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王德利飞快来报。 听到这句话,皇帝彻底惊愕。 “怎么消失的?他们会遁地吗?” 但,苏曳全家就这么离奇地失踪了。 皇上如果不处置那些试图谋害我家人的凶手,那我只能带走我的家眷,请皇上准许。 但……没有想到是通知。 皇帝颤抖道:“搜,搜,搜全城!” 肃顺在边上道:“皇上,现在不管苏曳是不是劫杀钦差船队的凶手,他既然决定把家人全部转移走,这……这就证明,他已经做好一切撕破脸的准备了。” “皇上,事情变质了。” “证明苏曳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召之即来了。” :大手笔!苏曳凶猛一击! “你不就是想说,苏曳成为了曾国藩那样的军头了吗?” 肃顺道:“皇上,臣不是这个意思,苏曳可能是和曾国藩不一样的,也可以和曾国藩不一样的。” 皇帝道:“杜翰,你怎么看?” “但是,我们也不能太被动。” “其实,在钦差大臣船队被劫杀消息传来之后,他就可以撤走全家人的,但是他没有那么做。” “之后,两百名步军统领衙门士兵包围苏曳宅邸,但是苏家家眷依旧遭到刺杀。” “所以,苏曳被逼无奈,才把家眷全部撤离京城。如此一来,他便站在了高处。” “在京城民众看来,是朝廷不作为,保护不了苏曳的家眷,所以苏曳才把家眷转移走的。” 皇帝道:“说下去。” “曾国藩有几万湘军,苏曳没有。” “皇上乃是真龙天子,至高无上,只要一纸诏书,彻底罢免苏曳这个江西巡抚,苏曳没有任何反抗之力。” 这一点,当然大家都知道。 外面的流言愈演愈烈,都把苏曳比成了岳飞,把朝中重臣比成了秦桧。 更何况,京城还有十几万人和苏曳是利益共同体。 违逆几十万民心,强行将苏曳罢免了也没有什么。 这个时候罢免苏曳,对于舆论,完全是火上浇油。 “第一路,我们也在京城搞舆论,不过现在所有人都知道劫杀钦差船队是发逆所为,脑袋都挂出来了。我们想要说苏曳勾结发逆,更加没有人相信,因为天下人都觉得发逆最痛恨的人是苏曳。” “这显然是苏曳在吹风,想要让民众都不拿这笔分红,因为他拿不出这笔银子了。” “但是按照相关情报,苏曳现在银根非常紧缺,九江的繁荣完全是靠借来的银子砸出来的,时刻都可能银根断绝,想要拿出这一百万两银子分红,极为困难。” “一旦无法如期分红,那就说明苏曳没钱了,借去的钱都花完了。” “这种流言,重复十遍,一百遍,就会起作用的。” “另外,天津那边的合约已经谈得差不多了,洋夷也快退兵了,我们对苏曳的测试,依旧可以进行。” “苏曳不接,那就是抗旨不遵,接了的话,那就一点点削官位,就如同雍正爷对年羹尧那样。” “苏曳和增禄关系不是很好吗?那这次就派他去传旨。” 表面上看,是下一步小棋。 于是,皇帝点了点头道:“就这么办,不过光增禄一个人,分量还不够,还要加一个人。” …… 皇帝找来了增禄,让他去九江给苏曳传旨。 你杀杀看? 然后,他带着几个侍卫离开京城,前往通州,再一次沿着运河而下。 又有一个小太监被派来了和增禄一同南下传旨,桂儿。 此人和苏曳的关系,就更加亲密了。 当然,这也没什么,毕竟当时苏曳只是一个破落户而已。 不久之前,他离开了懿贵妃身边,安德海取而代之,成为了懿贵妃身边的首领太监。 但,让增禄和桂儿去给苏曳传旨这一招,表面上看很小,很一般。 之前发逆不是说要无差别击杀运河段上清廷的官船吗? 但是…… 你苏曳的朋友,就不劫杀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