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是你呢,天天嘴上没个把门的,什么都说,老二家的既然说了,那肯定就是真的。” 孙张氏说着吴二萍。 “好好好,那我下午就去。” 要不是为了蹭饭,她现在就想去。 “大嫂,蘑菇一定要查看仔细了,别带了毒蘑菇。” 赵远珍叮嘱了一番。 “哎呀,你放心吧,不会的,我会好好盯着的。” 几个妇人闲话家常,男人们都在别的堂屋呢。 11点多的时候,厨房准备好了餐食,开始吃饭了。 坐了一大桌子,钱父钱母,张三道、孙张氏、洗三婆、吴二萍、张青山、张辛百三兄弟加上赵远珍。 钱小慧和李志娟都在房间内吃的月子餐。 赵远珍专门制造的月子餐食谱,让厨娘给她俩按照月子食谱制作好每天的五餐。 怕他们饿,多准备几餐,荤素搭配,还有水果,都是些好消化又有营养的。 中午的洗三宴席,也是赵远珍点的菜谱,点了12道菜。 四个凉菜:凉拌卤味、酱牛肉、夫妻肺片、烤鸭。 四个碗菜:汆羊肉、酸汤肥牛、小鸡炖蘑菇、浇汁鲤鱼。 四个炒菜:红烧肉、锅包肉、小炒肉、梅菜扣肉。 基本上都是些荤菜。 村里人喜欢荤菜,赵远珍因此都准备了荤菜。 还摆了酒和果汁。 分量都做的很足,让大家敞开了吃。 吴二萍是没客气,感觉每个都好吃,每个都吃了很多。 这可都是肉啊,平常根本舍不得吃,只有过年过节和弟妹给送的时候,偶尔能吃上点,现在来吃席,能敞开了吃。 那还客气啥啊,那筷子都要舞出残影了。 孙张氏暗暗的瞪了她一眼,奈何吴二萍眼里只有筷子,没看见。 洗三婆婆也吃的很开心。 早就知道青河家的是个有本事的,又是开作坊,又是开铺子的,没想到这么有本事。 你看这大一桌子菜,都是少见的荤菜不说,而且每个菜分量都足足的,就连这个作法,好多都是自己没见过的。 今天还真是来享福来了。 赵远珍招呼着大家吃吃喝喝的,不要客气。 吴二萍风扫残云般吃完就走了。 带着张青山准备去各个村打广告收蘑菇。弟妹说100斤以上,一斤就加1文,那自己就算只收100斤,那可就是100文啊。 这哪是收蘑菇,这是捡钱啊,这不抓紧搞,这不就是有钱不捡吗。 那可不行。 赵远珍虽然一直在村里收蘑菇,但是忙的并没有很打广告,因此有些人不知道,吴二萍专门去各家各户去问一遍。 “XX他娘啊,你家有蘑菇吗?最近捡蘑菇了没?我这收蘑菇呢,湿的干净的一斤5文呢,晾晒干的一斤25文,要不要去采蘑菇啊?” “啥?一斤5文?不是你扒瞎吧?” 妇人很是疑惑? 还有这好事,那蘑菇秋天的山上可是不少,安心捡,一个人一天最少也捡20斤了。 那不就是100文? !!!100文。 我的娘嘞,蘑菇都这么值钱了。 “我还能骗你不成?你要是有就来我家卖,我收呢。我不跟你说了,我得去别家问了,你快去捡吧,免得都被别人捡没了。” 吴二萍见她心动了,就去了下一家。 至于自己家,儿媳妇,儿子,早都被她打发着去山里捡蘑菇了。 要不是孙子孙女上学呢,都得跟着一起去捡蘑菇呢。 本村的通知完了,她和张青山赶着牛车,就去了隔壁村。 这还是得多通知几个村子,知道的村子越多,自己可是越赚钱。 几个村子通知下来,等她晚上回来的时候,家里已经有人在等着卖蘑菇了。 她检查了蘑菇,好在告诉的时候说了,不干净不要,大家都挑的很干净。 张青山过秤,下了学堂的小孙子和小孙女记账,他们三个一起算账,这样就不会出错了。 第一天,大家摸不准真假,因此采了一些,看着天色就回来了。 本村的,隔壁村的,都来卖蘑菇了,都收完都晚上8点多了。 收了320多斤。 吴二萍怕蘑菇晚上在自己家会掉秤,叫张青山套了车,就给赵远珍送去了。 赵远珍过完秤,给了钱,都是湿蘑菇,干蘑菇今天没人来卖。6文一斤,一共1920。 一共赚了320文。 天啊,这可是儿子干10天的工资呢。 自己之前觉得一个月9钱银子已经很多了,没想到自己一天就赚了320文。 这还只是半天的,明天蘑菇会更多的,今天大家都尝到了甜头。 早晨四点多,吴二萍就打发了儿子儿媳们都去捡蘑菇了。 儿媳妇们也没有怨言,这可是赚钱的好营生,自己好好捡,一天就是100多文呢。而且婆婆说了,这钱就都给她们自己当体己钱了。 那还不拼命的捡啊。 难得婆婆这么大方。 