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 现在,该聊的事情都聊完了。 苏曳道:“是的。” 苏曳道:“首相大人,您是在担心我吗?” 苏曳想了一会儿道:“首相大人,其实……我还是有些担心您的。” 很显然,他听出了苏曳的弦外之意。 俾斯麦道:“既然是很未来的事情,那就不必去担心了,先把五年内,十年内的事情做好,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 真正的举世瞩目。 十二天之后。 所有的主流媒体,全部出场。 这一幕,也会成为全球无数报纸的头版头条。 俾斯麦尽管没有公开出席四王会议,但是他却可以决定整个会议的一半内容。 而阿尔伯特亲王,当然也不会做这个坏人,那么奥地利就算再不满,也很难改变。 那么俾斯麦乐意成全他。 双方都做出了比较大的让步,仿佛战争的阴云真的被压下去了。 但表面上好看就行了。 中国的摄政王,竟然调停了欧洲列强之间的战争。 而另外一个成全者,便是俾斯麦。 苏曳踩着沙俄的肩膀,把整个国家带上了世界主舞台。 但是,苏曳巴不得如此。 大英帝国到时候也无法指责苏曳,责任完全在法方,是他主动掀起敌对关系的。 几日之后。 但,这次出访何止是硕果累累。 临别之际。 苏曳认真点头道:“会的,只要大英帝国不对我国做出什么,那我国也不会做出伤害大英帝国的事情。” “尤其是对您的友谊。” “再见!” 苏曳正式离开英国,返回中国。 一个多月后,苏曳回到上海。 苏曳不由得微微一愕,这个时候伦敦和上海之间有没有架设电报,你们怎么知道我什么时候回来? 苏曳这次出访的时间持续得太长时间了,而且比计划中足足晚了近两个月回来。 什么趁机造反作乱,颠覆朝局之类的事情,通通是不可能发生的。 而最喧嚣尘上的有两条流言,一是苏曳被扣押在伦敦,回不来了。 这两条流言传得越来越广,终极还是引起了一系列的反应。 对,仅仅只是骚动,还不敢出来闹事。 目的就是为了挽回自己的地位和权势。 而苏曳晚了两个月没有回来,很多人旗人就开始阳奉阴违了,开始抵抗改革新政了。 甚至,关于苏曳的船遇到了海难,苏曳回不来之类的流言,查到最后的源头,竟然有来自恭亲王府,怡亲王府的。 这些流言,真的和自己一点点关系都没有。 事实上,这些流言还真的和奕讠斤、载垣没有任何关系。 之后,恭亲王奕讠斤为了证明自己,就直接离开了京城来到上海吴淞码头等。 “参见摄政王!” 几百名官员,整整跪了一地。 终于,终于把你盼回来了。 苏曳心中其实是很不满意的,奕讠斤你来做什么?你不在京城整顿旗务,跑来吴淞码头等我半个多月,你这是在浪费时间。 你应该去做事,而不是来码头等我。 对别人要求,不能太高。 别看他差点成为了皇帝,但骨子里面是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