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唐团座的命令下,已经占领石门的各部纷纷放开手脚,在已经天色大亮的石门街头广贴公告。
内容大概是招收青壮年劳力做民夫,可以先行发放粮食做为酬劳,若是搬完物资还想返回家乡的,到时也会发放回家路费,若愿意携带家眷由晋东南前往陕省的,欢迎不说,还会给家眷发放路途中所需粮食,若也愿意帮忙运输的,老人、女人、孩童,都可以发放青壮一半的酬劳!
石门做为平汉线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可比黎城这样的小县城大的多,人口也绝对在十万以上。
能当上团长的,那有傻子,他们可不仅看中了石门堆积如山的各类缴获物资,更看中了石门的人口资源。
十万人口,至少有两三万青壮,只要能忽悠到其中一半去战区,那可就是一万有余,足以把这次晋东大战中战死、重伤残疾的两万多损失弥补一半。
而且,也可以从根子上断绝恼羞成怒的日军拿石门城内普通百姓撒气的可能性。
现在的石门各部的确是没有什么钱,不可能拿着白的大洋现场发军费,但手里有粮食啊!三百万斤精米、一百多万斤白面就是他们的底气。
甚至,石门前线最高指挥官白发将领在征询过各部意见后,当机立断拿出其中的八十万斤白面做为酬劳,如果愿意做民夫的,每人60斤白面40斤包谷面,现场发放。
仗打到这个时候,物价早已属于飞升状态,一斤白面早已由一年前的一块大洋十斤变成一块大洋2斤,上涨足足五倍,普通人家别说吃白面了,就是荞麦面都得省着吃。
这酬劳价值40大洋,堪称天价,错过这次,估计很多人这一辈子都遇不上这样的好事儿了。
超过40公里的交通线上,除了军人,更多的就是肩扛手提的老百姓。
那也是这个年代头一次,中国人放开肚皮吃饭,一袋袋的大米被打开,以稠到可以当米饭的米粥做为早餐,每人还可以分上一勺白!
放在未来无比简陋的一次早餐,却成为井陉县城12万军民这一生都难以忘怀的记忆。
一个火车头硬是拉不动,最后是两个火车头一起,喷吐着漫天的黑烟才把一火车的物资拉动着向井陉县运去。
虽说那边赵大师长已经承诺此次石门之战参战各团,物资会按照出兵人数以及军功分配,但东西没分到手之前,那都是海市蜃楼,指不定就是一场美好的幻梦。
人,或许简易公路附近还有山区可以躲藏,但物资却是必然损失巨大。
早在17日午间,就已经收到手下团长们由石门前线发回来的报告,知道石门缴获是个天文数字。
位于平北城里的衫衫元就是气得连摔自己最心爱的几个茶盅,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细雨,也只能望雨兴叹!
做为整个日本华北方面军的最高指挥官,他太清楚了,错过这个下午,他已经失去了最佳空袭时机。
火车抵达石门后再无法行使了,倒不是唐团座舍不得那点儿煤,而是因为抠门老汉。
这可能也是小小的井陉县城自建城以来最热闹的一天,加上原住民,小小的县城内外,竟然集合了超过12万人以及高达500万斤粮食和其他各类物资。
原因很简单,没人是傻子,他们很清楚自己这一加入国军的运输队,或许不到战争结束,就再无机会回到石门城了。
正是这样的淳朴理念,到了17日下午,响应号召愿意参与物资运输的普通百姓,足足有七八万人,几乎占了石门城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
失去火车,这3000吨物资可就得靠人力搬运,好在经过昨日一天的小雨,很大一部分军民已经抵达井陉县城,四行团防空连可以将阵地收缩,24挺高射炮和48挺高射机枪在上午10点,就已经在井陉县城周边布防完毕。
而且,士兵抚恤和各类战功的发放,战区司令部那边已有承诺,可以说这次大战没有亏损反而赚得盆满钵满,又何必为了些许缴获去和921师以及四行团这样强硬的友军闹得不愉快呢!
只是,来自晋绥军系101师的那位大师长如果知道,这列火车里的大家伙全都是自家老大的心头肉,恐怕脸色就没那么和蔼了。
但琳琅满目的日式军械和弹药,让这位聪明人当时也被满满的喜悦冲昏了头,错失了给某抠门老汉弥补财富的机会。
日军侦察机别说下降高度到1000米,就是2000米,都会迎来一阵弹雨!
