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长弩马车除了掩护步兵之外,因为其出色的机动力,更可以随骑兵行动。虽然没有骑兵那么灵活,但是只要能跟上骑兵的正常行军,它们就能在骑兵接战中发挥战术级作用。
随着盾弩制作数量的增多,延寿教在教兵弓箭手中选拔一些人,增加盾弩兵数量,尽量今后形成队伍中盾弩兵和专职弓箭手对半开的数量。
另外,除了开发长弩马车之外,延寿教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基层军官。一些比较机灵的,有威望的,表现好服从命令的,都会接受比普通士兵更专业的训练,达到标准后提拔为小队长、大队长预备役,提高待遇。
同时开始制定更详细的死亡、伤残抚恤制度,准备为明年对北原的进攻做准备。
周宇暂时的目标是20个营1万骑兵,以及50个步兵营6万教兵。
规模看似忽然膨胀地有点大了,但周宇又不是拿下北原之后就收手,他是要转头再入京师争天下的。
7万正规军可以毫不畏惧地面对十几万二十万的兴汉部队,如果数量再少就有点吃力了。
7万正规军在周宇眼中完全可以以一敌十,如果不是边军而是禁军那种货色的话,在他们面前,不管多少禁军过来都是一碰就碎的瓦砾。
因此为了避免劳动力短缺,周宇开始从主时间线带回来更多的劳动工具,更是发放养牛补贴。虽然钱不多,但是农民们本来就爱耕牛,很多时候只是田地太少,耕牛提供的畜力回不了本,养不起牛而已。
现在延寿教发放养牛补贴,哪怕一个季度只有50文钱,一年也才200文钱,农民们养牛的热情就被激发了起来,到处买小牛犊回家照料,把它当成了重要的家庭成员看待。
别看延寿教似乎发出了养牛补贴花费许多钱,其实这些钱其实最终还是会回流到延寿教手里的。
有了牛之后最终都会需要耕地工具,他们当然可以选择老式的旧式的耕地工具,但手里挣了补贴,再凑一凑钱去买一副延寿教产的更好的铁犁就会成为农民们迟早的选择。
这些补贴最终还会以农具利润的形式回到延寿教的手里。
同时,计划种植的玉米、土豆、红薯的规模也随之扩大,劳动力因为青壮年参军的关系必然下降,但是总作物产量不仅不能掉还必须上升。
水力磨坊也建了起来,今后磨面可以多用水力而不用太耗费畜力了。
延寿教这边已经扩大招收教徒的速度,吸引更多青壮成为预备役,连半大小子都要集合起来培养。
但因为延寿教一直做事规模都很大,所以各地官员们对此都有些麻痹,不觉得有什么问题。有一些对延寿教怀有成见,比较警惕的人,因为没看到延寿教进行什么大型集会,也没有宣传对抗兴汉、不尊皇权的思想,就不认为延寿教有造反的意愿。
在他们看来,不用逆反的言论蛊惑底层民众,民众怎么会跟着你造反。而没有民众跟着造反,那就根本不算事。
也就韩振海时刻紧盯着延寿教,想知道延寿教正在谋划什么。但是他的人手有限,消息渠道也狭窄,周宇许多谋划的重点也从安右道移到了新进入的荆襄道和淮扬道,都是韩振海的盲区。
他只知道延寿教在往安江道修煤渣路,似乎真的在做往北原发兵的准备。
这一点他还真猜对了,周宇的确准备把煤渣路修到安江道,等明年发兵的时候从安右道出发可以在路上省几天时间。
至于胡骑会不会也从这些煤渣路快速向安江道、安右道进军?周宇不可能不在附近做防御设施。
这条煤渣路的旁边每隔一段都会有土楼矗立,胡骑想从它旁边过就得吃标枪弩射出来的标枪。
绕着走当然行,可那就失去了凭借平坦的煤渣路一路快速到达安江道的便利,变得和正常骑兵行军没有什么不同。
更勿论有大江大河,只要不结冰,派兵守住港口,胡骑就只能望河兴叹而已。
离开一个月后,风尘仆仆的闾丘齐终于又见到了兀里烈皇帝。喜欢穿越种田从成立教派开始请大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