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1 / 1)

写在后面的话乡间是美丽的,农村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因为,那里有我的童年,那里又有我的酸楚、惆怅、迷茫和向往。特别是在那里,我听到了并永远地记下了大人们说的话,包括古老的传说。所以,我爱农村,更爱那里的人们。后来,我上学了,毕业了,工作了,又神差鬼使般地与农村结上了缘,干起了基层政权建设和民间组织登记管理的事情,而且一干就是好多年,直到如今。在这个过程中,我目睹了农村的变化和发展,看到了农村的民主化进程,更熟悉了一个又一个农村的人,尤其是村干部。从他们的身上,我感受到了什么叫憨厚、直爽、勇敢、敏锐和可爱,更体察到了他们的艰辛、苦痛和热爱生活、有感于生活的勇气和毅力。因之,我站在了他们的中间,写下了《上任》、《咆哮的甘干河》、《居住在蚂蟥沟的人》、《竞选》、《村民小组长的产生》、《企盼》、《记忆中的耿峪河》、《选举大会》、《在铁疙瘩村的日子里》等多篇农村题材的作品。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参与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以来的六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和1988年以来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更让我体会到了加强农村民主基层政权建设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为,历史在前进,社会在发展,人民群众的觉悟在提高,他们都希望能有一个宽松的生活空间,能在一个和谐的社会里生存并发展,尤其是农民,当代的农民。记得本世纪初的一天,有十几个村民上访了,他们在我的办公室里大声大噪,起初的我,无法接受,发火了,但又很快冷静了下来,接着,他们派了代表,一一将问题进行了反映,说是他们村的村务公开走样子,牵扯到实质性问题就回避,特别是财务支出问题。又说到村干部有贪污迹象,村上近百万元的卖地款不见了,对此,群众有看法,要求县上给以清查,当时,我看到了他们的急切心情和对村干部的满腹怨气和猜疑,便问道:“这个事乡政府知道吗?”“管不了。”没等我说完,一个代表抢先作了答复。“省台记者都采访了。”另一个代表紧接着说道。等我问清了事情的起因后,纳闷了,不理解了,于是,便对来访者说道:“你们先回吧!你们反映的事已经记下了,到时给你们个回话。”第二天,又接到了县人大批转过来的上访材料,当时,我一看,还是那个村的,署名与那十几个村民完全一样,这时,我才知道,上访者已去过好几个单位了,包括省上、市上、县信访办。针对这个事情,我们召开了会议,但意见有分歧。一个同志说:“经济上的事,不属于我们的工作范畴,我们还是不管为好。”另一个同志说:“我们只抓村务公开,财务清查的事让他们找别的部门去吧!”还有一个同志说:“我们是抓村务公开,但村务公开的主要内容是财务公开嘛!财务支出不清楚,谈公开有什么意义,又怎么能说服得了村民呢!我认为,我们应该管,应该抓,要做好指导和协调工作,要给上访者一个说法。”后来,经过县领导小组的同意,办公室的多方协调,才使这个村的上访问题得到了解决。当然,县纪检、检察部门是下派了工作组的,他们是深入村民做了调查了解的,并且理清了财务,分清了是非,弄清了情况,给群众了一个明白,还干部了一个清白的。因为,事情并非是上访者所完全说的那样,这个村卖地款近百万元属实,但这个村历史上遗留下的0万元贷款也是属实,还有建校、修路拖欠款,这样,三打五除二,所剩资金是不多了,所以,出现上访的事件是正常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还更多地接触到了这个村的村主任,并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式了解到了他的为人、工作状况以及他极端负责任的工作作风。因为,从前的这个村是一个老大难村,除了经济底子薄弱,外欠一大堆债务外,每次换届选举都会闹得沸沸扬扬,不得安宁。