也不是吴二萍突然大方了,主要看见钱小慧和李志娟穿金戴银的,自己家儿媳妇连个木簪都没有,怪丢自己脸面的。但是要让自己给买,自己又舍不得,让她们自己赚钱买吧。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吴二萍的收蘑菇大业轰轰烈烈的进行着 。 赵远珍这边把收好的蘑菇,都清洗干净,做成了蘑菇酱。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赵远珍觉得收来的蘑菇做出的酱,比自己商城买的香了很多。 大概是野生和人工的区别吧。 商城卖的比自己收的贵,那还不如自己收野蘑菇呢。 辣椒最近也采收了,留下了一部分放进菜窖,还有一部分剪成了辣椒皮,晾晒干,就是干辣椒了。 剩下的全部清洗干净,晾晒了几天,准备全部制作成辣椒酱。 这时候成熟的水果,基本上都采收完了,罐头也制作完了。 把制作罐头这些人和这个作坊,开始制作辣椒酱。 赵远珍教了他们辣椒酱的制作方法。 其实主要还是材料放的多。 各种调料、芝麻、黄豆、花生碎、牛肉粒、黄豆酱、蘑菇等等。 按照一定比例,加油翻炒。 炒熟的时候,那个香味真的是遍布整个作坊区,实在是太香了,勾引的人食欲大动。 辣椒赵远珍选的是香但是不那么辣的辣椒,她怕太辣,别人接受不了。 出锅后,她尝了下。 嗯! 就是这个味,比老某干妈都香。 辣酱是用陶瓷小坛子装的,一坛二斤,因为用料足,调料多,肉粒也多,吃起来口感和味道都是一绝。 一斤用了3两辣椒,3两牛肉,一两盐,一两花生米,一两半黄豆,半两佐料。 按照大梁朝的物价来算,最贵的是调料,但是用的少,折算下来,就是50文左右。 其次是牛肉,大概60多文一斤。 辣椒是自家特产,别处没有,收割的时候,监控很严格,确保种子不外泄露。 再加上油,一斤的成本在100多文左右。 定价1600文一坛,一坛有2斤,反正这个价,也是有钱人购买的,平民大众估价是不会买。 辣椒不是很多,不然她是打算推出两种辣椒酱的,一种没有牛肉的,一种有牛肉的。 等明年扩大规模种植再更新新口味吧。 忙忙碌碌的,已经九月了,这期间吴二萍很给力,收了大量的蘑菇,足够供给辣椒酱和泡面调料的使用。 而且还剩余了不少,赵远珍吩咐把剩余的进行了晾晒,做成了干蘑菇。 供着后续使用。 今年不知道是不是没有连着下大雨的原因,并不像去年那么的冷,但是温度也是降下来了,只有十几度左右了。 果园还有车厘子和山楂没有收,车厘子马上可以采收了,但是山楂要经过冷天冻一下才好吃。 车厘子赵远珍种的多,有100棵,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时候,已经摘过一批,是储存在地窖里的,准备过冬的时候吃。 剩下的自己留了1000斤,送去铺子3000斤,给赵远澜和皇后送了些。 家里每次有新的吃食的时候,赵远珍都会分一些给下人,这次车厘子也是一人分了2斤。 牛肉辣椒酱,赵远珍给食堂送去了一大桶,早饭的时候可以免费供应一次。 食堂一个月供应三次。 下人们的幸福指数都提高了不少,食堂每日不仅有三菜一汤的免费饭菜供应,馋了还能去买些荤菜,还能喝两口小酒。 每个月最低的都是3钱银子,干的活还不累,时不时的,东家有好吃的还会分一些给他们,尤其是水果,各种各样的分下来,从春天开始到现在,基本上都没断过水果了。 这样好东家哪里去找啊。 誓死为东家效力! 发现房中最近的插花变成了菊花,忽然想起九月可是菊花的天下了。 去花园观赏一下,菊花当初种的不少,各种品种的都有。 赵远珍挑了些品相好,花色好的菊花,准备去看看,这个能卖多少钱。 一共挑了25盆。 去了自己之前去的那家花店。 “掌柜的,你们这收不收花?” “什么花?” 还是那个不怎么搭理人的老板,看她进来,也没有搭理。 “菊花。” “收,但是只要品相好的。” 老板自己就是培育花花草草的,普通的,一般的他这多的是,只要极品。喜欢穿越逃荒,我咸鱼,子孙得努力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穿越逃荒,我咸鱼,子孙得努力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