想摧毁这条由超过十万中方军民共同构筑的大规模运输型‘撤退’,别说什么侦察机了,就是机群编队,恐怕至少都得20架次级别以上。
已经连续损失数十架战机的临时陆航军团再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了,若失去这最后的底牌,搞不好位于晋南的中国大军经晋东大战胜利的刺激来个大反攻。
不过,或许是老天爷的眷顾,中午还是风和日丽的石门一带,到了下午就开始变得阴沉沉,等到午后三四点钟,竟然下起了类似于江南的绵绵细雨。
而率麾下另一主力团771团已经抵达井陉县的程旅长收到消息后,则连夜急电前线,身为晋东反击军总指挥的刘师长这边无法抽调人手,却电令已经在娘子关后翼进入休整的第12师和第101师全军赶往井陉。
两个步兵师全部轻装急行军,所有辎重全部留在休整地。
对于石门战场上正在加紧运输的晋东各军来说,则彻底成了一场搬运物资的狂欢。
据说,当天负责物资发放的庄师散中校都快哭了,那有一顿早饭就用去5万斤精米和3000斤白的?就是四行团,也从未如此奢侈过。
一夜的时间,足足装了3列火车,几乎包容了所有缴获的轻重武器、弹药以及机床,却依旧还遗留了数千吨的材料丢在仓库。
车厢的接口处甚至车顶上都坐满了人这绝对不是火车跑得慢的主因,当士兵们打开闷罐车厢门,里面装载着的数不清的武器装备和被木箱包裹着的大家伙,或许才是两个火车头都跑不快的主要原因。
那可是中国当时最大兵工厂的基础,换成谁不得肉疼?
几百万斤粮食固然让两位也算是见过世面的大师长满心欢喜,但这些吃了就没了,而且还有八万转移而来的石门百姓需要安置,这耗费的粮食可不会少,少说这批粮食也得分三分之一出去。
普通官兵们不知道,但两个步兵师师长却是知道,这次不是要打仗,而是要当搬运工。
那是至少超过一万个火堆冒起的青烟,既是烧火做饭,又是必要的取暖。
军令如山,两个步兵师仅用六小时,就连夜行军40公里,抵达了井陉县城!
两万青壮也是难得的资源,但各军不得分一分呢?对于还在战场上的他们来说,武器弹药才是他们最看重的。
龟缩于县城的108师团和109师团看着这个数字都只有瑟瑟发抖的份儿,那怕望远镜里能看到庞大的运输队在山间出没,也没敢派出一兵一卒甚至没敢开一枪一炮。
为了吸引青壮报名,除了街头贴布告外,各部还以一队队士兵拿着白铁皮喇叭沿着各种小巷子高声宣传。
而且,老人、妇女、孩子只要愿意搬东西,一样给酬劳,哪怕只是青壮年的一半,但如果一家八口人集体出动,3个青壮带上5个老弱妇幼,那就可以获得各种粮食550斤,女主人精心搭配之下,至少够一家几口人吃上大半年的。
尤其是那些火炮,一想到那,他们就心痒痒的,急迫的不行不行的。
想守住自己底线的衫衫元彻底放弃了石门这个已经烂到骨子里的战场。
华北方面军的侦察机可不止一次的从如此壮观的运输大军上空掠过,但没有一架飞机有机会开枪扫射。
趁着夜色,留守石门的四行团和772团官兵们几乎是全员上阵,加上800日军战俘再加上4000余青壮超过一万人,将还没搬走的各类物资分门别类装上火车,一个车皮载重量是60吨,足足装了20节车皮。
他在晋东已经狂输了一阵,晋南战场就是他最后底线,或者说也是大本营最后底线,若是那边再出了问题,就算皇帝陛下再如何力挺他,他估计也只能主动递交辞呈,灰溜溜从这个战场上离开。
但没有一个日军敢来骚扰,整个晋东活动的中方正规军为了这批庞大物资运输,在最鼎盛的时候甚至超过10万,比之前和日军开战的时候都还多上两个步兵师。
与其是这样,还不如一家人绑定在一起,要么一起生要么一起死,虽然陕省那边人生地不熟,但好歹是中国人的地儿,咋说不用天天活得战战兢兢的,只要愿意出力,又有几百斤粮食打底,一家人只要饿不死,总有云开月明的那一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