具体表现在想进班子的人,群众选不上,有威信的人,顾虑重重不愿意干。就说这个村主任吧!还是大家硬推上去的,当然,他是有优势的,除了年轻、有文化、人缘好外,还是村上的暴发户,他经过商,搞过企业,有一套的经营管理知识和办厂的经验,他因了个别人的顶撞和一些棘手的事,曾打过退堂鼓,但在乡领导和村支书的帮扶下,硬是挺了过来,而且带领村委会一班人,办了几件大事,如建校、修路、扩街、打水泥街道、盖村部,还建了一个猕猴桃干片生产线,让剩余劳动力有了用武之地,群众的果子不再发愁卖不出去,村民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好。然而,他却轻视了一项工作,那就是村务公开,村民想知道的事,公开栏上说得不清,不想知道的事却是一项接一项,这样,就出现了上访的事情。当然,说实在一点,上访的目的不排除想把现任班子推倒的意思,可是,现任班子成员,特别是村主任,两袖清风,一尘不染,账清到底,还倒贴了几万。因之,面对这个事实,上访者心服口服了,村主任在村民中的威信更高了。事后,我也在反思、考虑这个问题,忽然,我觉得村主任这个不大起眼但又不能不被重视的村官是多么的重要啊!他们承受着的是责任,是压力。忽然,我又觉得,一个村主任无论在多么复杂的环境下,只要洁身自好,心里装着老百姓,一定会立于不败之地的。对于村民上访的事态,只要正确对待,妥善处理,是会有好的结果的。因为,村民是公民,村民是村委会的一分子,他们对村干部是有监督作用的,这种监督,说穿了,是对村集体的爱护,对村主任的关心,对一切违法违纪行为的揭露和控诉。所以,一个端端正正的村干部是不怕群众上访的,上访事态的妥善处理是有利于安定民心、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事业发展的。通过群众来信来访,我体会到了,信访工作是了解民心的窗口,是同村民面对面交谈的途径,是宣传党对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极好机会,是农村民主意识的进一步体现。所以,做好群众上访工作至关重要。前不久,县史志办组织了一次活动,到过一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在这里,我亲眼看到了村庄的变化,看到了村民们丰收后的喜悦,特别是那新修的整齐划一的水泥街道,具有现代化格局的村办公大楼,宽阔的文化广场,其中,健身器材、篮球场地、阅报栏、公开栏、宽阔草坪格外显眼。当然,接待我们的是这个村的村主任,还有村支书,他们见我们的到来,热情有致,备受我们的钦佩。中午十时,开始座谈。座谈是在办公楼的一楼会议室里,气氛是松散自然的,不像开会那样的死板、严肃。显然,村主任的介绍是主题,他讲到了村子的发展经历,讲到了自己的创业过程。他的介绍使得前来采风的同志们很受鼓舞,并为之感动。因为,村主任流泪了,动情了,他将自己,对,是第一次将自己受难场、喝“污水”、噬“糠菜”的情景道了出来。他说:“……端正街道,牵扯拆迁,可是拆迁,谈何容易。一次,面对钉子户,好说歹说就是不听,背后还骂娘,漂凉情,怎么办?干部们轮番着去,谈条件,讲政策,但是,还是不听,最后,下了硬手,拆。事后,这家人拦截了我,并骂了我,那时,我一肚子的气,但又很快咽了下去,一月后,我让村干部给这家盖了新房。修街道的时候,下了雨,水没了去路,流到了低洼的住户家里,怎么办?干部们带头去,将那里的积水一桶一桶地排了出去,但令人不理解的是,还有人在骂,骂我们修了街道。街道修成后,要建公厕,公厕给哪里建,真是个头痛的事,因为,这个事是人人都需要但又不受欢迎的,给哪里建,哪里的人都不高兴,为此事,我得罪了好几个人,终于在村内建了两个。村办公楼的建成,也是费了神的,仅调地皮一事就闹得我寝食不安,因为,这是中心地带,住在这个地方的人都不愿搬走,所以,就做工作,而且是全方位地做工作,最后总算有了结果。基建的过程,有人来打杂,硬是节外生枝。说他的庄基地没解决好。后来,村子 ,因之,有了这样的结局。怎么办?按照选举规程办事,哪个环节出的问题,就在哪里解决。于是,乡换届工作指导组立即作了指示,责成村选举委员会进行了另行选举。事后,上访事件再也没有发生过。