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八旗勋贵那边派来的使者,还是强国会的人。 但这一次李岐前来求见傅奇,也被拒绝了。 …… 苏曳、荣禄、僧格林沁一路狂奔,刚好赶上了次日的朝会。 小皇帝有些木讷地坐在皇位上。 兵部尚书爱新觉罗·载龄道:“发逆十五万大军南下,攻破丹阳,常州,无锡,目前正率军攻打苏州。” 载龄道:“左路军主帅石达开,右路军主帅陈玉成。” 然后,所有人目光望向了苏曳。 苏曳道:“两江总督曾国藩的奏报呢?江苏巡抚李鸿章的奏报呢?” 为了帮助苏曳夺取中枢大权,张国梁冯子材尽取江苏之兵北上,总共一万六千人,现在成为了京城守备一师。 苏曳大人你把江苏的精锐兵马全部抽调完毕,这才有常州、无锡、丹阳等城池的沦陷。 湘军有多少军队,十几万都不止吧? “军情如火,请政事堂和陆军部,早做定夺。”兵部尚书载龄道。 外面忽然传来高呼。 两宫太后不由得脸色微微一变,反而小皇帝兴致勃勃抬起头来。 “江苏巡抚李鸿章奏报,苏州沦陷!” 接着,信使递上了一封奏折。 苏曳打开一看,只看最关键的内容。 另外,他此时已经率军撤退到松江。 总税务司此时就在上海。 历史上的李秀成攻下苏州后,几次攻打上海,也差不多就是在这个时候了。 因为英国人在中国的利益一家独大,激怒和美国和俄国。 要知道,现在美俄的舰队还在长江口和苏曳长江舰队对峙。 但是,却牵制了苏曳的水师主力。 仅仅一刻钟后。 两宫太后皱眉,完全不愿意见这位公使。 如今英国公使,法国公使都已经在京城办公了,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前来皇宫拜会。 尤其是英国公使,态度比起之前先帝的时候,简直好上许多。 片刻后,俄国公使进入大殿之内。 接着,俄国公使递上了这封亲笔信。 这是很长的一封信,语气是非常温和的,甚至大段大段阐述了两国的友谊。 一直到最后,俄皇说非常遗憾,贵国的总理大臣不愿意承认清俄北京条约,不承认瑷珲条约。 在北方边境,两国军队屡有冲突。 想要避免战争,除非清廷答应两个条件。 第二,罢免让两国陷入战争危机的罪魁祸首,比如苏曳。 苏曳看了一遍。 十万大军?! 英法联军最多的时候也没有超过三万人,同时投入战场的也没有超过一万八千人。 那,那岂不是黑龙江,吉林,盛京都可能沦陷? 在很多人看来,这事是苏曳惹来的。 “如果贵国再不妥协的话,那等待贵国的只有全面的战争。” 对于洋人的畏惧,已经深深铭刻到骨子里面了。 “北边的俄国人,马上就要杀过来了。” 这话一出,两宫太后脸色一寒。 先帝在的时候,你们敢说这样的话吗? “黑龙江、吉林和盛京,那可是龙兴之地,万万丢不得的啊。” “臣附议!” “臣附议!” 而一旦开始谈判,那肯定就是承认瑷珲条约。 眼看着附议的人越来越多,两宫太后目光顿时望向了苏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