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给我看好他们,别让他们跑了。” “头儿,你就放一万个心,跑不掉。”王云长拍拍胸脯。 “老马,收好契约。”李北玄把契约递给马翼德,“比试结束,立刻带人前往万源号,控制住万源号所有人,严加审讯。” “头,放心。”马翼德看向马统和崔静斋,“马大人,崔大人,下官正式向镇抚司、京兆府衙报备,以免造成抓捕上的误会。” 马统和崔静斋相互对望,异地调兵不是小事, 在征求了长孙皇后的意见之后,各写下一张条子,交给马翼德。 “师兄,考验你的时候到了,万源号的账目问题就交给你了。” 李北玄看向商海堂,“咱们要接手的是干干净净的万源号,只要查出相关犯罪,立刻抓捕归案。” 百户所的人个个摩拳擦掌,万源号的规模,足够他们吃一辈子了。 至于东宫太子…… 皇后娘娘都盖上凤印,算是默许这件事了吧。 剩下的就是比试了,死人的东西是可以作假的。 在辞藻方面,也很可能有重复或者相似的。 经过一番详细的商议,十位裁判一致决定:抛开《神女赋》上卢子健创造的词汇,只要在诗词上出现其它类似,就算李北玄抄袭。 同时,由洞庭三贤指定现场的人出题,确保此次评断的公平。 洞庭三贤仔细研究过李北玄的路数,边塞诗、田园诗、怨词小调他太拿手了,坚决不能找文士们去出题。 历朝历代的文化人,都有一个短板,那就是劝农。 四人经过一番商议之后,指向最后排的一名富农。 富农颤抖着站起身,紧张地环视四周。 额头上冷汗如雨,连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这就是典型的,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姚简见状,和裁判们商量了一下,决定让李北玄写一首悯农类的诗词,题材不限。 “悯农是最简单的现实题材,长嘴就行。”贺兰齐又伺机补充,“我们请求李北玄在一炷香的时间里,现场作三首悯农诗。” “可以!”李北玄瞥自信满满,“但我有一个要求!” “贤侄,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出来。” “让他们把书全都放在书案上,防止有人现场抄录作弊。” “老夫听闻,市面出现了一种速干墨汁。”姚简点点头,“这样确实可以防止作弊。贺兰齐,老夫问你们,这是不是卢子健先生留存的全部书籍?” “这……”四人瞬间懵逼了。 “回答我!”姚简狠狠一拍桌子,“箱子里的,是不是卢子健先生留存的全部诗集?” “是!”四人无奈点头。 “如果,李北玄作完诗词你们说家中还有遗漏,那老夫会亲手把你们送进诏狱,让你们尝尝锦衣卫的刑罚。” 嘶! 洞庭三贤倒吸了一口凉气,身体也忍不住颤抖起来。 但再想想,书本可是太子爷提供的,里面记录的都是精品,就不信会输给李北玄。 更何况,现场作词难上加难,他李北玄真以为自己能七步成诗? “贤侄,你可以开始了。”姚简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妞儿,给我满上!” 李北玄对着赢丽质自信的一挑眉毛。 赢丽质也没有任何扭捏,走上舞台给他斟了三碗美酒。 有幸见过赢丽质的富商们,纷纷窃窃私语起来。 “这就是赵姑娘,李大人的未婚妻。” “我见过他们俩很多次了,我还送过李夫人一块玉佩嘞。” “不是……不是说李总旗被皇后娘娘赐婚了吗?” “李总旗的官职,可以娶一妻两妾。” “就是,妻妾这东西,谁大谁小还不是总旗大人说的算。” 商贾们的议论, 让那些见过赢丽质的大员们,纷纷陷入沉思,搞不懂是什么状况。 三楼,皇后娘娘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搞不懂女儿为何敢出现在舞台上, 她就不怕有损皇家声誉,就不怕孔府文士指责她不守妇道吗? “卢子健堪称中原文坛绝顶,我是佩服的。” “但你们三个不行,在我眼里就是垃圾中的垃圾。” “七步成诗,乃是小道。今日,李某就告诉你,什么是北玄斗酒诗百篇!” 李北玄端起一碗酒,一饮而尽,“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悯农题材少见,不是因为诗人不会写,而是大家都很回避现实题材。 能歌颂皇帝,谁会去管饥寒交迫的百姓,谁能理会庄户们的不幸遭遇呢? 李北玄的这首诗,写的恰恰是处于饥寒交迫之中的农民生活。 百姓们面临灾荒不免无可奈何,可偏偏赶上闰年,又添了一层愁苦。 一首诗,写满了百姓在极度困窘中的呼号, 也流露了李北玄对农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文字内容,也瞬间点明了题目:悯农! 刹那间,贺兰齐和洞庭三贤懵逼了。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连周围的群众也露出震惊之色。 原来,七步成诗不是骗人的,有人真的可以一口酒一首诗。 “喝!这驴曰的好酒!” “第二首: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第三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北玄又干掉一碗,意气风发地看向洞庭三贤:“找吧,你们好好地找一找,找到相同的词汇,都算小爷输!” 刹那间,所有人的目光,全都落在了洞庭三贤的身上。 这三首悯农诗,在百花齐放的中原文坛,表面上看算不得传世精品。 但当你不断地品读吟诵,就会发现,这就是带有生命力的传世佳作。 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习见。 但后面两句瞬间翻转,在大丰收景象背后是农夫犹饿死的残酷现实。 第三首诗也同样如此, 都是用写实和翻转的写作手法, 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并获得深刻的教育。 “至情处莫非天理。暴弃天物者不怕霹雳,却当感动斯语。” “百姓生产了惊人奇迹,然而他们却成了贫农。” “百姓生产了豪宅园林,但他们却只能住茅草洞窟。” “百姓生产了世间美好,朝廷不能让他们的付出变得畸形!” 长孙皇后的声音传来,“朱昉,命人将三首诗抄录,递交镇抚司,下发到各级衙署,让他们就悬挂在政务房最显眼的地方,每天当值的第一件事就是用这三首诗警醒自己——当官首先要为民做主!” 在场众人无不跪地叩首,高呼“皇后娘娘圣明,千岁千岁千千岁!”喜欢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