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没有打算跟四人商量。
段宝玄、李安期是官场老油条,自不会忤逆李治的意思。
而张柬之、狄仁杰两人都是目光长远的政治家,也没有说话。
其实即便李治不提,以狄仁杰的性格也会给出类似的建议。
当前情况,一切以大局为重。
李治当即下令,让段宝玄、李安期将幕后之人揪出来。
在四人离去之后,李治对着身旁的内侍说道:“去将明崇俨拿下,直接寻个理由打杀了。”
他原本想借助明崇俨,查出帮助武皇后背后的力量。
现在是不需要了。
胆敢谋害太子,李治就没想过让明崇俨活。
哪怕明崇俨真就帮他找到了幕后的牛鬼蛇神也是一样,明崇俨犯的是有十颗脑袋都不够砍的罪。饶恕他九次,依旧是一个掉脑袋。
在内侍离去之后,李治看着冷冰冰的大殿,眼前突然一片漆黑的空,锥心的痛在脑海里炸开。
他双手用力挤压着脑袋,吃力的坐下,舒缓了好一会儿,那股痛处方才消散,只是眼前的黑洞依旧存在,看不见任何东西。
强压着心中的恐惧,李治对自己的身体早有心理准备,在这种时候,竟没有派人去叫御医,而是在想大唐的未来,如何才能走出一条生路,延续大唐的未来。
一丝丝的光亮,渐渐出现……
李治也长吁了口气,头疼目眩,这种情况,偶尔发生,只是这一次尤其严重。
尽管他表面上无动于衷,可西域的占据,复杂混乱的庙堂,给了他极其沉重的压力,还是令得病情再度恶化。
——
承乾殿!
武皇后高坐一侧,认真的批阅着手上的奏章,看着奏章上描述的情况,她脸上露出一丝怒意,毫不犹豫写了一个“斩”,想了一想,又将斩字划掉,重新写了一个“诛”字。
“斩”是杀贼首,“诛”同样是杀的意思,但杀的可就不是一个人了。
这是户部送上来的奏疏,内容是地方粮商私收米粮,意图屯粮,待价而沽。
西域的战事一时半会儿无法结束,朝廷上缴的粮税大半得运往西域。
最近几年,朝廷并无大的战事,存储了一定的粮食,目前还不为粮食担忧。
只是这一仗当下看不到尽头,要打多久,谁也不清楚。
有些拥有“先见之明”的商人,以高于朝廷的价格收购市场上的余粮,将之囤积起来。以待日后粮荒时,坐地起价。
武皇后这些年确实锻炼出了优秀的政治能力,在不为安内烦忧的情况下,她的能力还是不错的。
看出了这种苗头风气的危害,如果不以正视听,给天下商人一个榜样,国事大有可能败在他们这群奸商身上。
对于这种商人,绝不能手下留情。
合上手里的奏折,武皇后莫名感到一阵心慌,她看了一眼殿外,空无一人,桃眼上的皱纹隐现。
这几日她嗅到一股奇怪的味道,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对,心里毛毛的,有一种危机感。
这种危机感之前有过,莫名被人针对,诸事不顺的时候,这种感觉时常出现。
可自从李义府假死入京,在暗中为她出谋划策以后,一切变得顺遂。
现在危机感又出现了,尤其是知道崔詧被李弘感化的时候,更是连续几日都睡不着觉……
李义府使人对李弘下蛊,此事是经过武皇后同意的。
若无她首肯,李义府也不敢擅自行动。
当然李义府说得很婉转,伤身不害命,只是让李弘身体出现异常,造成太子有早亡之相,不适合继承大统的假象。
不管怎么说,武皇后是信了,只是伤身不害命。
待自己大事功成,自会好好补偿,请天下名医,为其医治,当下只能委屈于他。
哪想崔詧放弃动手,逼得他们只能用明崇俨继续计划。
但其实明崇俨是他们为李治准备的……
李治的病都要将武皇后折磨疯了,早有重病迹象,要死不死,连李治自己都不抱希望,提前封禅提前安排后事,结果就是活得好好的,活生生拖得让向来听话的太子成了叛逆,胳膊肘往外拐的少年。
李治继续这样拖延下去,他们早晚有暴露的一日。
与其被对方察觉,不如先下手为强。
只要李治废李弘而立李贤,他的存在就没有价值了。
现在被迫使用明崇俨,武皇后这心里就一直不踏实。
“皇后!”
便在这时,李治手里拿着食盒从殿外走进来,还亲热的叫了一声。
武皇后赶忙收起愁容齐声迎接。
“皇后辛苦了!”
李治免了武皇后的大礼,拉着她到一旁坐下,说道:“批阅这么多的奏章,着实不易。来,朕特地命人准备了膳食,皇后趁热尝尝。”
李治显得格外热情,按着武皇后坐下,亲自给她打开了食盒,将菜肴放在了武皇后的面前。
一条肥美的鱼。
武皇后看着鲜嫩的鱼,脸色吓得惨白。
李治轻笑:“皇后不喜欢食鱼?”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