当那方温润的碧玉离开脖颈时,己荣突然感到一阵眩晕,仿佛有什么东西从身体里被抽走了。 杨九妹接过玉玺,递给身后的书记官。 “记录,凤冠二年,东夷归顺。”她俯视着己荣,“陛下如今在东山州,你与皇族的人与我一起去面见陛下,听从陛下安排。” 她看到了降表上最后一行字,也看到了己荣的决心。 不得不说,吉荣是个聪明人。 但如何处置他,还是陛下说了算。 “喏!” 己荣恭敬一拜,没有被当场处死,这已经是最好的结局。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杨九妹立刻安排人接管了东夷皇宫的一切,首先控制的就是粮仓。 此时己荣正在让族人收拾东西,贵重的东西都收拾在箱子里面,不敢私自带走。 因为有大夏的士兵在看着他们,况且如今乱世,能够活着就不错了。 至于荣华富贵,不敢去想。 己荣带着五百多族人走出皇宫,看到城池内一队大夏士兵正在搭建粥棚,东夷百姓排着长队领取热粥。 几个穿着破烂衣服的孩童正在捧着白面馒头,狼吞虎咽地吃着。 “这是……” 己荣身子一颤,情绪无比的复杂。 这白面馒头,即便是盛世时,也只有权贵才有得吃。 “东夷既归大夏,便是大夏子民。” 杨九妹淡淡的说道。 己荣呆住了,所有的情绪涌上心头,膝盖突然失去了力气。 他瘫坐在地上,像个孩子般嚎啕大哭。 他们皇室对于百姓还是过于苛刻了。 因为他们之前坚信弱民,疲民,愚民等术,才可以更好地驾驭百姓。 或许东夷归于大夏,是对百姓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杨九妹没有嘲笑他,只是等他平静下来。 “上车吧。” 片刻之后,杨九妹指着一个大货车。 “这就是传闻的货车……” 己荣看到车厢里面摆放着一个个长凳子,没有任何的犹豫,爬了上去。 其余族人也纷纷上去。 坐不下的就站着,满满的一车厢。 实在没有地方了,就换另外一辆车。 杨九妹留下一万五千人守在京都维持秩序,她则带着己荣等人,朝着东山州出发……喜欢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