001年,春节假后的第一天,忽然接到了县委组织部的通知,指派我到县西的一个村子去,调查处理关于村委会换届选举的上访问题,据说是省委领导批了字的,要求在近期给一个答复,同时,防止这个村在春节期间有可能发生不安定的事态。于是,我与组织部及政研室的同志去了那个村,接触到了这个村的党支部书记及一些群众,当然,这是在镇指导组的安排和协助下开展的。在这里,我们首先走访支部的全体成员和原村委会的几个成员,又召开村民代表会议,了解情况,澄清问题。起初,一些干部和群众叫不到场,听说是上边来人了,故意在回避,有的还在阻挠,散布一些不利于工作的话。怎么办?我们没有灰心,而是不厌其烦地登门上访,甚至三番五次地通知有关人员到村部、到乡政府、到群众的院落,交心底,谈看法,找症结,想办法。原来,事态是明确的,大家的说法是一致的,选举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出了问题,一个组多出了三张选票,一个组少了三张选票,但全村的总票数是相当的,发出去了多少,收回了多少。就因这一点,乡政府指导干部在当天选举的晚上被围在了村部长达几个小时,险些打起了群架。最后,村选委会只好宣布选举工作暂停,结果暂不公布。然而,在第二天的早上,村民们却从广播里听到了谁谁谁当选的公告,这样,一场群体上访的事件就发生了。针对这个现状,一个干部说,重新选一下不就对了。然而,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你想选,一部分人是不让选的,再者,组织一次选举活动,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除了消耗人力外,还需要一定的财力。话说回来,即就是重新选了,能否选成,还是两可之间的事。还有干部说,只在那两个组选一下,重新计个票不就对了,但又遭到了一些村民的反对,原因很简单,怕引出了没必要的麻烦。最后,大家商议了一个意见,做工作,做得票多者的工作,做得票少者的工作,让他们从大局着想,从村上的利益出发,抛开个人的得失,维持选举结果,即票多者当选,票少者落选。然而,一切都是徒劳的,几上几下,没有任何结果,眼看着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了,大家的心里非常着急。忽然,我接到了一封信,说是有解决的办法了。于是,我心里暗暗高兴。原来,这封信是村里的一个老干部写来的,他道出了问题的真正出处,他对当前的形势作了全面的分析并权衡了利弊,提出了平衡人事的思路。于是,我与同志们找了这位干部,又一同就村委会组织法的相关内容作了探讨,并付诸实施,终于,有了好的结果,村主任上任,村主任候选人的差额,当了助理。00年的一天,我正在办公室里处理一件事情,忽然,有位村主任来了,他的第一句话是,刘主任在吗?我说:“在,我就是的。”看来,他是不认识我的。之后,他接着说:“我咨询一个问题。”我说:“请坐下,有啥慢慢谈。”这位主任坐了下来,并说:“我们村原来有一笔外债,是信用社的,二十五万,只是因了多方原因,一直未能还上。你看,我刚刚上任,法院就来人了,并下了通知,说是有钱还钱,没钱拘人。这件事,家里人知道了,怕有个闪失,硬是让我辞职,丢下可、靳朝辉、马来等也来了,他们排着队,尽可能地发表看法,尽可能地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忽然,他们中的人提意见了,说我把他的那一段话没组织好,还说他们的生活经历没有说到位,又说,某一个场景生活味道不够浓,于是,我伏案掩卷,陷入了沉思,而且,是不断地琢磨,力争得到一个更好的结果。如今,《村主任》出版了,我长达五年的心绪也平静了。所以,在修改完最后一个字后,我约了友人,于深秋的一日,登上了家南面的兴隆山,而且是站在了兴隆山的顶峰,尽享那深秋时节的风儿吹,尽观那满山遍野的叶子红和那群山倒映、绿水环绕的金盆水库全景。那个时候,我真的轻松极了。因为,我终于完成了一件让我遐思,让我动情,让我苦闷,让我超越的事情。007年9月0日于楼观台(未完待续)

最新小说: 我的能力太常见啦 异之理 女总裁的上门女婿 乌鸦给了我一双眼 恋爱攻略小竹马自我攻略 母子 重生只为傲娇青梅,谁管你系不系统的? 外科教父 够野 more,more,n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