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穷怕了 “淼淼,你试一试嘛……” “小丫头……你别跑啊……” 姜淼淼在前面跑,柳玉娘在后面追。 就看到小姑娘迈着小短腿哒哒的往前跑,别看她跟个小肉团子似的,跑的还挺快。 追不动了。 柳玉娘喘着粗气,接过闺女递过来的小马扎坐下,喝了口茶水。 一脸郁闷的看着闺女,“你说淼淼这孩子怎么了,这么好看的袄子她居然不喜欢?” 姜巧儿抿了抿嘴,接过袄子叠了起来,对她娘道:“淼淼她……不喜欢太花哨的。” 从前就罢了,现在她也不喜欢花里胡哨的衣裳,总觉得有点儿土气。 况且娘还要让淼淼在她婚宴上穿,小家伙肯穿才怪呢。 “花哨吗?小姑娘不是都喜欢花儿朵儿什么的,你小时候就很喜欢呢。”现在的孩子啊,日子好过就开始挑三拣四的,柳玉娘无奈叹气。 姜巧儿:…… 她能不喜欢吗? 那时候得了件没有补丁的衣裳就能高兴好几日,更别说花儿朵儿的。 “娘,这袄子淼淼会穿的……”但绝不会在人多的时候穿。 小家伙还是很爱面子的。 姜淼淼看着那花袄子,也说不出不要的话,就只能跑了。 平日里在家穿还成,吃席就算了吧,那么多人,一不小心就要成焦点。 会抢新娘风头的。 听着大伯母絮絮叨叨的说话声,姜淼淼竟只觉得热闹。 自从姨母和荣安郡主回京城了以后,家里就冷清许多。 娘亲和姨姨忙着开百花斋,哥哥们依旧日日去上课念书,不惧寒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读书不易 ,能得崔太傅这样一个名士大儒的老师,几乎就是上天的宠儿了。 所以哥哥们都非常珍惜。 哪怕是不喜念书的大哥,也是从不辍学,十分认真。 要说古时候读书可比现在难多了。 书籍是一种很珍贵的稀缺品,有机会,有书可读的人,多少都是有些家底的。 像是普通人家,若是想供养出一个读书人来,得举全家,甚至是全族之力。 一旦攻读出去做官了,那可是光耀门楣的事。 所以哪怕渣爹做官之后,没有回报大伯一家,他们也都忍着,没想过毁了他的名声。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他们也是间接受益者。 但凡考取秀才之后,家里就可以免除五十至八十亩的地税,还可以免两人差徭及丁税。 估计那抠嗦祖母就觉得,欠大伯家的钱可以用这些抵债。 早就还清了。 可人情债不是这么算的。 这次大伯和伯母来江州,还给家里拉来了两大车的礼物。 全是桃溪村村民托他们带来的,都是自家种的瓜果蔬菜,鸡啊鸭啊,火腿腊肉什么的。 满满两大车一点也不含糊。 这样的礼物,逢年过节都要来上一两车。 娘亲和哥哥们自然也是要礼尚往来的。 娘亲会找各种瓜果蔬菜的种子给大伯带回去,哥哥们会将自己抄的书让大伯拿回去村里的私塾,给孩子们。 然后每次大伯送东西来,不止送瓜果,还会带着一匣子书信,全是村里孩子给哥哥们的书信。 有字迹潦草的,有歪歪扭扭的,也有工工整整的,甚至还有只会写哥哥两字的。 看得大哥二哥要乐呵好几天。 所以这几日,原本不太开心的大哥也笑得跟个傻子似的。 大哥之所以不开心,是因为干爹穆云戟悄眯眯的走了,没带上他。 但是给他留了封信和剑谱,信上说,大哥年岁还小,身高也不足,需得年满十六才能参军。 娘亲摸着大哥的头,“没事的,再练练,这剑谱可是你干爹的宝贝,应该是他收藏的武林秘籍,你好好练,三年后就能与他并肩而战了。” 大哥一听,喜笑颜开。 不是不给他去,而是年岁未到。 姜淼淼:…… 大哥又被阿娘轻松给拿捏了。 干爹可是将军唉,能不能进,还不是他一句话的事,年岁是小了些,但也不是不能进。 说到底,就是大哥年岁还小,娘亲不放心。 不止娘亲不放心,所有人都担心,尤其荣安郡主,特地私下偷偷找娘亲说过这事。 姜淼淼也舍不得大哥去,那可不是别处,战场刀剑无眼,危险着呢。 大哥没去成,小淼淼就放心了。 其实那本剑谱,根本不是武林秘籍,是干爹自己画的,倒也不是乱画,是根据他自身所学整理出来的。 但大哥就当作宝贝日日捧着,日日练习。 今日家里有客,宰了只羊。 秀秀姨亲自下厨,大伯母去帮忙。 厨房的丫鬟婆子干瞪眼,就没见哪家主子自己下厨,下人干站着的。 这饭碗要丢了呀。 她们有些忐忑的看向主子。 “若无事,你们就去对面百花斋帮忙吧。”陆青瑶。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家里的下人也不多,都是各司其职,但有时也会做点别的。 用闺女的话说,就是哪里有砖哪里搬。 “弟妹,你们这么大一个府邸,怎的就才这几个下人?”柳玉娘很是不解。 秀秀亲自做饭她想得通,秀秀做饭好吃。 但她见过别家夫人都是仆妇环绕的,弟妹家就那么些人,不过瞧着干活倒是很利索,也很听话。 不像她家里那些,老是偷奸耍滑的。 陆青瑶笑了笑,“咱们也不是那些家底深厚的高门大户,都是关起门来自己过自己的日子,无需讲求那些排场,家里的活儿就那么多,够用就成,养太多下人也浪费钱不是?” 所以陆园不养闲人,但月钱也很丰厚。 “嫂嫂,你是不知道,京中有不少落魄贵族就是好面儿,家中仆妇成群,还特地开辟了园子养戏班子,设佛堂养姑子僧人,其实早就坐吃山空,里子早没了。” “真的吗?”柳玉娘瞪大了双眼,咋听着跟戏文里似的。 姜淼淼吃着核桃,竖着耳朵听着。 她感觉娘亲是借着这事在教大伯母巧姐姐持家呢。 因为巧姐姐在她们面前抱怨过大伯母,说她娘抠嗦,贪图便宜,又好面,就买回了好些不中用的下人。 要么就是年老的,要么就还是小孩,要么就是好吃懒做的。 能真正干事的没几个。 为此大伯还处理过好几次,处理的方法就是卖了重买。 新买的是好了许多,可也总听下人抱怨:夫人剩菜舍不得扔,热了吃,吃了热,把大伙肚子给吃坏了…… 夫人不爱沐浴,有味…… 夫人克扣他们的月钱…… 巧儿听罢,头疼不已。 巧儿知道阿娘是穷怕了,节省惯了。 她也不能说什么,只能告诉他们:夫人爱做什么就做什么,你们顺着她就成,至于做饭,做够吃的就成,别给她留剩饭的机会。 月钱,都是她悄悄给补上的。 ……喜欢穿越之喜满鸿福小农女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穿越之喜满鸿福小农女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