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启发(1 / 1)

而且,对于当时急需解决就业问题的华夏来说,即使是利润率较低的项目也是一块诱人的蛋糕。 因此,许宁决定抓住这个机会,着手规划一个大型航空产业园区。 当天晚上,欧洲代表团向各自的上级汇报了谈判情况,证实了许宁和施令德的想法不谋而合。 由于各方都在这次合作中得到了想要的结果,很快获得了更高级别的批准。 次日的第四轮谈判中,双方就合作协议的主要条款达成了共识。 不过,考虑到涉及多个国家和跨国企业,这项复杂的交易远比简单的市场买卖要复杂得多。 尽管在许宁的努力下,双方已经朝着共同的方向前进,但涉及到新标准制定、供应商选择及商业联盟构建等细节,仍需由专业的团队来完成。 目前阶段,他们只能先签署一份框架性的“意向书”,确保各参与方的合作关系。 接下来的具体工作则交给不同领域的专家处理。 例如,许宁和他的团队将继续负责与结冰和防除冰相关的研究工作,这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之一,旨在赶在FAA有所反应之前,在航空安全领域取得主动权。 随着合作正式启动,信息不可能再像谈判时那样严格保密。 所以,许宁在镐京的工作还在继续,但他的角色变得更加轻松,更像是现场的一个象征性人物。 同时,由于他的努力,协议中还加入了一些原本没有的内容,比如空中客车考虑增加华夏企业的子系统供应,并讨论在华夏设立“空中客车亚洲总装中心”的可能性。 如果将许宁关于“大飞机产业园”的构想付诸实施,这在九十年代绝对是一桩值得大书特书的大事件。 因此,镐京迎来了越来越多的高层代表参与讨论。 起初,代表团由科工委副主任戴国荣领队,但随着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连部委级别的领导也加入进来,甚至甘愿以普通成员的身份参与其中。 丁志恒便是其中之一。 这段时间,许宁没有过多关注新到来的代表团名单,享受着难得的清闲时光。 一天晚饭后散步时,突然听到有人叫他的名字,一时间竟没能立刻反应过来是谁。 “丁主任?” 许宁转过身,经过短暂的迟疑,认出了这位穿着便装的熟人。 “真巧,您也是出来散步吗?” 丁志恒显得很轻松,仿佛这只是寻常的偶遇:“嗯,其实我找你有点事情。” 他身边的另一位人物引起了许宁的好奇,那人看起来既像是学者又像是一位领导人,显然来者不善,是有备而来。 “确实有事,不过不是我一个人要找你。” 丁志恒坦然承认,随即向旁边的人介绍道:“这就是老杜一直提到的学生,许宁。” “你好,小许同志,我是宋可建。” 对方上前一步,友好地伸出手来,语气温和而带着几分幽默: “听丁主任和杜院士多次提及你的名字,很想见见你。听说你最近总是不在京城,所以我才特意赶来镐京。” 尽管宋可建的话听起来像是玩笑,但对许宁而言,回应起来并不容易。 不过,丁志恒很快接过话头,轻轻拍了拍许宁的肩膀说: “老宋啊,你这话可不对。 我之前告诉过你小许回京城的时间,是你自己忙得抽不开身来我们科工委,怎么能怪到人家小许头上呢?” 丁志恒和宋可建同年出生,一同前往苏连留学,回国后都在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工作,彼此熟识且关系良好。 因此,当宋可建被提及某事时,他只是笑着摆了摆手说:“我这国家科委主任,专门跑去国防科工委见人,有点不太合适吧。” 一番轻松的交谈之后,三人决定一起散步。 走着走着,宋可建转向许宁问道:“小许同志,我听说你在与欧洲谈判时,提出了建设大飞机产业园的想法?” 许宁确认了这一说法,并解释道: “是的,我的想法是通过与空中客车合作以及争取更多订单,培养一批有能力或有潜力成为航空领域上游供应商的企业。 将这些企业的力量集中起来,聚焦关键技术,打造一个能产生规模效应的产业集群。” 这段话虽然在后世可能不算特别出色,但对于90年代来说,产业集群还是个相当新颖的概念。 宋可建听后频频点头,开玩笑地说:“如果有一天你转到宣传岗位上,肯定也能干得不错!” 丁志恒在一旁补充道: “老宋,我记得去年有一篇关于空军实现超视距拦截自由的文章,好像就是受到了小许的启发。” 三人边走边谈,从172厂的路边一直聊到了一间会议室,直到夜幕降临。 “小许同志。” 宋可建坐在沙发上,手中捧着茶杯感慨道: “提出如此宏大且具指导意义的构想,已经让我惊讶不已;更没想到,这个构想竟出自你之手。” 面对宋可建的话,许宁有些不解:“宋主任,这是什么意思呢?” “我第一次听到你的名字,是在一次高级别讨论会上,老丁提到你在民用航空产业发展方向上的见解。” 说到这里,宋可建停顿了一下,喝了口茶,继续讲述。 老丁的想法在当时显得相当大胆,几乎等同于要重新审视和调整过去十年从MD82到MD90项目中建立的所有规范,因此遇到了不少阻力。 直到去年年底,麦道被波音收购后,这种阻力才逐渐减弱。 许多人,包括曾经的许宁自己,都认为他会反对引进空客总装线的计划。 然而,事实却出乎意料——原来这个提议正是出自他之手。这让许宁顿时明白过来,他被卷入了一场无形的站队游戏中。 这段时间,由于背后的科工委一路顺风顺水,几乎掌握了整个航空工业体系,许宁对此变化几乎没有察觉。 毕竟周围的人都是自己的同事和朋友。 如果他打算一辈子都在航空领域发光发热,这样的环境其实也不错。喜欢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秦时:陈家的崛起 身处版本初期,却带着5,0的挂 穿越星际,我把机甲练成了傀儡 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 顾少的傲娇女尊妻 他是反派啊,你亲他嘴干嘛 当暴力萝莉成为ABO星际向导 别人末日求生,我扒美女词条变强 序列:旧日君临 直男超甜,男主疯狂献上女主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