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找到出兵的理由(1 / 1)

自古以来,总有一批人,他们做出的事情超脱常理,超脱时代局限性。 就连后人读史,都完全理解不了他们的想法。 可偏偏,这种匪夷所思的决策,竟能大获成功。 像是李世民与死囚达成约定,先放他们回去过年,来年再回来自愿接受刑罚。 这种事情便是放到现代,不说所有人囚犯都逃之夭夭,至少也得逃一半。 可偏偏这群堪称‘道德洼地’的死囚,竟无一人违背诺言,全都回来了。 又像是霍去病率领大军奔袭2000多里,跨越了整片大沙漠,打到直接失联,大汉上下都觉得他完蛋了。 偏偏他带军覆灭匈奴主力,吓得左贤王狼狈而逃,并趁热打铁孤军深入,封狼居胥。 二百多年后,某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大魔导师的操作,那更是重量级。 这老兄手下就两万人,面对王莽四十万大军,这几乎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争。 在其他部将都绝望之时,他硬是敢主动出击。 于是史书就记载了这样的片段:【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厌伏。】 后人读史,也难以想象他手中就两万人,是怎么敢和四十万大军拉开阵势的? 更难以想象,流星雨这种难得一见的天象,这么就恰好出现,又恰好砸在敌营附近的? 总之,历史中总有一些天选之子,会在关键时刻,做出诡异的决定,取得难以想象的成功。 按理来说,奉国刚止兵戈不到四个月,又恰逢雪灾,绝非出兵的好时机。 但李彻脑海中就是有一个声音,在告诉他。 出兵!出兵!不要犹豫! 此刻若是不出兵,日后他将后悔莫及! 这种疯狂的想法只露出一个苗头,便再也收不住了。 尽管心中已经惊涛骇浪,但李彻面上仍是沉静如水。 他看向斥候,温声道:“来人,先安排他去休息。” 斥候拱手谢恩,自有亲卫带着他下去。 李彻环顾四周,将众臣的表情尽收眼底,随后又说道:“行了,此事日后再议,诸位先去忙吧。” 众人的讨论声戛然而止,虽心有不解,但李彻王命已下,也只能先行告退。 “诸葛哲、霍端孝、钱斌、陶潜、贺从龙、杨璇、陈规......” 李彻又一口气念出十多个名字。 “你们留下。” 刚刚走出大堂的官员们脚步一滞,抬起头互相对视,皆从同僚脸上看出了震惊之色。 李彻留下的这些人,可是大有说法啊。 他们要么是掌握了实务的实权大臣,要么是掌握兵权的奉军高层。 唯有一个陈规级别差了一点,但这位爆破鬼才可是殿下的宝贝,掌控着奉国最强的致胜法宝——火药! 众人心生惶恐,殿下这是何意?莫不是要用兵? 冬天用兵,可是兵家大忌啊! 留在大堂内的人也是满脸严肃,齐齐用疑惑的眼光看向李彻。 李彻对此置若罔闻,只是斜靠在王位之上,陷入了长久的沉思。 堂内寂静无声,气氛一时间变得诡异起来。 忽然,大堂的柱子后面传来一道轻响。 十几道目光齐射而去,一只橘黑相交的大猫咪呆立当场,默默将大爪子从柱子上放了下去。 小松:怎么个事?本虎磨个爪子都不行吗? 李彻也从沉思中惊醒,看向一脸懵逼的小松,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小松立刻屁颠屁颠地跑到李彻脚下,身体舒张开来,发出咕噜咕咕的响声。 李彻伸手揉了揉小松的大脑袋,抬头看向众人,缓缓开口道: “本王欲征讨高丽!” 听到李彻的话,众人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 “不可!”陶潜连忙出声,“殿下万万不可!” 对于老先生的打断,李彻倒也不怒不恼,只是反问道:“陶先生若有异议,但说无妨。” 陶潜立刻出列,满脸忧色地劝阻道: “殿下,我中原王朝自古就有‘六腊不交兵’的说法。冬季开战何其困难,军队保暖和后勤运输皆是难以保证,关外天寒地冻,士卒更易冻死伤多。” “况且我奉国刚刚安稳下来,占据了大面积土地,又有玻璃收获钱粮无数,正是休养生息之机,与民更始之时。” “高丽国虽内乱,但毕竟只伤了人和,还占据着天时地利。” “殿下此刻仓促出兵,万一有所闪失,岂不是将此等大好局面拱手相送?实乃不智之举啊!” “殿下需知道好战必亡的道理!” 陶潜这话完全不留余地。 老爷子本来脾气就直,周游各地时对那些土匪出身的反王都不会收着。 如今年纪大了,虽然有所收敛,但当危急时刻,他依然直言敢谏,丝毫不给自己留余地。 其他人虽然没有出言附和,但也无人反驳,显然大家都赞同陶潜所言。 一是,冬天用兵却是大忌,奉国也的确需要休养生息。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二是,冬天征讨高丽这操作太熟悉,前朝炀帝的前车之鉴,已经把人都搞出心理阴影了。 