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尚书出列:“启禀陛下,庆典各项事宜已准备妥当,祭天、阅兵、宴请各国使臣等流程皆已安排妥当,请陛下过目。 庆帝微微颔首,示意礼部尚书将奏折呈上。 老礼部尚书刘统勋被李彻气倒了,这个新的礼部尚书是暂任的。 虽然是暂任的,但礼部的官员基本都一个样,连立场都差不多。 庆帝仔细翻阅了奏折,不时询问一下负责相关问题的朝臣。 庆帝的执政方式是事无巨细,对每个细节都严格把控,甚至连菜肴酒水都仔细过问。 李彻在一旁听着没说话,心中却有些惊讶。 怪不得自己每次见庆帝,对方都在拿着奏折批阅。 大庆这么大,他能做到每件国事都亲自处理过问,这得是多么大的工作量啊。 李彻自认做不到,他在奉国处理政务时,只是将事情交给相应的人才处理,自己则完全放权,只看结果。 而像是庆帝这种帝王,说好听点是勤政。 若是说难听点,就是舍不得放下手中的权利,掌控欲过于强烈。 也怪不得大庆一朝,皇权一手遮天,完全碾压了臣子的权利。 皇帝将所有事情都揽下,官员们自然没法与之抗衡。 这是阳寿玩法,李彻可不敢效仿。 却见庆帝又问道:“阅兵仪式上,禁军将士的队列演练可都熟练了?” 这一次,兵部尚书出列。 “回陛下,禁军将士已操练多日,队列整齐划一,定能展现我大庆雄壮军威。” “好,”庆帝满意地点点头。 说罢,兵部尚书还看向庆帝一旁的李彻,拱手道: “臣不敢言功,兵部以奉军队列为模范,还去京营请了奉军的校官做教官,此功劳当有奉王殿下一半。” 李彻面色不变,微微颔首致意。 这事他知道,兵部那边找到了留守军中的高恭,高恭又向李彻报告。 兵部尚书虽然不是奉王党的人,但兵部中有很多勋贵,李彻索性做了个顺水人情。 庆帝扫了一眼李彻,见他毫无矜傲之色,心中更是满意。 “不错,礼部呢,各国使臣的情况如何?” 此言一出,朝堂顿时安静了下来,众人皆把目光再次投向李彻。 庆帝愣了愣,随即面带不悦:“礼部尚书何在?” 礼部尚书出列奏报:“臣在。” “朕的话你没听到吗?” “臣听到了。”礼部尚书淡然道。 “听到了为何不答?” “回陛下,各国使臣的事宜,不由礼部负责,乃是鸿胪寺的职责。” 庆帝微微眯起眼睛,看向礼部尚书的眼神中满是不悦之色。 而礼部尚书仍恭敬地低着头,看不清表情。 朝堂众臣皆知,鸿胪寺卿由李彻暂代。 而李彻大闹四方馆后,便被禁足于奉王府,根本没机会去处理鸿胪寺的事情。 按理来说,不需庆帝多说,礼部就应该将此事接手。 但礼部上下都很有默契地没有提这件事,分明是故意给李彻下绊子。 偏偏还挑不出他们的问题,毕竟礼部也是按规矩办事。 庆帝阴沉着脸,看向一侧的李彻:“鸿胪寺卿,你可安置好了诸国使臣参与旦日大典之事?” 台阶上的诸位亲王众,太子、晋王面色不变,秦王、楚王等人则是一脸幸灾乐祸。 燕王和年纪最小的潭王则是面露担忧之色。 只见李彻出列,先是淡淡扫了礼部尚书一眼,随即拱手道:“回父皇,各国使臣皆能出席,绝无错漏。” 此言一出,满堂朝臣一阵讶然。 本以为奉王要么开口怒斥礼部尚书,要么忍耐下来向陛下请罪。 没想到奉王竟直接大包大揽了下来,他不知道自己强闯四方馆,已经将各国使臣得罪死了吗? “哼!”未等庆帝开口,秦会之冷喝一声。 众臣目视之中,秦会之走出列:“启禀陛下,臣有本奏。” “准奏。”皇帝的声音不带一丝波澜。 “陛下容禀,据臣所知,奉王殿下接任鸿胪寺卿以来,除了带着锦衣卫查抄四方馆外,并未做过任何事情。” 秦会之抬起头,义正言辞地说道:“奉王殿下惊扰各国使臣,此举实属不妥!四方馆乃各国使臣居所,代表着我朝颜面,奉王殿下如此行事,置我朝体面于何地?置陛下威严于何地?” “而自那以后,四方馆诸国使臣人心惶惶,诸使臣受到了惊吓,不知有多少人心生退意。” “如今殿下却信誓旦旦,竟言‘绝无错漏’,臣不敢苟同!” “光说那倭国,本为大庆的友善邻邦,却被奉王无端殴打使臣。” “倭国使节和臣哭诉,只想早日离开大庆回国,已经无心再出席旦日大典。” 秦会之话音刚落,殿内便响起一阵窃窃私语。 众臣的目光纷纷投向立于玉阶之上,一袭王袍的李彻。 李彻神色不变,只静静地听着。 待秦会之说完,他才上前一步,拱手道:“父皇,儿臣有话要说。” 皇帝微微颔首:“讲。” “儿臣惊扰诸国使臣,却有不妥之处。”李彻缓缓道,“近几日闭门思过,儿臣痛定思痛,必会痛改前非。” 听闻此言,朝臣们满脸诧异。 竟然服软了?这还是奉王吗? 而李彻脸上的歉意一闪而过,随即继续道: “但秦侍郎所说,儿臣并不赞同。诸国使臣若真是友善邻邦,岂会和儿臣一般见识,为这些许小事缺席旦日大典?” “小事?”秦会之冷笑道,“殴打使臣,还是小事?” 李彻回道:“秦侍郎刚刚说,倭国使臣不想出席大典,可是确有其事?” 秦会之平淡道:“臣亲耳听见的,如何不实?” “好!那么好!”李彻嘴角敛起冰冷的笑意,“朝会散后,本王便亲自带着锦衣卫,再去一趟四方馆,向倭国使节好好‘道歉’!” “若倭国使节不肯原谅本王,本王就一直‘道歉’,直到他原谅本王,肯出席大典为止!” “其他使臣也是如此,儿臣挨个上门‘道歉’,愿向父皇立下军令状,他们绝无一人胆敢缺席大典!” 众臣倒吸一口凉气,都听出了李彻的话外之音。 您那哪是要给人道歉啊,您这是要把刀架在他们脖子上,逼着他们去参加大典啊。喜欢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