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试制军粮(1 / 1)

与此同时,第二组正在处理猪板油。叶明让她们将油脂熬化后过滤杂质,然后加入少许盐和炒过的面粉。 "三少爷,加面粉作甚?"负责这组的王厨娘不解地问。 "这样油脂冷却后不会太硬,也更容易与其他原料混合。"叶明解释道,"而且能延长保存时间。" 第三组的工作最为复杂。肉要切成薄片,先用盐水浸泡,再用重物压出水分,最后挂在灶台上方用烟熏干。干野菜则要研磨成粉,与炒面粉混合。 "记录下时间。"叶明对身边的阿福说,"肉片浸泡了多久,压了多久,熏了多久,都要记清楚。" 厨娘连忙在小本子上歪歪扭扭地写下几个数字。叶明看了一眼,叹了口气:"算了,还是我来记吧。" 整整一个上午,厨房里热火朝天。到了午时,第一批试验品终于出炉:第一组的纯面粉饼硬得像石头;第二组的油饼稍微好些,但太松散;第三组的成品最为复杂,肉干和野菜粉饼分开制作,尚未组合。 叶明将每种样品都尝了一点,时而皱眉,时而点头。他让厨娘们也来品尝,并说出感受。 "这纯面饼太硬,硌牙。"张厨娘直言不讳,"不过泡水后应该能吃。" "油饼倒是香,就是太容易碎了。"李厨娘小声道,"揣怀里走几步就得成渣。" "肉干不错,有嚼劲,咸淡也合适。"王厨娘评价道,"就是太费工夫,一次做不了多少。" 叶明认真记录下每一条意见,然后宣布下午进行第二轮试验。 "纯面粉饼要加入少量油脂,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他指着记录本说,"油饼要调整压制力度,找到不散不硬的那个点。肉干可以切得更薄些,缩短熏制时间。" 厨娘们惊讶地发现,这位平日里养尊处优的三少爷,竟对厨艺之事如此精通。更让她们惊奇的是,叶明坚持对每个变量都进行精确控制并记录。 "三少爷,咱们做吃的向来是靠手感,您这又是称又是量的..."张厨娘看着叶明用一杆小秤称量面粉,忍不住问道。 "张妈妈,手感会变,但数字不会骗人。"叶明将称好的面粉倒入碗中,"今天加一撮盐,明天加一撮盐,看起来一样,实际上可能差很多。我们要找到最合适的比例,然后每次都能做出同样的东西。" 就这样,试验一连进行了三天。每天都有新的改进:在配方中加入少量蜂蜜增加甜味和粘性;调整压制时间使饼块既紧密又不至于太硬;尝试不同的包装方式以防潮防虫... 到第四天时,成品已经大为改观。最终的军粮分为两部分:一块巴掌大的压缩干粮,由炒面粉、猪油、蜂蜜和盐按精确比例混合后压制而成;两块手指长的肉干,经过盐水浸泡和果木烟熏,咸香耐嚼。 "三少爷,这东西真能放三个月不坏?"张厨娘看着桌上排列整齐的样品,仍有些不敢相信。 "理论上可以。"叶明拿起一块干粮,"关键在于低水分和密封。我们用的油纸要再厚些,最好外面再加一层蜡。" 就在这时,管家匆匆赶来:"三少爷,老爷让您立刻去书房。" 叶凌云正在书房看边关来信,见叶明进来,直接问道:"明儿,你最近在鼓捣什么?府里厨房整天烟熏火燎的,杨府都派人来打听了。" 叶明早有准备,从怀中取出一个油纸包:"父亲请看。" 叶凌云打开油纸,露出里面的干粮和肉干。他疑惑地尝了一口,眉头渐渐舒展:"嗯...味道尚可。这是?" "军粮。"叶明简要解释了用途,"边关行军,常常来不及生火做饭。有了这个,将士们随身携带,饿了就能吃,不用埋锅造饭耽误时间。" 叶凌云眼中精光一闪:"你大哥前日来信,正抱怨行军粮草不便。此物若真如你所说..." "已经做过保存试验。"叶明自信地说,"密封好的话,三个月不会变质。而且热量足够,两块干粮加一块肉干就能顶一顿饭。" 叶凌云沉思片刻:"需要什么材料?" "主要是面粉、肉、盐和油脂。前两样我们庄子上都有富余,就是盐和油脂..."叶明犹豫了一下,"杨家似乎察觉了什么,市面上盐价飞涨,油脂也难买。" "这个不难。"叶凌云冷笑一声,"老夫征战多年,旧部遍布各州。青州产盐,我可以让老部下秘密采购。至于油脂..." 他走到书架前,取下一本账册,"国公府在陇西有几个庄子,盛产胡麻,可以榨油。" 叶明大喜:"有父亲支持,第一批五百人份的军粮,十日之内就能完成!" "不要在府里做了。"叶凌云果断道,"我在城南三十里有个废弃的庄园,位置隐蔽。把需要的器具和可靠的人手都转移过去,对外就说...就说开腌菜作坊。" 就这样,军粮生产从国公府厨房转移到了秘密庄园。叶明亲自挑选了二十名可靠的工匠和厨娘,带着改良过的配方和工艺,开始了小规模生产。 庄园内,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组人专门负责炒制面粉,严格控制火候和时间;另一组处理肉类,切薄、盐腌、压水、熏干;还有一组专门负责最后的配比和压制。叶明则来回巡视,确保每个环节都按标准进行。 "三少爷,您看这个压制力度如何?"一个壮实的工匠捧着刚出模的干粮让叶明检查。 叶明掰开干粮,观察断面:"再加大半分力。要紧密但不能完全不留空隙,否则太硬难以下咽。" 另一边,张厨娘正在试验新的包装方法。她在油纸外涂上一层蜂蜡,然后用火烤化,使蜡均匀渗透纸张。 "这样防潮效果更好。"叶明检查后赞许道,"不过要注意蜡的温度,太高了会有怪味。" 七天过去,第一批五百人份的军粮终于完成。每一份都包含两块压缩干粮和一条肉干,用双层油纸包裹,外面再涂蜂蜡防潮。包装上还盖有制作日期和批号的印记。 叶明随机抽查了几包,确认质量无误后,命人装入特制的木箱。喜欢穿越之我在古代搞发明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穿越之我在古代搞发明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三国:穿越成刘晔,靠玉玺谋天下 炮灰万万碎 武极碎空 我有一个进化点 摸尸涨修为,成死囚的我成为并肩王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战极通天 武印至尊 白妖旅途 罗德的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