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武元年四月初九, 春夏交际,阳光正好。 洛阳城东赵王府,今日甲兵无数,门庭大开。 过往的洛阳商贾行人发现,赵王府摆满了桌席,内中兵卒人声鼎沸, 不少人举止粗鲁,喝酒划拳,面红耳赤了还打架。 不少人奇形怪状,有断手的,还有断腿的,甲胄也是五花八门。 有红底黑甲的,有黄底黑甲,还有白底黑甲的,还有穿着大楚制式甲胄的。 总之是形形色色,各种大楚兵马都有。 黑色大殿的前方五十步,今日定襄楼歇业一天,厨子们都来了。 明空一大早就在忙活,食材是一车车的拉来的, 今个赵王宴开百席,明空作为管家,一定要给哥哥在老兄弟面前长脸。 几十个灶台火光升腾,各种定襄楼的菜式被大厨们麻溜的倒腾出来。 身着黑色布衣的伙计们川流不息,将一道道美食端上长桌。 刀光剑影,血与火的拼杀,近两年未见的弟兄们不禁喜笑颜开。 文人老友聚会,那是春花秋词。 沙场弟兄再重逢,那就是玩死里损。 这些北疆退役的火头兵,此刻正被弟兄们围着讥笑, 两年不见,一个个胖的跟头猪似得,这要再打仗,都扛不动大锅了。 不少兵卒也自行加入了端菜的行列,他们都是农家子弟,没那么多规矩。 最尾头有个大灶台,一位高如门板的汉子笑呵呵的包烧麦皮, 他手很快,别人包一个,此人能搞定三四个。 这是糯米配合一些肉馅,加上嫩面粉皮做的烧麦。 还有一种是同样的馅,但用的是湿面粉包裹,随后用油炸出来。 此类饭团食物,最近在北疆战场深受弟兄们喜欢, 随着条件越来越富裕,大伙也不再把胡饼当圣物了。 大量新的制式军粮出现,其中此物就最受欢迎。 因为它补充饭食的同时,还能补充大量的油水。 最主要的是,执行一两天短期军事任务,此物方便携带,味道也不错。 门板汉子身旁是个精壮的大汉,此人也是笑眯眯的,在给铁牛打下手。 昔日丁肆业是师父,但牛魔有一颗纯粹的烹饪道心, 这货在定襄楼一年多,不知不觉已经超过了丁肆业。 “师父,蒜料少点,多了影响味道,哈哈……” “哦,你这都能掌握,本将觉得没什么关系呢。” “嘿嘿,我在定襄楼叫小明空偷偷帮我记,那个方法好咱都知道……” 望着笑嘻嘻的牛魔,丁肆业恍然大悟。 原来这货是被周云那精明的妹妹给忽悠了,一直给定襄楼开发新菜啊。 赵王府,校场虽大,但北疆归来的子弟太多了, 大伙挤在跨院校场,很多人连坐的地方都没有。 但北人粗犷,这都不是事,他们站的站,坐的坐。 一时间,吹牛打屁,人声鼎沸。 丁肆业的刀工很好,这是一扇羊肉馅,他手起刀落,羊肉翻滚的恰到好处。 砧板上那一声声啪啪的节奏,甚为美妙。 此刻,丁肆业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 北疆商贸繁荣,十八营在孟津渡北城等了两天才过黄河。 前段时间,他偶然听闻大哥竟然背叛了皇帝跟赵王, 这绝不可能!丁肆业勃然大怒,跟嚼舌根子的混蛋大打出手。 直到大伙低着头,诉说了一切,他才不得不信, 那一刻,丁不四心如死灰。 大哥,你怎么能背叛疆场过命的兄弟呢! 今早,他跟铁牛捆着大哥去了赵王府中堂, 主公见了之后,二话不说,狠狠地连踹十几脚。 丁憾山跪伏在地,任凭项济猛踹,哭成了泪人,不停得给大伙认错。 哎!都是一个锅勺里杀出来的, 丁憾山是投靠了圣昌皇帝,但从结果来看。 一切都在赵王的掌控中,他没造成实质性的大危害。 这些老弟兄,都是刀子嘴豆腐心。 这个劝一句那个说一句,兵司衙门丁至孝丁老秀才也开口求情, 看在北疆戎马的份上,项济想给丁不三一个职位,但这事他一个说了不算。 最终赵王点头后,大伙才开始商议,此人如何处理。 丁憾山背弃北疆一次,一起打仗肯定不行的。 北疆军人的信仰是不抛弃,不放弃。 兄弟们谁也不会把后背,交给这样的叛变小人。 最终兜兜转转,项济开口了,历山大营在训练兵马, 丁憾山练兵还算个好手,就去历山当个教头吧。 官职也定了,从六品府安将军, 虽然是个低阶杂将,但这也算是北疆集团接纳了丁不三。 否则,在洛阳里,丁憾山顶着一个叛徒的身份,那他子孙后代都要完蛋。 赵王府,黑色大殿中堂。 自从明空翻修之后,这座大堂基本成了摆设。 除了迎接太后那一次,项济跟宗人府那帮东西根本用不到。 今日,大堂中摆满了坐椅,主位上是两张黑檀木太师椅。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下首摆了七八张主椅,每张主椅后面还有十几条檀木凳, 定襄的这帮家伙打仗不含糊,吹起牛来,那也是一点脸皮都不要, “咱李保也不多话,这次阴山,十三营正面刚天狼卫,算不算猛?” “狗屎,那天狼卫不是咱们十四营、十五营削残的,能逃去你的防区。” “要我说还得北卫营厉害,王将军那一营,啥也不用干,军功照拿,哈哈……” ……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将官都是如此随意,有些人还是很谨慎的。 