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密麻麻的薛岩陀兵站满城头。 他们没有统一的军装, 有的穿着怪异的棉服,有的穿着各式各样的皮袄子。 甚至手中的兵器也是五花八门,除了刀枪剑戟,还有人举着农具。 放眼看去,就好像是一群乌合之众。 然而,这群乌合之众就好像是打不死的小强,无时无刻地不在窥视中原。 匈奴人被打跑了,出现了突厥,突厥人被打跑了又出来一个薛岩陀。 在朱知节等众将领眼里,他们不是散兵游勇,而是强大的对手。 没有人会心存轻蔑之心。 自打他们屠戮百姓开始,就代表这是一场不死不休的复仇之战。 没有任何骂战,也没有城头激将,朱知节更没说一句废话,直接开打! 进攻的号角吹响, 武朝军队从三个方向攻城,首先走出来的是弓弩手。 距离城墙一百二十步,开始了轮番射击。 漫天的箭雨洒向城头,蛮兵蹲在垛口下,躲避一轮轮的箭雨。 有箭矢落在城墙上,瞬间被坚硬的冰层摊开。 也有不慎敌军中箭,发出疼痛的惨叫声。 伤兵被人拖向后方,立刻有其余蛮兵迅速补上恐危。 几轮速射之后箭雨停歇,弓弩手们快速撤回本部。 战鼓声随之响起,抛石机被推了出来。 无数的石块,像是冰雹一样洒落城墙。 城池攻防,自古以来都是最艰苦的。 一支冷箭、一颗碎石、一根滚木……都是要命的大杀器。 攻守双方拼的就是运气。 运气好的箭矢都绕着走,运气不好的刚跑出一两步就会血溅当场。 边境摩擦不断,蛮兵和边军交手胜负参半。 可攻防战,蛮兵还是头一遭。 终于见识到了武朝兵锋的可怕。 原本他们认为,只要在城墙上布置足够多的蛮兵,就能阻挡武锐士攻城。 谁承想,武军根本就不按套路出牌,开局一轮箭雨,随后就是大小不一的石块进行狂轰滥炸。 城墙上蛮兵密度太大,石块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袭来,他们却避无可避。 被砸中的人,瞬间变成了一坨血肉模糊的尸体。 蛮兵将领也发现部署错误,立刻下令让蛮兵暂时撤离城墙。 在一通慌乱了指挥过后,蛮兵损失了千人,才学会如何躲避远程打击。 李北玄站在朱知节身边,仔细地观察战场。 此时此刻,他才明白朱知节的话:兵书只是写给别人看的,教你一些常规战术战法。但实际操作起来,胜仗是用人命拼出来的。 兵书是死的人是活的,根据对手的部署不断调整自己的战术,这才是无招胜有招。 王君廓和段辅在东西两门,也保持着和朱知节同样的进攻节奏。 大家都是身经百战的将领,相互之间也有充足的默契。 似乎像是演练过一样,几乎在同一时间停止了抛石。 列阵整齐的武军,手持刀叉枪槊,向城蜂拥而去。 每隔二十步,还有人扛着打造好的云梯。 城墙上的蛮兵也毫不留情地搭弓射箭。 攻守双方,都在尽最大努力,杀伤对方的有生力量。 督战队分成三队,五大善人在西门,熊战在东门,石友城在南门。 他们的胳膊上都缠着红绸子,在后方持刀掠阵。 不仅能给武军心理上的震慑,也能保持战阵不乱,让人不敢生出逃兵之念。 无形的杀气,咸腥的空气,让锦衣卫们不由得有些作呕。 这就是战争,吞噬一切的洪水猛兽,人类在他面前异常的渺小。 当战阵中,有人受不了恐怖的压力,阵型出现短暂的凌乱之后。 锦衣卫们怒目圆瞪,齐声大吼:“怯战者,杀!” 短暂凌乱的阵形,终于稳定下来。 指挥进攻的校尉回头看看督战队,眼睛露出复杂的神情。 战争就是将士一心勇往直前,任何一个疏漏都会导致全盘皆输。 李北玄依旧站在朱知节身边,这是朱知节的命令,战争开始他只能在主帅十米范围之内。 战鼓响个不停,就连地面上的积雪和泥土,也跟着有节奏地跳动。 武军前赴后继,顺着云梯拼命地往上爬,下面的军卒用射出弩箭为其掩护。 有的云梯被蛮兵用叉枪推开,有的淋上火油引燃…… 李北玄亲眼看着,武军从云梯上摔下;亲眼看着他们身上哪怕燃起熊熊烈火依旧不后退一步…… 影视剧,都把战争美化了! 李北玄心跳加速,战争的残酷让他有些不忍直视。 也不知道李家镇子弟和张家集的子弟都怎么样了。 一鼓作气! 再而衰,三而竭! 一个时辰过后,朱知节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崽儿,传令鸣金收兵吧!段辅和王君廓应该也打得差不多了。” 李北玄立刻找来执勤校尉,下令鸣金收兵。 当当当! 当当当! 几乎在朱知节下令的同时,东西两门也传来鸣金之声。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大家都是百战之将,对进退自有把握。 如潮水般汹涌的进攻,又好像退潮一样落下帷幕。 城墙上下,留下上千具英雄的尸骸。 目测一下,战果大概一比三,武军占据上风。 但这只是战争正式开始前的初次试探。 大战结束,敌我双方都很有默契。 没有射杀收拢尸骸的对手。 蛮兵们先用吊筐放下一队蛮兵,将尸骸用吊筐吊起。 武军紧随其后,也派出一队人收拢袍泽的尸骸。 有蛮兵红了眼,举起弓箭就要射杀武军,却被一名将领一脚踹倒。 叽里呱啦的谩骂之后,很多蛮兵都露出愤怒之色。 但军令如山,他们不得不从。 扪心自问,如果他们收尸的时候,武军射杀他们呢? 军营后方,十几个帐篷连在一起,搭建起战地医院。 两架火炉内,煤炭烧得红红火火。 朱知节对全新的医疗队不是很了解。 就下令,医疗队归李北玄直属领导。 李北玄一再强调不要怕浪费, 驿站的运输队还有源源不断的煤炭和酒精运过来。 姬长仁、姬长德兄弟动用了自己大部分资源, 缝针、鱼肠线、羊肠线、丝线、手术器械准备充足。 常喜更是在大太监常涂那里,借调了五名手术经验丰富的主刀太监。 受伤的军卒全都被安排进了战地医院,及时得到救治。喜欢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