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把陌刀虽然威力巨大,但由于造价昂贵,且技术尚不成熟,目前仍处于不断改进之中,距离能够列装军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尽管如此,刘胥仍然对其充满期待,相信总有一天会让它成为秦军的利器。
相比之下,刘胥根据后世雁翎刀所画的刀样,则显得更为实用。这款刀具由少府试制,不仅轻巧灵活,而且锋利异常,无论是劈砍还是刺杀都能得心应手。作为一款成熟的刀具,雁翎刀在后世被广泛应用于军队,成为一种普遍列装的制式武器。
因此,当它出现在这个时代时,立刻引起了众多将士的喜爱和关注。他们纷纷表示,如果能够拥有这样一把好刀,战斗力将会大大提高。
雁翎刀,其刀身笔直挺拔,刀尖处微微上扬,形成一个优雅的弧度,刀刃反卷,宛如大雁的羽毛般轻盈飘逸。刀身较长,通常在90厘米至128厘米之间,刀体宽度适中,大约为34厘米,而最厚处则约为1厘米。刀尖部分略微上翘,且双面均开刃,刀尖两面的曲线流畅自然,没有任何多余的凸起。
雁翎刀的刀柄设计独具特色,通常为直柄,既可以是适合单手操作的短柄,也可以是需要双手握持的长柄。刀身与刀柄的连接部分呈现出直刃形态,大约占据了刀身长度的三分之二,余下的刀身逐渐向上弯曲,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
刀柄的后三分之一处通过铆钉将刀条紧密地固定在一起,刀柄尾部由刀条延伸出来的部分直接铆住刀柄,使得整个刀具更加坚固耐用。
在锻造雁翎刀时,工匠们通常会采用中国传统的夹钢工艺。首先,他们会选择含碳量较低的熟铁或炒钢,并将其放入火中加热。接着,使用大锤反复折叠锻打,这个过程可能要重复数次甚至数十次之多。
在经过无数次的折叠后,工匠们会夹入一段“灌钢”作为刃钢,然后将刀体整体锻造成型。最后,经过淬火处理,刀身便大功告成。这种夹钢工艺不仅能使雁翎刀的硬度和韧性得到完美结合,还赋予了它独特的外观和质感。
这种刀最早受到骑兵们的青睐,因为它在马背上劈砍时非常顺畅,手感极佳。刀身上的血槽设计不仅实用,还能减轻刀身重量并增强刀身强度。此外,通过巧妙地调整重心,使得刀具在战斗中更加稳定可靠。
除了这些新颖的武器,盔甲护具方面也出现了许多新款式。例如,利用游牧民族传统的擀毡技术制作而成的毡。这种材料以羊毛为主料,具备出色的防水、隔热和保温性能。最初,它是牧民用于搭建帐篷和保暖的理想材料。然而,大秦的工匠们发现了它的潜力,并将其应用于头盔内衬和毡帽的制作。由于其成本相对较低,这种新材料迅速在军队中得到广泛应用。
此次送来的正是新制的毡帽,帽体呈半圆形,帽檐宽阔,形状类似荷叶。这种设计既有利于遮阳挡雨,又能提供良好的保暖防寒功能。无论是在日常训练、值勤还是行军中,士兵们都可以方便地佩戴这种毡帽,同时还具备一定的防御能力。
一经实验好评如潮,如今已经责成工部大量制作,用来作为军队的制式军帽使用。喜欢大汉西域王请大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