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依旧是严厉的训诫。 很多人当然幸灾乐祸,但是也有很多人,心有戚戚之。 觉得一代权臣,冉冉升起了。 关键是苏曳没贪赃,没枉法,就只是一门心思办工厂,搞洋务。 这也让很多人心生警惕,自古以来,帝心难测,有多少宠臣都是这等结局。 写完之后,皇帝把这幅字递给太监道:“王德利,你再跑一趟,把这幅字送给苏曳,作为勉励。” 太监王德利高捧着这幅字,再一次朝着苏曳家狂奔。 此时在家中,苏曳正在和崇恩讨论洋务办厂一事。 “办厂,搞洋务,其实只能自上而下,不能自下而上。” “地方督抚一开始搞还可以,但是发展到一定程度,要整合各省资源的时候,地方督抚就不够用了,会立刻遇到瓶颈。” “朝廷无力剿发逆,于是让地方官员办团练,就是把军权下方给地方。朝廷无力给团练发饷,让这些团练大臣自筹饷银,但地方团练也没有钱,所以要另找财源。” “这次洋人入侵,逼迫朝廷在洋货进入我国关税不得高于百分之二点五,而进入内地销售,则完全免税。如此一来,洋货会全面压制国内商户,局面会更加崩坏。” 我儿苏曳,天纵之才啊。 苏曳要匡扶江山社稷,这群人非但不能相助,反而拼命拉后腿。 若苏曳能掌握中枢权力,那就好了。 而此时,太监王德利再一次进入,道:“皇上赐字!” 崇恩上前一看这两个字,整个人几乎要炸了。 何其可笑? 何其无知?才会对苏曳写出这两个字? 苏曳躬身道:“多谢皇上训诫。” 终于折腾完了。 苏曳正式向所有家人告别。 …… 这次,他没有去天津乘坐海船南下。 走海路,已经不安全了。 “大人!” “第一件,派人去天津海面,一旦发现洋人的联合舰队,立刻汇报。” “若皇帝真的选择翁同书作为九江知府,就证明他下了某种决心了。” “第四件事,一旦确定新的九江知府是翁同书,立刻策划方案,在半路上杀了他!不管他带多少人,几十人也好,几百人也好,全部杀光!” “如果是用太平军的名义杀之,就把翁同书极其所有成员的脑袋,全部挂在天京的城头,让江南大营看清楚。” “第五件,天京那边的计划启动,推动大战开启!” “奴才去办差了。”然后,他带着人离去,消失。 这一次,罕有自称了一次。 接着,苏曳带着几百人,在通州码头上船。 站在船头,拿出皇帝的题字,露出不屑笑容,撕得粉碎,扔到河里。 三日之后! “当当当当当……” 大沽口的守军,抬头一看,顿时毛骨悚然。 黑黝黝的火炮口,数都数不清楚。 直隶总督府。 “洋人的舰队打过来了。” 游击将军道:“不计其数,望不到头!” :冲突加剧!联合舰队开火! 但是又说不出来,就只是一种君王的直觉。 但是不放回去,却又承担不起后果。 对,是杜翰,而不是肃顺。 杜翰来了之后,皇帝便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这个问题,杜翰也很难回答。 犹豫了片刻,杜翰道:“那就要看这些工厂究竟是朝廷的,还是他苏曳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