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松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重如泰山,他迅速调整状态,开始有条不紊地指挥。 “许又林,你马上组织人手,协助袁大人,对县城进行全面的搜索,确保没有遗漏任何被困的百姓。” “是,熊大人!”许又林领命而去,迅速召集捕快们行动起来。 曾经热闹的街道一片死寂笼罩着,倒塌的房屋,断壁残垣随处可见。 熊松走在废墟间,每一步都踩得沉重而艰难。 看着艰难的百姓,让他的心情也越发的沉重。 看到一位老妇人坐在废墟前,眼神空洞地望着眼前的一切,嘴里喃喃自语:“都没了……” 面对这种天灾人祸,熊松心中充满了无力感,重重地叹一口气。 袁昶深虽然胳膊受伤,但依旧坚持在救灾一线。 他指挥着士兵们清理道路上的障碍物,将被压在废墟下的人挖出来。 就这样连续了到了子时,实在熬不住,停下来休息了三个时辰,天一亮又继续干活。 看到大家都没什么精气神,袁昶深鼓励道: “大家加把劲,争取尽快多救一点人出来!” 随着救援工作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百姓被从废墟中救了出来,可死亡人数也逐渐增加,有的全家都死了,那些死去的人,让士兵们都忍不住流下了泪水。 有的全家就活了个小男孩,哭得撕心裂肺:“爹娘妈你们不要丢下我……” 周围的百姓和官兵们都忍不住红了眼眶。 临时避难场所里,挤满了失去家园的百姓。他们眼神中充满了迷茫和恐惧,不知道未来该何去何从。 熊松和袁昶深不断地在各个避难场所之间穿梭,安抚着百姓们的情绪。 随着时间的推移,救援物资开始短缺。粮食、药品和帐篷都变得越来越紧张,让熊松忙的焦头烂额。 县尉袁昶深也吃不消了,“熊大人县令大人,他可醒了?” 熊松回了一句,“还没消息呢!” 袁昶深掉着一只胳膊道:“县令大人还没醒,可邙县地震伤亡惨重,熊大人你觉得应该何时上报知府了?” “还是等县太爷醒来再说!”熊松考虑一番。 袁昶深对此有不同的建议,“老夫觉得,此事重大,毕竟受灾的百姓等不得,还是尽快上报为好。让甘州知府派人前来救援!如果县令大人昏迷久了,到时一切都晚了!” 熊松皱着眉头,陷入了沉思,袁昶深的话不无道理,让他很是犹豫。 “可姜大人,毕竟是一县之长……” “熊大人,如今情况紧急,咱们人手累死都不够救援!”袁昶深是真的急了。 “这要是死了太多人,你我都没有好果子吃!” 看着周围那些在痛苦中挣扎的百姓,听着他们绝望的哭声,熊松最终同意了。 “那就上报吧,如果姜大人怪罪……” “姜大人要是怪罪,也只能怪你我,而且,此事难道不是在救他?”袁昶深哼了一声。 既然下定决心,熊松也不再犹豫,“那老夫去写折子,袁大人这里暂时就由你主持大局了!” “嗯,熊大人放心。” 当下,熊松立刻挑选了一名身手矫健、骑术精湛的捕快,将灾情详细写在纸上,命他火速送往甘州。 捕快领命,飞身上马,扬尘而去。 …… 县衙 残破的花园里,临时搭建几顶帐篷。 那些个莺莺燕燕一直围着说话,让本就心烦意乱的顾宝珠,更加的烦躁不已。 平日里怎么样她都无所谓,今日全部不给好脸色,全部被顾宝珠直接给打发了! 侍妾们见主母不高兴了,心中即便担心大人,也纷纷离去。 “太太,您吃一点暖暖身子。”丫鬟端着安神汤上来。 “桃花,可有伤亡?”顾宝珠问道。 桃花禀道:“太太,下人死了四个人,受伤了十五个,嬷嬷也肋骨骨折。” 顾宝珠随即吩咐道:“可请大夫了。” “还没呢,太太,外头乱糟糟的,大夫也不好找!” 