十一营余建山只是偶尔笑笑,他一般不多说话,怕得罪人。 十五营身后有一群身材雄健的将官,他们眼眸冷厉,武者气息强悍,一看就是世家子弟。 他们也比这些土包子严谨很多,只是看着,但不说话。 这些是最近投靠武川镇的家族,渔阳郡孙氏中的少年武者, 孙家过去是个中等将门,没落后躲进了雁门郡的大山里, 北疆武川镇抗击突厥闻名天下,他们保家卫国,举族来投。 周云仔细看了看,其中高手不少,八品的很多,九品的也有几位。 根据瞎子和暗卫的情报,最近一年来投靠北疆的宗族不下十几个。 其中不乏人丁过千,族中人才辈出的豪强。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天下能人异士不少,寒门将门也不少。 但昔日山林中的边镇武川,周云即使再礼贤下士, 可想要扩张势力,却是千难万难。 如今北疆武川镇如日中天,赵地日渐鼎盛,想要投靠之人,自然多如过江之鲫。 自古男人们聊天,尤其还是战功赫赫的武人, 那甭管开头聊的是什么,最后不用想,肯定是天下局势。 随着争论越来越激烈,大伙索性摊开舆图,一个个统领吵了起来。 纵观几千华夏战争史,有一个奇怪的现象。 只要皇帝跟权臣不乱指挥,一般情况下,底层的将官都知道怎么打。 士卒们长期活跃在战场,他们自然知晓如何排兵布阵,并且一定会绞尽脑汁的去夺取胜利。 因为这个事很好理解,打输了他们可能就会死在战场。 这是命啊,谁不认真? 李保最近支棱起来了,他是老一辈,本身就辈分高。 十三营艰苦训练两年了,他们埋头苦干,数次出塞,都展现了铁军风范。 随着十三营战力越来越强,他李保的声音也越来越大了。 “陛下,赵王,要咱来说,啥玩意先西后东?不得劲啊!那个傻子提出来的?” “西边吴元昊?最多就加个吐蕃?那都是些啥废物,都不够大伙分战功的!!” 十三营李保于大殿中央,大笑着嘲讽西边的敌人。 中堂里,几十个北疆将官也是毫不客气,起哄吹牛,好不热闹。 主位上,周云同项济笑容满面,喝了口小酒,啼笑皆非。 大伙士气高昂不假,但掉以轻心可不行。 “咚-咚……” 赵王轻轻的敲了两下侧桌,中堂里顷刻间鸦雀无声。 周云扫视众将官,皆是甲胄精良,目光炯炯,求战心切之辈。 他看了王武,看了余建山,看了刘黑豹,最终目光定在李保身上。 “保爷,你觉得,建安军该如何?” 闻言,李保咂摸了一下,环顾四周,稍稍有点慌,牛皮似乎吹过头了。 但输人不输阵,李保一脸轻蔑,对着大伙大声的说, “要干,就特么干伪宋!” “咱们这一路回来,都是听到什么五什么将,什么天公的?” “他们也就是打打萧世安跟徐州兵那种废物。罗浮山,官军什么货色?那也配叫精锐……” 李保此言一出,中堂里,大伙又起哄了,不少人甚至开始分任务了。 你玄公将军陈达开,他天公将军储进良, 啥?收拾不了? 收拾不了,滚回北疆去,别在中原丢人…… 叽叽喳喳,一阵喧嚣之后,众人的目光才集中到了丁至孝身上。 因为随着牛皮越吹越响,兵司大衙官要拿出幕僚们的预案了。 丁老秀才手中是一份楚册,那里面有关于楚军东伐宋国的情报分析。 “目前来说,咱们北疆来了五万人,如果算上禁军、虎卫军、玄武军,还有能抽调的郡兵,阳城侯兵马,大楚应该接近十八万左右。” “伪宋的主力有十一方,还有些二线部队,最多也就是十四五万的精锐吧。” 随着兵司衙官的话语落下,李保忽然发愣了, 他于大堂中央癫狂踱步,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惊悚道。 “弟兄们,这仗可不好打呀!” “保爷自拿刀起,第一次碰到兵马比咱们少的,这不熟悉啊!哈哈哈……” 嘲讽、鄙夷、看不起宋国,整个大殿里都是北疆军人的狂傲。 马邑、定襄实行精兵简政,他们在战场之上, 敌人比他们多一倍都算少的了,那次不是两三倍。 就这么富裕的仗,他们一时间还真不知道怎么适应。 当然了,兵马的实际战力不能只看人数。 太平道国十一方精锐有七八万,陈达开跟宁泽手里还有几方能打的。 算起来,河南宋国兵马虽然少,但主力军在十万左右。 而大楚真正能战的精锐,也就是北疆五营跟玄武军,实际上主力兵马五万人不到。 何况在阳城一线作战,等于是宋国的门口,粮道上,大楚是劣势方。 可这些不影响北疆军人的骄傲,他们根本不把总兵力低于他们的敌人放在眼里。 主位上,周云跟项济不禁一愣,互视一眼后, 周云仔细思索一会,随即果断挥手,不耐烦的道。 “传令兵,去叫左丞相商师成来,还有户部、兵部、工部全来,宗人府的六祖公也请来。” “保爷,等会朝廷重臣来了,你也参与,记得声音大点。” 青山寨贼寇李保甲胄拍的砰砰响,环顾众兄弟,恶狠狠的道, “主公,尽管叫他们来,等会老子给北人长长脸。” …… ……喜欢楚兵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楚兵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