李彻扫视众人,发现竟无一人站出来帮自己说话,又无奈又欣慰。 无奈的是,若是众人都不支持出兵,自己还真不好一意孤行。 欣慰的是,朝堂之中并无阿谀奉承之臣,都在很认真地为奉国考虑。 突然,一道尖锐而兴奋的声音响起:“打!必须打!” 众人齐齐看去,却见原本站在队尾的陈规,满脸通红地站了出来。 “正好火药司出了一批新武器,威力远超手雷,必能打得那些高丽人抱头鼠窜、哭爹喊娘!” “殿下!臣愿带领火药司为先锋,炸他个人仰马翻!” 众人皆是以手扶额,面露无奈之色。 谁能想到,这一屋子名臣勇将,最战狂的反而是个工匠? 火药司当先锋都出来了?那火药司属于战斗序列吗? 李彻也是哭笑不得,连忙道:“事情还未发展到这个程度,你先不要出手。” 陈规这才不情愿地拱了拱手,退回队列之中,眼中仍是跃跃欲试。 别人都是运筹帷幄,只有这哥们是只想着拎着火药,炸炸炸炸炸! 安抚住陈规这个爆破鬼才,李彻开始耐心地劝说其他人: “陶先生所言有理,但本王也有自己的想法。” “此战并非灭国之战,我奉军人数不过十万,又散落在各地,还不足以占领高丽全境。” “高丽内乱,此乃奉国从他们身上扯下一块肥肉的天赐良机,本王的目标有且只有辽东!” 如今的高丽不仅占据着朝鲜半岛,还占领着辽宁东部,吉林北部的大片土地。 李彻的目标就是这些区域,先把辽宁全境拿下,若是情况顺利,也可派兵入驻朝鲜半岛,在高丽国腹地扎下一根钉子。 “若只是拿下辽东......或许可行。”霍端孝出言道,“若能拿下安东城,便和大连、辽阳连成一片,战线也不会拉得过长。” 霍端孝身份特殊,军政方面皆有话语权。 见到他态度反转,众人都开始思考此事的可行性。 贺从龙也出列道: “朝阳城有四万奉军随时待命,若再从辽阳、北镇、盘锦、大连等地调些军队,加上蛮兵、辅兵,或可凑齐十万大军。” 奉国的士兵都是精兵,欺负一下内乱之中的高丽军,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钱斌也出言道:“如今朝阳城粮草富足,道路扫清后,可源源不断地为前线提供粮草。” 朝阳城现在是真不缺粮,大豆存满了仓库,还有秋猎保存下来的肉干。 即便这些都吃完了,还有大量从靺鞨、契丹那里抢来的牛羊。 陈规甩开一旁抓着自己袖子的诸葛哲,又跳了出来: “火药司也不会拖后腿,殿下之前所说的炸药包已经可以量产,铜制火炮已经造了十五门,臼炮造了五十门。” “手雷和地雷已经堆满了仓库,足够十万大军人手两三个!” 李彻看着众人纷纷出言奏报,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浓。 这,就是奉国朝堂的凝聚力。 当意见统一时,所有人都会一丝不苟地履行职责,贡献出全部力量。 兵精、将广、粮足,士气高涨,武器先进...... 如此军队,焉有不胜之理? 陶潜也是第一次感受到奉国的朝堂氛围。 他怎么都想不明白,刚刚还站在自己这边的同僚,怎么转眼间便投向了殿下? 而且听他们所言,这群文人竟是比武将还要好战一些...... 陶潜皱了皱眉,拱手道:“殿下,虽然我军占据优势,但臣还是要说。” “兵出无名,事故不成。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趁着高丽内乱,我军突然出兵,实在称不上师出有名。如此士兵就没有必胜的想法,周围其他国家也因此会对奉国畏惧远离。” “朝堂之中,那些看不惯殿下的官员,更会借此机会声讨殿下。” “臣不反对殿下出兵,但师出必有名,还请殿下三思而行!” 陶潜说完这段话后,便退回了位置。 李彻轻轻点头,他已经不是刚刚穿越的毛头小子了。 身为王者,做事就不能只凭一腔血勇,要通过全局考虑。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奉国要做的是统治关外,而不是一直杀戮下去,让关外所有民族都畏惧奉国如虎。 自己的确需要一个出兵的理由,一个所有人都挑不出来毛病的理由。喜欢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诸天入侵成炮灰?老子果断叛变! 我非侠 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 洪荒:鸿蒙选择系统 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 死后一千年,我被魔王妻子复活了 神傲巅峰 魔崽子二三事 成仙之后却被召唤到魔法世界? 先天神算,看到未来的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