顾宝珠随即就道:“待会儿等大夫出来,让他过去给嬷嬷她们治一治。” 桃花忙道:“太太仁慈,奴婢们能伺候太太是前世修来的福分。” 顾宝珠摆了摆手,“好了,你主子不是心肠硬的,那些受伤的就好好养伤,人没了每个人就给些补偿,让他们好好下葬。” “对了,城中的百姓如何?”顾宝珠问道。 桃花有些心惊,“太太,听说情况挺严重的,县衙外头已经死了不少人。” 顾宝珠叹了一口气,“桃花,去把家中还能做事的人都召集起来,咱们也不能闲着,帮帮那些受灾的百姓。”顾宝珠说道。 “太太,您身子骨弱,还是多休息休息吧。”桃花担忧地劝道。 “这时候哪有时间休息,那么多百姓受苦,我怎能坐视不管。”顾宝珠坚定地说道。 “可是太太,大人也没醒来,大夫还在里头呢!”桃花低声说道。 顾宝珠看了一眼帐篷,“那你去吧,带着人给受伤的百姓,送些热水和吃食。”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是,太太!” 就在这时,大夫从里头走了出来。 “大夫,情况如何?”顾宝珠立刻问道。 大夫额头都是汗水,这一场救治,也让他累的够呛。 “回夫人,大人额头伤势虽然流了不少血,但幸好没伤到太严重。只要大人醒过来,那问题就不大。至于腿的话,只能说老夫尽力了,能不能恢复如初老夫不敢保证。” “有劳大夫了,让你劳累了!”顾宝珠点点头。 “夫人,客气里。这是小人开的药方。”大夫说着将写的药方交给顾宝珠。 “嗯,大夫我让下人跟着你去抓药。”顾宝珠没有接过药方。 顾宝珠则进了帐篷,看着昏迷不醒头上绑着白布的姜维谭。 叹了一口气,随后找了把椅子坐下。 半个时辰后 “太太,药来了!”下人端着药进来。 “嗯,药给我!”顾宝珠点点头。 顾宝珠接过药碗,轻轻吹了吹,试试温度,感觉不烫了,才小心翼翼地靠近姜维谭的床边。 她扶起姜维谭的头,一点点地将药喂进他的嘴里。 喂完药后,顾宝珠将姜维谭轻轻放回枕头上,用手帕擦了擦他嘴角残留的药汁。 她坐在床边,静静地看着姜维谭…… …… 熊松则在外面统筹着各项事务,他深知,接下来任务很重。 他召集了县衙里还能行动的官员,在废墟中的县衙大堂里,开了一个紧急会议。 “各位,如今邙县遭遇如此大灾,百姓们流离失所,身为父母官,绝不能坐视不管。”熊松神色严肃,目光坚定地扫视着众人。 这时其中一人皱眉道:“熊大人说得对,可如今县城一片狼藉,我们该从何处着手呢?而且县太爷还昏迷不醒……” 熊松清了清嗓子,目光依然坚定:“大家莫要慌乱。县太爷虽昏迷不醒,但我们更要扛起这责任。 当下,首要之事是安置受灾百姓。各位先去统计县城周边的寺庙、闲置房屋,将百姓集中安置,保证他们有遮风挡雨之处。” 一名官员面露难色:“熊大人,这安置百姓容易,但灾后的粮食、衣物紧缺,这可如何是好?” 熊松皱了皱眉头,沉思片刻后说道:“派人去周边的县城求援,打开县府的粮仓,先给百姓们发放一些粮食,解燃眉之急。医药方面,让大夫尽力调配能用的草药,能救一个是一个。” “熊大人,县衙的粮仓开不得,没有朝廷的旨意,可是视同谋反,到时可没有好下场……” “老夫自然知道,可这些百姓要活命,可还有粮食?”熊松目光如炬,声音沉稳而有力。 众人沉默不语。 熊松继续问道:“还有,粮仓也已经倒塌了,面对饥饿的百姓,你们觉得咱们守得住?” 接着眼神又看向他们,“如果造成百姓暴动,咱们能不能保住命?” “可大人,此刻开仓放粮,到时后果……” “本官一力……” 袁昶深直接打断了他的话,“熊大人。” “袁大人,你可是想说什么?”熊松问道。 袁昶深认真的回道:“此时此刻,不适合开仓放粮!” 