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34章 翻越阿尔卑斯山
6月24号。
下午五点。
基辅奥林匹克体育场四周,早已经人山人海。
在昨夜西班牙2-1战胜英格兰之后,最后半决赛的四支球队,仅仅剩下一个名额。
是意大利,还是法国队?
两支球队都算得上欧洲顶级球队,只是如今的意大利士气正盛,而法国队刚从内讧的漩涡中勉强走出来。
双方教练自然是透露出对球队的自信。
但是球迷们之间,心里有数。
不少法国队球迷这时候,基本上已经发扬了优良传统,认输投降,谁叫法国队国旗中有白色呢。
很多法国球迷都唉声叹气。
大名单里,彻底少了纳斯里和本·阿尔达,一些法国记者还爆料,布兰科还是会继续使用新人。
整支法国队里,最“新”的球员是谁?
自然是盖奥。
《队报》等报纸的报道,也算是很成功的让球迷们将讨论的重心,从纳斯里的肆意妄为,转移到法国队是否需要这么激进的改变上面去了。
不得不说,这就是新闻学的魅力时刻。
笔杆子一转,味儿就变了。
法国球迷成功被带歪了,内心也不太看好这一场比赛:这是一支分裂,且没有核心的法国队,他们将会重蹈2010年的覆辙。
所以法国球迷们聚集在一起等候入场时,神色明显没有一边意大利球迷那么自信。
甚至有不少意大利球迷在讨论着,“德国队可不好踢啊,希望布冯能够拦住克洛泽.”
他们已经在思考半决赛和德国队的比赛。
本次欧洲杯。
德国队和西班牙队是夺冠呼声最高的两支球队,意大利紧随其后。
法国队在内讧事件出来后,夺冠赔率和捷克一样高。
而捷克已经被淘汰出局。
所以意大利在法国队面前神气起来,没人觉得有问题。
啪嗒!
忽然间,等候的球迷们听到了靴子踩踏在地面上的声音。
纷纷转头看过去。
两队军服打扮的人“护送”着一众,穿着特制球衣的球迷,走进所有人的眼帘——一半法国国家队球衣,一半巴斯蒂亚球衣。
巴斯蒂亚球衣在右胸这一侧,法国队球衣在左胸这一侧。
两个队徽分别在胸前。
而球衣背后的背号,是由法国队的“1”,加上巴斯蒂亚的“9”构成。
在背号上方,则是同一个名字“gueho”。
哗啦!
人群发出一些惊呼,穿着这样球衣的人,乌泱泱一片,起码有好几百人。
他们领头的那一个人,扛着一面大旗。
旗面上,是一副法国名画《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
意大利球迷看到这个画的时候,其实大部分人没啥反应。
他们只是知道这是著名的拿破仑的画像,出自于新古典主义画派奠基人,雅克-路易·大卫之手。
就在今年,这幅画的复制品还在米兰的福尔扎城堡展出过,根据策划人的采访,只有12%的参观者能够准确说出这幅画与意大利战役的关联。
甚至,该画作被纳入意大利中学艺术史教材,但通常作为新古典主义案例讲解,而不是历史事件教材。
所以还有人不知道这是在做什么。
有意大利球迷在人群中惊呼,“哦,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口有这个画的浮雕版本,我去过!”
啪嗒!
随着莫多索挥舞着旗帜,他身后的巴斯蒂亚球迷们,整齐发出低沉地吼声,“吼!吼吼!!”
啪嗒!
在他们的两侧,是全副武装的coser,不苟言笑,他们cos的正是拿破仑时期的军装。
两队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