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它! 大家狠狠斗了一圈后,发现斗不过你苏曳。 毕竟肉烂在锅里,你也是祖宗血脉不是。 但是现在,苏曳这是要把大清的根基和国本都掀掉。 足足好一会儿,慈禧道:“苏曳,咱们关起门来说几句知心话。” “归根到底,你和先帝也是兄弟。” “总之,我们是一家子,对吗?” 慈禧太后道:“我们之前也怄气过,也闹过,还差点打起来,但因为骨子里面流着一家人的血,所以姐姐被你接走之后也立刻站在你这边了。” “再到后面,你率军北上承德,你有两万军队,承德有七八万军队,但我们脑子里面的念头就是不要打,别内战。也是因为一点,你是自家兄弟,承德这边服服软也不丢人。换成其他人,只怕早就打得尸山血海了,别看这七八万军队打洋人无能,完全打不过。那是因为知道洋人不会抢大清的江山,如果换成汉人的军队,那这七八万也会拼死一战。” 苏曳沉默了好一会儿,开口道:“太后,站在您的角度,如果臣想要篡权,应该如何做?” 你这话,太大胆直接了啊。 “太后,我想要不断立下大功,完全执掌中枢,难吗?” “若不是为了国家,为了江山社稷,我何至于去干这么难的事,这么大的事情?” “稍稍一不小心,就是粉身碎骨。” “但臣还是挑了这个最难干的。” “现在表面上朝廷有中枢,而且还能发号施令。但是除了北方之外,南方所有省份有几个听朝廷中枢的啊?他们自己有兵权,有财权,关键时刻,根本指挥不动。” “臣真是想了又想,发现了军事改革,是一切改革的根基。” 慈安太后道:“苏曳,要军事改革也行,就不能徐徐图之吗?” “但凡改革,往往是中枢用十分力气,到了中间就剩下六分,到了末端连三分都剩不下来了。” 苏曳继续道:“太后,我们朝廷当务之急是要先统一国家政权,把各省的财权和兵权收上来。但是现在到处都在叛乱,没有一个强大的陆军,如何能够平息这些叛乱。” 历史上,清廷就是这样做的。 苏曳当然不是危言耸听,最后的北洋陆军,北洋水师,已经是清廷的绝对主力了,但他们归中枢吗? “现在京营八旗十万人,地方八旗十二万人,光养这些军队每年直接就要花掉一千多万两银子。” 要是有战斗力,也就不会有今天的结果了。 这招术,历史上清廷也用过,屁用没有。 慈禧太后道:“本宫也知道,重症要用猛药,但是身体太虚弱了,这一剂猛药下去的话,只怕撑不住,直接死了呢。” 慈禧太后道:“不是要搞洋务运动吗?搞了洋务运动,国家财政就有钱了,就等于大清身体也强健了一些,这个时候再用猛药,是不是更稳妥一些?” 但是结果有用吗?只是稍稍掀起一阵波澜,整个国家又很快沉沦了下去。 最后到了甲午战争,庚子国变,所有的遮羞布被扯得干干净净,整个国家和民族彻底沉沦到黑暗地狱。 “臣有一句话,趁着自己有余力,主动去改,未来还有一丝希望。” 慈安太后柔声道:“苏曳,当然你的本事高,眼界也高,哀家是女人,有些事情看不清楚。但是现在国家依旧处于大乱之中,南方发逆,北方俄国人,西北听说也很不太平,还有捻匪纵横于山东河南安徽等几省,洋人盘踞广州不走。这每一个都是巨大的麻烦,是不是等这些麻烦解决了,再进行所谓的军事改革。等国家稍稍安定一些,再进行军事改革?”道:“太后娘娘,其实要趁着这些乱子在,进行军事改革才容易成功。而且想要平息这些叛乱,想要彻底赶走洋人,不正需要军事改革,需要强大的现代陆军吗?” 苏曳道:“对,很多很多很多钱。” 苏曳道:“最直接的支出,可能就要三千万两左右。” 别看现在清廷每年财政收入有四千万两左右,但已经是非常勉强支撑了,完全是入不敷出的状态。 哪里来的银子? 苏曳道:“一部分,从臣的九江经济实验区来。当然……是先把九江经济实验区的收益上缴内库,然后再从内库划拨给专门的帝国陆军总部。” “不,是内库。”苏曳道:“国库现在一堆乱七八糟的政客,贪污腐化太严重。这笔钱先上缴内库,等未来成立了洋务衙门后,再划归国库。” 慈禧太后继续看接下来的内容。 第二步,要组建帝国陆军部,专门负责军事改革。 荣禄,僧格林沁,景寿都在陆军部之中。 足足好一会儿,两宫太后道:“苏曳,这件事情太大了,颠覆国本那样大,甚至哀家也不敢接。” 两宫太后不敢接,也不大愿意接,所以委婉先放风声试探,让苏曳知难而退。 “但是太后娘娘,这件事情不能进行大讨论,就算要议最多也就是到军机处,参与的人数不能多,更加不能放在朝会上进行。” 接下来,苏曳离开皇宫! 按照两宫太后的意思,先对外面放风。 顿时间! 直接掀起了惊涛骇浪。 真正的天翻地覆。 开什么天大的玩笑,八旗军是国本,怎么可能裁撤八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