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 章 产业收割 叶明捏着崔氏族谱当扇子,蹲在库房门口啃西瓜。二十辆贴着封条的马车正排队过秤,户部小吏的算盘打得噼啪响。 “三少爷,崔家在长安的产业可真是不少啊!”李君泽的亲卫一边说着,一边将舆图递到了他的面前。 舆图上,用朱砂圈出的标记密密麻麻,就像是疹子一样,让人看了有些眼花缭乱。 “绸缎庄有十二间,茶楼有九间,酒楼有五间……”亲卫详细地介绍着崔家在长安的产业分布。 叶明则悠闲地吐着西瓜籽,突然插话道:“那当铺呢?崔家最肥的油水应该就在典当行吧。” 亲卫闻言,连忙又从怀中抽出一本泛黄的账册,递给叶明:“这是崔家三家典当行的账目,分别是永通、万昌和隆盛。不过,听说崔家出事后,这三家典当行的掌柜都连夜卷铺盖跑路了……” 话还没说完,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叶明见状,随手抄起一块西瓜皮,用力地朝马蹄声传来的方向砸去,同时高声喊道:“老周!让你盯着的人呢?” 随着马蹄声越来越近,一匹快马疾驰而来,在叶明面前猛地刹住。庄户老周一个跟头从马背上翻下来,连滚带爬地跑到叶明面前,气喘吁吁地报告道:“三少爷,东市隆盛典当的吴掌柜要出城!那老小子把地契缝在裤裆里,结果被守门的狗给嗅出来了!” 叶明把西瓜皮往地上一摔:#34;走!咱们去给吴掌柜#39;验明正身#39;!#34; 东市牌楼下,人群熙熙攘攘,好不热闹。然而,在这喧闹的场景中,却有一处格外引人注目——巡防营的士兵们正按着一个肥头大耳的中年人。 叶明跳下马车,目光如炬,直直地落在那中年人身上。只见那中年人面色苍白,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滚而下,显然是被吓得不轻。再看他身上,原本穿着的绸裤已经被巡防营的士兵们扒到了脚踝处,露出了里面缝满金叶子的里衬。 叶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戏谑的笑容。他走上前去,用手中的铁钳轻轻夹起一片金叶子,仔细端详起来。那金叶子上的花纹繁复而精致,显然是经过精心雕琢而成。 #34;吴掌柜,好雅兴啊!#34;叶明的声音不高不低,却带着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威严,#34;这花纹,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崔家族徽吧?#34; 他突然转头,对着围观的百姓们高声喊道:#34;大伙都来瞧瞧!这崔家当铺可真是厉害啊,竟然拿客人典当的金子去做裤衩!#34; 他的话音未落,人群中顿时炸开了锅。人们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对这惊人的发现感到无比震惊和愤怒。紧接着,不知是谁先扔出了一片烂菜叶子,如同点燃了导火索一般,更多的烂菜叶子如雨点般砸向了吴掌柜。 吴掌柜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魂飞魄散,他一边用手护住自己的脑袋,一边瘫倒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34;这都是东家逼我的啊……我也是迫不得已啊……#34; 叶明见状,冷笑一声,毫不留情地踹了一脚装着金叶子的木箱,厉声道:#34;少废话!给我带路!我今天非要把你这典当行的库房翻个底朝天不可!#34; 隆盛典当密室里,叶明举着火把照向墙角的青砖:#34;这砖缝比别处宽两分,给我撬!#34;铁锨下去,夹层里滚出成串的东珠,最大的比鸽蛋还圆。 李君泽赶到时,叶明正蹲在珠宝堆里扒拉账本:#34;瞧瞧这个——卢侍郎家三公子当的翡翠屏风,死当才作价五十两!#34; #34;这是崔家拿捏百官的把柄。#34;李君泽指尖扫过名册,#34;刑部尚书去年典当的紫金冠,倒是写得明明白白。#34; 三日后,长安城贴满告示:崔家产业即日重开,所有死当物品凭票赎回。 百姓挤塌了万昌当铺的门槛,叶明却站在二楼雅间拨算盘:#34;赎当收三成保管费,死当超三年的收五成——光这笔进账就够养三千精兵!#34; 绸缎庄这边闹得更凶。崔家原来的染坊师傅集体罢手,青石板路上泼满靛蓝染料。 叶明踩着蓝脚印进染缸房,突然抄起木棍搅动发臭的染缸:#34;发霉的蓼蓝也敢用?怪不得崔家的布掉色!#34; 老师傅们涨红脸要争辩,却见叶明从袖中掏出包洋苏木:#34;这是西域来的新染料,配上白矾固色。#34; 说着把布料往滚水里一浸,#34;红色能保三年不褪!#34; 当第一匹大红绸挂出店门时,连对面卢氏布庄的伙计都看直了眼。叶明敲着铜锣满街喊:#34;开业大酬宾!买绸缎送裁衣,贵妃娘娘同款宫装免费裁!#34;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最棘手的要数崔家船队。二十艘货船停在胶州港,船工们蹲在甲板上啃冷馍。叶明拎着食盒登船时,老船头还在嚷嚷:#34;崔家欠我们三个月工钱!#34; #34;现结!#34;叶明掀开食盒,白花花的银锭下压着新契书,#34;愿意留用的月钱翻倍,想走的领双倍工钱。#34;突然压低声音,#34;知道各位跑船的有门路......#34;他摸出个琉璃瓶,#34;这种香水在海外能卖十倍价,抽三成利。#34; 傍晚时分,李君泽看着船队名册皱眉:#34;你给船工让利太多。#34; #34;这叫绩效提成。#34;叶明往海图插了面小旗,#34;下月船队去琉球,回来就能给你造战船。#34; 整顿茶楼时出了岔子。崔家留下的茶娘在雅间寻死觅活,说新东家要逼良为娼。叶明踹开门,正瞧见那女子把茶壶往脖子上比划。 #34;武夷山大红袍,市价十两银子一钱。#34;叶明突然开口,#34;你这壶里掺了三分之二的陈茶。#34; 他指尖沾了点茶汤,#34;真正的大红袍,七泡之后仍有兰花香。#34; 茶娘手一抖,茶壶摔得粉碎。叶明从袖中掏出个小罐:#34;这是炒青绿茶,八十度水冲泡。#34;清冽茶香漫开时,连门口看热闹的老茶客都抽鼻子。 次日,茶楼挂出新匾额#34;功夫茶#34;。穿短打的茶博士当众表演茶艺,木盘上十八般器具看得人眼花缭乱。叶明靠在二楼栏杆上数钱:#34;雅座费一两,茶艺表演费二两,卖茶叶另算——这比收茶钱赚多了!#34; 短短半月,崔家产业改头换面。当最后一间米铺挂上#34;叶记#34;招牌时,李君泽带来个镶金边的木匣:#34;父皇听说你把陈粮酿成酒,赏了块#39;商贾楷模#39;的匾。#34; 叶明却盯着匣子里的盐引出神:#34;该去验收其他的了......#34;他忽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摸出个油纸包,#34;尝尝,矿工们新研制的椒盐味饼干。#34; 暮色中,新制的叶记商旗插遍长安大街。喜欢穿越之我在古代搞发明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穿越之我在古代搞发明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