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皇帝问慕南钊中毒的情形,以及解毒的过程。 看似是关心臣下,实则想确定慕南钊当初身中奇毒是否为真。 若慕南钊中毒是假,或者中毒并没那么严重,那他诈死离京,有可能早已察觉政变,还可能与霍江早有勾结,才会直奔西北。 其二,西北军开荒是谁先提出这条。 若是霍江提的,那他很可能是蓄谋已久,早就对天下暗藏野心,为此私囤军粮。 相反,由顾喜喜认下,便是霍江为军粮所苦已久,为了全军有口饭吃,才不得不找到顾喜喜。并且最初霍江并不全信顾喜喜,只不过是碰运气。 顾喜喜对政治并不在行,以她的思路至多推测到上面那些。 至于帝王心术,更比寻常人多疑,还不知皇帝会联想到多少种可能性。 所幸从前做的事皆光明正大,顾喜喜也只需实话实说即可。 至此,与霍江、慕南钊等人所言,以及皇帝自己派人查的全都能对上。 皇帝感慨地看向慕南钊,“祁修从京城到西北,真可谓九死一生。” “苍天有眼,送你与顾小姐相识,也算是一段奇遇了。” 他又笑叹,“解毒的过程也是听的朕心惊胆战,还好还好,有惊无险。” “不然又有谁能来辅佐朕。” 这番话皇帝说的倒是真心实意。 慕南钊起身,不卑不亢道,“陛下乃先帝正统血脉,德才兼备,就算微臣当初死在西北,陛下一样是大业臣民真心拥戴的天子。” 皇帝板起面孔,“说什么死不死的,不吉利!” “你得好好活着,跟朕做一辈子的君臣,别想早早撂挑子!” 慕南钊微笑,“陛下是万岁,微臣肉体凡胎,只怕跟不上。” 皇帝失笑,“坐吧,坐吧,跟你说多少回了,只有你我君臣二人时不必多礼!” 顾喜喜看着眼前一幕君臣亲厚的画面,仿佛看了本“朝廷职场教科书”。 大概这就叫“老板可以跟你客气,但你不能真的太客气”。 艺术! 高超的艺术! 顾喜喜至此才算有点明白,为何慕南钊能稳坐两朝权臣,不仅深得重用,还颇受信任了 不过她也没法太久置身事外。 皇帝再次转向顾喜喜,“早朝户部上了折子,从今日起喷洒灭蝗药水。” “若此事达成,便是朕与广大黎民之幸。” “不知顾小姐想要什么赏赐?” 又要跪了,顾喜喜心中一叹,起身到正面跪下。 “民女不要任何赏赐。” “一则,蝗虫未灭,民女所做尚未见分晓,实不敢居功。” “二则,保住粮食,百姓安、天下安,民女身为陛下众多子民中的一人,为天下安宁尽绵薄之力,本就是分内事。” 皇帝微笑颔首,似有赞赏之意,看着慕南钊说: “果然如爱卿所说,顾老板非凡俗女子。” “胸襟、气度之宽广,从未局限于小小闺阁之内。” 顾喜喜一怔,慕南钊是这么夸她的么? 皇帝认真起来,说,“顾小姐再跟朕多说说,有关灭蝗的想法,只要你想到的,包括有什么顾虑,大可畅所欲言。” “起来,坐着回话!” 看得出这皇帝是个干实事儿的人。 顾喜喜重新归坐,定了定神说,“民女已向何尚书言明药方弊端,因时间有限,靠喷洒药水杀伤虫卵,几率至多半成。” “不过等剩下的部分幼虫孵化,距离它们羽化成灾还有近一个月时间。” “所以之后一个月才是灭蝗决胜的关键,征集食虫的家禽、蛙类,尤其是蛙类,无需看管饲养,不伤秧苗,蛙粪还可肥田。只要附近有水源的田地都可投放。” 皇帝恍然,“妙啊,既然蝗虫是作物的天敌,那就用蝗虫的天敌来克制。” 顾喜喜又说了几点可能发生的意外,以及应对之法。 皇帝听罢已经是满眼赞赏,连连颔首,“好啊,好!” “想不到顾小姐非但在农事上本领颇多,于安排布局方面也颇为缜密。” “如此才干,完全抵得上朕的一些朝臣了。” 顾喜喜低头,“民女不敢。” 皇帝抬手道,“朕可从不会虚话恭维谁。” “你就是有这个本事,无需妄自菲薄。” 他说罢,仿佛自言自语地叹道,“只可惜生为女儿身,若是个男子……” 皇帝忽然想到了什么,笑着看向顾喜喜。 “倒也不用等灭蝗结束。” “你献计献策,又连日不眠不休配出药方,单凭这些,朕也该赏赐你。” 顾喜喜不好立刻拒绝,只得先听着。 皇帝意味深长地看一眼慕南钊,说,“朕赐你姻缘如何?” “如此一来,你在京中既有了身份,又有了靠山。” “由你辅助自己的夫君,一身聪明才智也有了用武之地。” 顾喜喜大惊。 她几乎不敢抬头看对面的慕南钊。 根本不用猜,皇帝的意思是要把她赐给慕南钊。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至于为妻还是为妾,已经不是顾喜喜此刻有心思顾虑的问题。 她正要起身,就听见对面轻笑了几声。 “陛下就爱开玩笑,看给顾小姐吓的。” 皇帝眼眸噙笑不动声色,看不出他心中所想。 经慕南钊这么一插话,顾喜喜已经彻底恢复了冷静。 她本就是有备而来,怎么可能被这点难题打倒? 顾喜喜神情郑重,再次下拜,“多谢陛下美意,只是民女暂时并无成婚打算。” 皇帝从上方看着她,不怒自威,“为何?” 顾喜喜道,“因为民女有太多想做的事尚未实现。” “引种西域频婆果、寒瓜、番柿等,让更多大业百姓吃上好吃的瓜果,让农户卖出瓜果挣钱,人人能吃饱穿暖。” “西北边境荒地多,若能进一步改良土壤,使得原本只能种燕麦、苜蓿的土地,长出麦子、粟米,或可为朝廷节省军粮。” “西北军的大营附近有个眷属村,那里都是将士们的妻儿,可他们常年吃着粗粮,还怕春荒时吃了上顿没下顿。如今西北军分给她们每家一到两亩地耕种,就是希望这些女子也能自给自足,让军中将士无后顾之忧,等同于为国效力。” “民女在西北荒山试种了一片频婆果树,交给军眷们认领照料,若挂果赚了钱,我有她们分红,若亏了,我自行承担。” ……喜欢村里发夫君?我一文钱买了个摄政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村里发夫君?我一文钱买了个摄政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