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常用的策略(1 / 1)

“他们在气流通过叶片栅格的基础研究上至少领先我们20到30年,更不用提材料和制造技术了。如果我们总是跟随他们的脚步,怎么可能缩短与他们的差距呢?” 对于非而言,接下来的半分钟就像过了半个世纪一样漫长,‘你只是一个普通人,但这并没操作中的责任问题。这不是对错有什么不好。’ 然而,二十多年的坚持又岂是轻易就能放弃的? 好在,最后她还是找回了自己的状态…… 他的脑海中翻江倒海,却没能再开口。 显然,两方的关注点完全不同——一方着眼于技术突破的可能性,另一方则更关心实际的问题,而是视角的不同。继续争论下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谁也无法说服谁。 因此,这次评审会议在一种略显尴尬的氛围中匆匆结束。孙响东和凌雅甚至婉拒了李院长共进晚餐的邀请。 “唉……” 送走了那两人后,于非心情沉重地坐到了院长办公室的沙发上。作为一位专注于科研的人,他感到非常沮丧。 明明已经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线索,却因为非技术的原因而无法继续,这种感觉就像眼睁睁看着胜利的果实从指尖滑落。 更让于非难以接受的是那两人的态度。在他看来,科研就是一个不断尝试与犯错的过程,每一次失败都为成功铺路。 如果因为害怕失败就不给予支持,这无疑是放弃了进步的机会。 李院长坐在办公桌后,注视着显得有些颓丧的于非,似乎在考虑着什么。片刻后,他开口说道:“于教授,他们也有他们的难处。” “年初,上级部门对我们的研究项目进行了突击检查。”季院长解释道。 “这和平时的年终总结不同,那些报告里的水分,我们都心知肚明。这次检查,他们直接派了专家团队到现场,结果……” “很糟糕?”于非猜测道。 “远比糟糕更严重,几乎是一团糟。”季院长叹了口气。 “许多之前负责项目评估的人因此受到了处分,现在接手的,都是新面孔。” 听到这里,于非心中的不满稍微平息了一些。虽然他对这样的现实感到无奈,但至少理解了 为什么那两人会如此谨慎。科研之路从来不易,而今似乎变得更加坎坷。 换个角度看,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科研项目的审批可能会变得更加严格。 于非心里清楚,自己的项目申请在可行性论证上做得不够扎实。想要取得突破性的成果,这几乎是无法避免的挑战。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资金不足。 “这么说,我的项目就彻底没希望了吗?”于非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无力,几乎是在自言自语,他已经做好了离开的准备。 “也不一定。”李院长这句话仿佛给了他一线生机,让他重新坐回了沙发上。 “你的项目申请我看过了,虽然数据上有点粗糙,但潜力还是有的。” 对方继续说道:“我有一个老朋友,他的一个学生正在研究计算流体力学,据说成果非常可靠。如果你愿意合作,我可以帮你们牵线搭桥。” “这太好了,我当然愿意!”于非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李院长提到的这位老朋友就是杜亦熵,而那位学生则是许宁。 在平时,这样的跨校合作虽然会涉及成果归属的问题,但并不是什么大难题。 然而,现在的棘手之处在于,许宁和姚美玲作为各自团队中数值模拟方面的专家,已经被紧密地与八三工程联系在了一起,正在致力于解决涡喷14发动机的问题。 由于姚美玲对压气机叶片的研究是私下进行的,她发表的那篇文章虽不起眼,却悄然引起了注意,很快也会吸引到许宁和阎伟忠的关注。 为了给于非寻找机会,杜亦熵找到了长期专注于航空动力领域的刘振响。 尽管刘振响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航空发动机测试模拟设备,而不是发动机本身,但他一眼就看出了于非研究的价值所在。 不过,光有潜力还不足以让于非加入八三工程,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和准备。 许宁在杜亦熵的推荐下,依然凭借自己解决新舟60机翼颤振问题的硬实力,打破了常规,成为了八三工程的核心成员之一。 他和姚美玲刚到盛京的第二天,就跟着林欧华参加了项目进度会议。尽管这类会议看似频繁且普通,但能参会的人并不多。 即使是那些没有深入参与到八三工程中的601所或606所的工程师们,也无法获得如此高的知情权限。 考虑到这些因素,杜亦熵与刘振响商议后决定,让于非以外围研究者的身份加入。这意味着他可以与许宁或姚美玲合作,但暂时不会正式加入项目组。 对于涉及高级别保密的信息,需要先进行去密处理,才能传递给他。 尽管八三工程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前推进,但某些事情却来得更快。 在东海舰队航空兵雷达五团里,一名雷达操作员激动地报告: “营长,那个信号再次出现了!”正在桌边小憩的少校军官立刻警觉起来,迅速走到雷达操作员身旁。 雷达屏幕上,一个位于海岸线外大约150公里处的信号点引起了注意。 “还是没开应答器吗?”少校问。 飞机应答器是一种用于空管的装置,它会在接收到地面二次雷达的询问信号时自动回复,帮助确定飞机位置。按照规定,所有民用航班必须开启应答器。 “是的,而且它的航线与之前几次相同。”这架神秘的飞机并非首次出现。 根据营长的经验,即便使用的是老旧雷达,也能识别出这很可能是一架波音707。 过去几次,它都在东京至马尼拉的航线上飞行,除了未开启应答器外,行为与普通民航班机无异。 营长也曾怀疑这可能是侦察机。毕竟,将侦察机伪装成客机,或是利用客机作为掩护,是北约空军常用的策略。 然而,在东部海域常见的P-3C侦察机无法达到这样的速度,而E-3预警机或RC-135侦察机因外观显着不同,其雷达回波也会更大。喜欢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无敌家主:本家主有亿点点强 跨时空的墨香:秘境之旅 我愿凌虚 三国之寰宇天下 剑仙张三 穿越的我,靠开盲盒踏上巅峰 被赶出宗门的我反手加入合欢宗 庄子传奇 开局融合李存孝,从攻略皇后开始 高武:锦衣卫杀星,皇帝求我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