熊松见此就道:“如今百姓们正遭受大灾之苦,若不及时开仓放粮,不知会有多少人饿死,县太爷昏迷不醒,……” 袁昶深认真的说道:“熊大人,你这个决定实在太大了,还是等县太爷醒了再说。” “熊大人,不如等姜大人醒来再说。”其他县衙的小吏也纷纷道。 “行吧,那就等县太爷醒来再说!”熊松纠结一番,最终还是叹了一口气。 袁昶深见熊松松了口,也放松了不少。 “熊大人,老夫也知道你是为了邙县的百姓,但有时候不能心急,还需要耐心等待。” 熊松只是点点头,随后对着县衙的人交代道: “各位,都是邙县咱们的人,这次在危难时刻,当以百姓的生死为重。大家各尽其责,务必将救灾之事办好。” “大人放心,我等一定尽力,邙县也是卑职等人的家乡。” “好,那你们去忙吧!”熊松微微颔首。 …… 姜维谭苏醒过来,顾宝珠惊喜交加。 “爷,你醒了,感觉怎么样!”顾宝珠焦急的问道。 姜维谭头疼的不行,刚要抬手就被顾宝珠拦了下来, “爷,你额头受伤了。” 姜维谭放下手道:“情况怎么样?县衙可有伤亡?” “有的,百姓的伤亡还不小。不过熊大人已经在处理,你就不要操心了!”顾宝珠点点头。 “哪里能不操心,爷可是县太爷,邙县的主官,如此严重的情况,哪里能让其他人来。” 顾宝珠见此无奈的道:“爷,您说的是,不过现在要紧的是,好好养伤。等伤养好了,就能处理县里的事务了。” “爷昏迷多久了?” “你已经昏迷两天了,还好醒过来了!” “什么!”姜维谭完全没想到。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你受伤挺严重的。”顾宝珠说罢就从丫鬟手中接过药。 “喝了吧,可要妾身喂你?”顾宝珠问道。 姜维谭下意识皱了下眉头,“不用了,爷自己喝!这两日怎么样,可知道处理的如何。熊大人他在哪儿,爷要见他。” 顾宝珠无奈地看着姜维谭,知道他心系县中事务,便说道:“爷,你先把药喝了,熊大人在外面统筹着,我这就派人去叫他。” 姜维谭端起药碗,眉头紧皱着将药一饮而尽,随后靠在床头等待着熊松。 不一会儿,熊松匆匆赶来,看到姜维谭醒来,脸上露出欣慰的神色:“县太爷,您可算醒了,您这一昏迷,可把大家都急坏了。” 姜维谭被搀扶靠着,摆了摆手:“熊大人,别寒暄了,快说说这两日县里救灾的情况如何。” 熊松连忙将这两日的情况,一一告知于他。 熊松神色凝重地说道:“县太爷,如今县城一片狼藉,百姓们流离失所。我们已经统计了周边的寺庙和闲置房屋,将部分百姓集中安置了起来,但粮食和衣物短缺的问题十分严重。” 姜维谭听完后很是感动,“熊大人,他做得很好,他为百姓做了很多实事。本官虽昏迷,但心中还是一直牵挂着救灾一事。” 熊松继续问道:“大人,现在情况紧急,能否开仓放粮赈灾。” 姜维谭抬头看向熊松,“熊大人,粮仓可不是随便就能开的,本官要做主的话,也要有知府的命令,才能开仓放粮!” 见熊松想说什么,姜维谭继续道:“而且你也知道,邙县的粮仓不到紧要关头,可开不得。” 熊松解释道:“大人,下官知道,只是如今的情况,也算是紧要关头了……” “好了,熊大人,你既然已经上报给知府大人,那么就等知府大人下令好了。这几日大家先克服一番,等政令来了,咱们按规律办事!” 姜维谭可没那么大的胆子,私自开粮仓搞不好那是要杀头的大罪,小命要紧,他才没那么傻! 见姜大人不同意,熊松也没办法,只得道:“姜大人,你说的有理。”喜欢穿越:县丞之子的古代科举生活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穿越:县丞之子的古代科举生活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