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二十几万八旗军,每年消耗一千多万两,八十万绿营兵每年也消耗一千多万两。” “所以季高先生,你说我如何不急?” 唯独苏曳清楚地看到,明年会发生什么,后年会发生什么。 明年之前,是无比宝贵的和平期。 和平时期不进行军事改革,难道在战争期间进行吗? 苏曳道:“对,只有几个月。” “不过这样一来,接下来这一年会成为我们最最危险,也是最最脆弱的时刻。” “未来一年内,因为裁撤八旗兵,会造成无比剧烈的动荡,而那个时候新式帝国陆军却还没有建成,潜伏暗中的敌人会不断出手,稍有不慎,就是天翻地覆。” 现在陆军部都还没有影子,而左宗棠是湘军骨干,安徽布政使。 苏曳道:“进行血腥镇压,哪怕血流成河。” 苏曳道:“我当然也希望不要发展到那一步。” 它甚至决定了未来十几年的国家命运。 左宗棠道:“裁撤完八旗兵后,还会裁撤绿营军吗?” 左宗棠道:“那么,未来会裁撤湘军吗?” “未来,国内所有的军队要归中枢。” 而且更狠的是,苏曳的新政直接先从八旗兵开始。 “为我中华之复兴!” 正式向朝廷请辞安徽布政使之位。 …… 苏氏连珠步枪! 之前哪怕是最先进的恩菲尔德1853步枪,一个士兵一分钟内,也就是能够射击三发子弹。 而这个步枪设计图纸,就是苏曳提供的,在斯宾塞连珠枪的基础上进行了小幅度改进。 所以,制造局的成立无比紧迫。 让苏曳立刻进京,解决危机。 太监成寿道:“非常危急,围在皇宫外面的八旗兵,已经超过两万人了,皇上都被吓哭了好几次,两宫太后也寝食难安,荣禄大人的军队已经进入皇宫。” 这些旗人大臣和八旗军的关系密切,要么是主仆关系,要么是亲戚关系。 确实是生死交情,随着皇帝和苏曳的关系恶化之后,增禄和成寿也被打发得远远的,在宫中干了好几年的苦力。 太监成寿道:“那咱和苏相说一句交心话,京中的大臣都不支持裁撤八旗兵,只是不好明着反对而已。但是这一两万八旗兵包围皇宫一事,不知道有多少大臣暗中推波助澜。” 苏曳道:“那你觉得呢?” 接着,成寿忧心忡忡道:“苏相,在咱心中呢,您也算咱半个主子了,说句心里话,咱真的是忧心忡忡啊。” 接到旨意后,苏曳并没有立刻进京,依旧在等这新式连珠步枪。 一旦这一两万八旗兵真的开始冲击皇宫的话,那后果也不堪设想。 一旦两宫太后真的公开宣布说永不裁撤八旗军队的话,那真就麻烦了。 这艘货船终于来了,带来了全新的连珠步枪,虽然只有五百支。 接下来,苏曳在新军中挑选了最最精锐的三百人,装备新式连珠步枪。 “是!”三百卫队齐声断喝。 巨大的船队,浩浩荡荡出发。 而安徽布政使左宗棠也不管自己的辞呈还没有被批准,直接就上了苏曳的船。 曾国藩听闻之后,无比震怒,狠狠砸了手中的杯子。 此时,巴厦礼还没有返回上海。 所以长江口的战争风险,越来越高。 见到苏曳大型船队的出现,洋人的联合舰队顿时吓了一大跳。 英国公使卜鲁斯再一次登上苏曳的舰船。 接着,他惊讶道:“你带领这么多军队,要去哪里?”” 苏曳道:“推进军事改革。” 苏曳道:“我希望不要走到这一步。” 苏曳道:“相信我,不会的。” 英国人和苏曳合作如此紧密,使得英方在中国的利益一家独大,引发了另外三国的强烈不满。 卜鲁斯道:“游说阿尔伯特亲王,游说国会,取消对大英帝国舰队对长江的航道权。但我告诉你,不可能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