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世民和谢怼怼仔细观察。 阉割过的猪,确实很老实。 吃完之后,就趴在那一动不动,老实乖巧。 似乎,这个世界上能让它们留恋的就只有吃和睡了。 “饲养牛羊,需要悉心照顾,可猪不一样。到了饭点过来喂猪就行了,节省人力物力。”李北玄侃侃而谈,赢世民和谢怼怼都是啧啧称奇。 猪圈虽然脏乱臭,但它所带来的惊喜,早就掩盖了一切。 掌握了养猪的方法,就能让天下百姓都能吃得起肉了。 赢世民长出了一口气,蓝田千户所每次都会让他大开眼界。 和谢怼怼相互对望,两个人都觉得应该好好赏赐一下李北玄和赢丽质。 对于赢世民去看猪,早在赢丽质的意料之中。 弹劾的奏疏很多,赢世民也顶着巨大的压力,内阁直接把奏疏给无视了。 这也是谢怼怼来的原因之一。 作为两朝御史,他在御史台有绝对的权威。 他说养猪是利国利民的好事,那这件事就是好事。 御史台的人多数都是欺软怕硬的人,没人敢找谢怼怼的晦气。 眼瞅着赢世民越来越看好李北玄,赢丽质内心也是兴奋加狂喜。 只要李北玄能全面性地碾压孔家,哪怕是抢婚,也自有大儒帮他洗白。 蓝田县的这次野炊,是赢世民吃得最开心的一次。 蔬菜瓜果都是自己亲手摘的,柴火是自己劈的。 满满的,全都是成就感。 蓝田县的农家乐,也就这样建了起来。 谢怼怼兑现了自己的诺言,让御史们先来这里体验生活。 一时间,竟然让农家乐彻底火爆起来。 武朝大学士们来的地方,肯定有独到之处。 富贵人家的子女们,也纷纷赶往蓝田。 平日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竟然以采摘为荣。 这里时不时地还会搞几次钓鱼的比赛。 对于豪门子弟而言,吃什么不重要。 亲手采摘的,吃进嘴里,才别有一番风味。 用银子就能买来满足感,简直舒服得不要不要的。 寻贵圈里面,谁要是说没来过蓝田县的农家乐,都不好意思和同行打招呼。 李北玄趁热打铁,准备扩建一下,把这里打造成一个小型景区。 高峰的时候,一天足足接待了五百多人。 抛去各种开销,净利润在百分之五十左右。 千户所的人,对李北玄更是敬佩得五体投地。 他们辛辛苦苦的屯田,终于换回来大把大把的银子了。 人多了,其他的产业自然也就多了起来。 卖手工艺品的,开客栈的,开茶馆的…… 一瞬间,也都在农家乐的周围兴起起来。 搞钱,是和致斋的强项。 这老小子似乎天生就是搞钱的料子。 见人群流动量大,就鼓噪李北玄开一家娱乐场所。 至于这个娱乐场所正不正经,那就不言而喻了。 李爵爷是有高尚道德底线的人,旅游景点必须赚干干净净的钱。 石友城是个种地的好苗子。 不仅种田种瓜果,还他娘的学会了嫁接。 能熟练地掌握了各种植物、农作物的生长规律。 光是记录的书籍,就足足装满了十几个大箱子。 尤其是在嫁接方面,这小子仿佛开了挂一样。 总能出其不意的搞出来一些大动静。 不仅如此,石友城还在大棚里种上了葡萄和蜜瓜。 这就是职业选手和普通庄户们的区别。 寻常庄户眼光只盯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职业选手会散发性地思考,并深入研究。 熊战也是个人才,在屯田之余,还能带着他们搞日常训练。 有时候,还会拉出去,搞几次野外拉练。 种地的时候,练就了一把子力气;训练的时候练就了一股子韧性。 久而久之的,千户所竟然开始印刷相关的农业书籍进行售卖了。 起初还没人注意这些,知道某位大地主吃到了甜头之后,开始来千户所购买种子…… 一瞬间,农耕类的书籍,成了香饽饽。 乡绅、地主、豪门,争相购买。 要知道,正确的种植方法,是能提升农作物的产量的。 多出来的,全都是纯利润。 宁王赢世辉,现在肠子都快悔青了。 他很瞧不起石友城,就把闺女骗回家了。 现在石友城快成武朝的小神农了,他彻底慌了。 连续三次登门,都没进去石家的大门。 闺女似乎也在和他生气,说什么也不一个人回婆家。 最后无奈了,赢世辉在蓝田县买下一个两进出的宅子。 丫鬟、下人、护院、车夫……全都安排到位。 这才勉强把闺女给还回去。 屯田、训练之余,石友城和媳妇也过上了没羞没臊的生活。 随着石友城的名声越来越大,他顿感自己的压力也大了。 务农的时候,也更加专心,写书的时候也更加谨慎细微。 因为书籍代表的不仅是千户所的颜面,还关系到百姓的收成。 县衙最大的财政窟窿就是河道。 灞河即将有水师驻军,河道也是重中之重。 农忙过后,熊战带着全县的百姓,开山炸石加固河堤。 顺带着,还兴修各种引水工程,防备旱灾造福百姓。 书院也是一片欣欣向荣。 谢子华一直觉得,读书是很难的事情,考秀才和举人更是难上加难。 可不知道为什么,转学到了蓝田书院之后,竟然觉得学习轻松了许多。 务农、骑马、射箭……劳逸结合。 至于写文章更是简单,李北玄把记忆中历朝历代的考题全都拿了出来。 想中秀才、想中举,刷题就完了,总会有瞎猫碰死耗子的时候。 很快,童试也开始了。 童试即童生试,是读书士子的晋升之路的开始。 应试者什么年龄段的都有,他们被统称为童生。 通过了童生考试,就能成为秀才去参加乡试。 童试通常情况下是县令和当地的学政主持,连续考五场。 国子监不光负责出题,还会派人过来监考。 蓝田县共有童生三百六十人,童试的升学率竟然占到了九成。 这个劲爆的消息瞬间,引爆京城。 弘文馆的学士、教授们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这怎么可能呢?喜欢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