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桂良在天津和洋人谈判就是这样的,这些条约可以先签了再说啊。 但实际上,这样做是不行的。 让他能够作为封疆大吏破天荒地妥善解决洋教冲突事件,立一大功。 田雨公叩首道:“臣,领旨谢恩。” 皇帝皱眉,因为苏州战场,就会提到苏曳。 端华道:“宴端书为人板正端方,但不擅长兵事,只怕不适合做浙江巡抚。因为接下来,浙江也可能遭遇发逆兵锋。” “那谁做这个浙江巡抚,比较妥当?”皇帝道。 杜翰道:“臣也觉得合适。” 按照他和皇帝的想法,就是苏曳身边的人,尽量都是政敌,把他包围起来。 在所有人看来,王有龄作浙江巡抚,再合适不过了。 至此! 肃顺道:“臣也举荐宴端书,此人严肃方正,适合大理寺卿。” 甚至,连懿贵妃家都有一份。 皇帝道:“此事,朕再斟酌一番。” 一下子封三个大员,太过了。 所以,他要拿一拿。 至此,苏曳的计划成功了大半。 用一场厦门教案引爆,撬动了三个大臣的职位。 这番布局,因势利导,确实堪称神来之笔。 只不过是宴端书和王有龄比历史上更早拿到了大理寺卿和浙江巡抚。 三希堂! “拿过来,拿过来!”皇帝充满了期待。 成为新的宠臣。 总共描述了三件事。 第二件,他发现苏曳的巡逻舰队,大部分都是洋人,而且是西洋战舰。 看完之后,皇帝面孔微微一抽。 苏曳的长江舰队,竟敢炮击朝廷舰队?! 另外,苏曳的长江舰队,竟然是洋人。 皇帝寒声道:“苏曳开出了一系列条件,折辱朝廷,终于愿意出兵去救苏州了,开打了吗?打得怎么样了?” 端华道:“谁说不是呢,淮安那边王有龄打下来了。安徽那边,胜保、李续宾、李鸿章三支大军,怎可能也能全部收复。最关键是荣禄新军,如此能打,连战连胜。” 杜翰道:“皇上,上一场和洋人的大沽口之战,是主帅谭廷襄太无能了,否则那一战未必赢不了。” 荣禄新军打得多好啊。 杜翰道:“皇上,如果再来一场大沽口之战,我们全力以赴,未必不能赢!” 杜翰目光闪烁道:“不过皇上,这一局也不算吃亏。现在发逆七八万大军包围苏州城,苏曳和徐有壬加起来三万人多人,发逆石达开攻破江南大营之后,一直势如破竹,确实很能打。” “此战,苏曳若胜,那他的近万军队也剩不了多少了,伤筋动骨。” “到那个时候,我们再对苏曳动手,就十拿九稳了,不会有这样,那样的意外了。” 皇帝目光眯起,缓缓道:“等苏州之战过后再说。” 如果赢了? 大清,还容不下这等逆臣。 扬州战场! 他打安徽,势如破竹,短短不到一个月,就横扫半省。 他们之所以急匆匆把大军从安徽带回来打江北大营,两个原因。 二,这两人要压过林启荣和曾天养。 打下庐州和扬州之后,天国内就没有人功劳比得过他们这两个年轻人了。 不过,又听说李续宾、李鸿章那边合兵,正在攻打三河镇,而北边清妖头子胜保,也率军南下,三方合打庐州城。 陈玉成率领五万大军,攻打江北大营。 几个时辰,就攻破了六合城。 又半日,攻破了几十里长的土城,攻破清军营寨十几座。 此时,城内有两万左右的清军。 江北大营主帅托明阿,在陈玉成看来,如同冢中枯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