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光森寒,直劈面门! 郭涛骇然后退,手中板凳仓促格挡。 “哐当”一声巨响,木屑纷飞。 他读圣贤书,也曾为生计奔波,学过几手粗浅拳脚,此刻却被那几个黑衣杀手逼得连连后退,手臂上很快便被划开一道血口,剧痛袭来。 “你们究竟是什么人!” 郭涛怒喝,声音却有些颤抖。 黑衣人不言不语,攻势越发狠戾,招招夺命,狭小的客栈房间内,杀气四溢。 就在郭涛以为今日必死无疑,房门外突然传来一声爆喝。 “督察署办案!保护郭举人!” “砰砰砰!” 数道身影破窗而入,正是高明带着一队督察署的精锐番役。 “来得正好!” 高明手中绣春刀出鞘,寒光一闪,直接迎上了一名黑衣人。 双方瞬间激战在一起,刀剑碰撞之声不绝于耳。 黑衣人见援兵已到,目标暴露,为首一人当机立断,发出一声低沉的鸟鸣,剩下的几人虚晃一招,便要抽身撤退。 “想走?没那么容易!” 高明大喝一声,刀势更猛,缠住两人。 一番混战,两名黑衣人被当场格杀,其余几人却趁乱遁入夜色。 高明快步走到一名死去的黑衣人身边,一番摸索,从其腰间搜出一块冰冷的铁质腰牌,上面刻着一个不起眼的“虎”字徽记。 “头儿,你看这个!” 高明将腰牌递给随后赶来的李长安。 李长安接过腰牌,他早已料到有人会狗急跳墙,暗中派人盯着郭涛,没想到对方下手如此之快,如此之狠。 “京城里,挂‘虎’字徽记的武馆,有几家?” 李长安声音平静,却透着一股寒意。 高明应声。 “属下记得,城西有一家‘猛虎堂’,平日里看着不起眼,没想到竟藏着这等亡命之徒。” 督察署大牢,阴暗潮湿。 王侍郎蜷缩在角落,听到脚步声,浑身一颤。 李长安踱步到他面前,将那块带血的“虎”字腰牌丢在他脚下。 “王大人,这东西,你可认得?” 王侍郎看着那腰牌,瞳孔骤然一缩。 【叮!在“春闱舞弊案审讯现场(主导者)”签到,获得“心理攻坚术(初级)”,并获得“春风楼隐秘账册线索x1”。】 李长安脑中系统提示音响起,这“心理攻坚术”配合之前的“审讯技巧心得”,对付这些软骨头,绰绰有余。 “王大人,本官耐心有限。” “刺杀当科举子,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你若想活命,便将你知道的说出来。” “否则,这猛虎堂的下场,便是你的前车之鉴。” 李长安的声音不疾不徐,却像一把重锤,敲在王侍郎的心头。 他又转向旁边几个被一同提审的舞弊案从犯。 “你们也一样。” “谁先开口,谁就有机会从轻发落。” 在李长安精妙的审讯技巧和心理攻防之下,加上那块腰牌带来的巨大压力,以及春风楼部分被查抄账目中隐约的资金流向作为佐证,王侍郎和几个从犯的心理防线很快便彻底崩溃。 “我说!我说!” 王侍郎涕泪横流。 “是……是三皇子府上的长史周德海联系的我!” “他说,只要能让郭涛身败名裂,或者……或者让他消失,事成之后,便许我吏部侍郎之位!” “那猛虎堂,也是他介绍给我的,说是三皇子殿下远房舅舅,宁国侯府上养的私兵!” 其他几个从犯也争先恐后地招供,将三皇子余孽如何策划扰乱科举,意图嫁祸大皇子,并趁机安插自己人进入官场,为三皇子日后东山再起铺路的阴谋,竹筒倒豆子般全盘托出。 李长安静静听着,将所有口供、春风楼的账目以及那枚腰牌等证据仔细整理,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证据链。 次日清晨,天色未明。 李长安带着满身寒气,怀揣着血淋淋的证据和几名关键活口,在放榜前入宫面圣。 御书房内,乾帝听着李长安详尽的禀报,脸色由阴转沉,最后变得铁青。 “混账东西!” 乾帝猛地一拍龙案,震得茶杯都跳了起来。 “朕将他禁足,是让他反思己过,他倒好,竟然还敢在背后搞出这等滔天祸事!” “刺杀举子,扰乱国之大典,他眼里还有没有朕这个父皇!还有没有大乾的法度!” 帝王之怒,雷霆万钧。 “李长安!” “奴才在!” “此案,给朕一查到底!” “所有涉案之人,无论官职高低,背后是谁,一律严惩不贷!” “宁国侯,革职下狱,抄没家产!” “三皇子……传朕旨意,削其王府用度减半,护卫裁撤十之八九!” “令其继续闭门思过,无朕手谕,不得踏出王府半步!” “奴才遵旨!” 李长安心中了然,这三皇子,怕是彻底凉了。 早朝之上,乾帝宣布了对宁国侯等人的处置,整个朝堂噤若寒蝉。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些平日里与三皇子有所牵连的官员,更是人人自危,三皇子一党势力,再遭毁灭性打击。 【叮!主线任务“主掌春闱”之“严厉打击考场舞弊,揪出幕后黑手”完成度80%!主线任务“查清春风楼底细,打击三皇子势力”完成度提升至60%!奖励:签到积分5000,修为提升丹(小)x1。】 李长安脑海中传来系统的提示音,他毫不犹豫,当即默念服用了那枚修为提升丹。 一股微弱却精纯的暖流在丹田化开,融入四肢百骸,练气境的修为似乎又精进了一丝。 巳时,贡院门外人山人海,万众瞩目之下,春闱皇榜缓缓揭开。 无数双眼睛死死盯着那明黄的榜单,从上往下,仔细搜寻。 他声音哽咽,心中对李长安的感激与敬佩,已然达到了顶点。 而翰林院的陈学士等一众之前想方设法打压郭涛的考官,此刻在各自府中听到消息,一个个面如死灰,冷汗涔涔,生怕李长安秋后算账,将他们也一并送去督察署喝茶。 李长安因成功举办春闱,力排众议,严惩舞弊,更是一力保举寒门才子,其声望在朝野上下,尤其是士林之中,都获得了极大提升。 一时间,“李青天”的名号,竟隐隐在京城流传开来。 然而,树大招风,这份泼天的声望,也引来了某些更为深沉的注视。喜欢从试毒小太监到权倾朝野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从试毒小太监到权倾朝野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