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太子便痛哭流涕地说自己做这一切都是为了百姓好,他是看着靖王府的门庭若市,才想效仿一下。
誉王加赐五珠冠后,这个女孩子就因为怀有身孕被封为淑嫔。
太子一上来就先诉自己的罪责,说的自己杀了一个平民好像十恶不赦似的,梁帝听着有点道理,对太子另眼相看了几分。梁帝总觉得最近几年太子的进步神速,有点为人君的样子起来。一方面自得与自己的遗传,另一方面又沾沾自喜于自己把誉王提上来,也着实教育了太子。
谢玉笑笑:“太子殿下,您看誉王和你在殿下眼中如何?”
谢玉闭上嘴巴,满意地点点头。
太子想了想,脸上的表情精彩纷呈,之后才不情不愿的回答:“本太子——”
谢玉笑道:“那么,您和靖王陛下又更喜欢谁呢?”
靖王妃爱玩,还玩的巧妙,金陵的人对于冷冰冰的靖王殿下也有所改观。梅长苏觉得为人君者,最重要的就是体察民心,所以萧景琰的形象在皇子阶段绝不能太过于高冷。小玥的出现正好缓和了这一场面。
第二天太子就入宫见梁帝了,梁帝没想到自己这个略显懦弱的儿子也会来主动承担责任,便有些兴致地见了自己这个儿子。
以前林殊没有做到的誓言,现在让梅长苏来做也可以。
太子懦弱,几番求教于隐藏在最深处的幕僚,这慌慌张张地来来往往叫誉王那边看出了端倪——其中自然也有江左盟的推波助澜。
太子府最后才做这件事,做却也最大气,直接搬了十块冰出来堆成了一座小山,没想到第一天便砸死了一个老百姓。太子心中惶恐更甚,他权谋上的恩师——谢玉便安慰他道:“陛下不问你便不说,陛下问了你便说自己是爱百姓心切才做了此事,没想到好心办坏事。隐隐提一下是靖王府起的头,其他陛下不会责怪殿下的。”
好啊好啊,亏他以为景琰还算个纯良的,结果也喜欢沽名钓誉,怎么一个个都要来分他的民心,他的天下吗?
大暑时分,金陵酷热难当,柏玥便和萧景琰商量着把家中库存的冰块每天取两块放到府前的大树下,给附近的住户一点清凉,也算是靖王府感谢与他们为邻的一点小小心意。没想到这点小主意吸引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前来纳凉。有些小商贩也挑着自己的货物来这里凉气边卖东西,没两天靖王府前面就形成环树的一个小商业圈了。
比如物价的水准,比如百姓最缺的东西,还比如人心向背。
这话意犹未尽,太子已然明了,他和谢玉对视一眼,眼眸中也染上了笑意:“看来这次您教我的是‘祸水东引’呀!”
柏玥得知这个消息,十分赞成,她心中含笑,却又不能和景琰讲。景琰在不知道梅长苏是林殊的情况下,一定不会同意霓凰嫁过去,反而会更憎恨长苏哥哥。如果景琰再聪明一点,会一下子猜到长苏哥哥的真实身份,无论哪一种对于他们之后即将开启的“君臣”生活,都大大的不利。
这番话更是戳中梁帝的痛楚,靖王的身上还贴着祁王的标签呢,现在就想开始走祁王的路线了?是不是太过于不像话了?梁帝愤恨地想,忽略了底下太子得意的嘴脸。
萧景琰果不其然被传召,因为送冰于民的事情被狠狠地责骂了一顿,除了靖王府之外,竟然没有王府受到牵连。有几家胆小的,把冰收了回去,还有几家见没有大事也就继续放下去。没想到的是,虽然被骂了,靖王府仍然每天两块病,不少也不多。门外聚集的人虽然少了些,但依旧热闹。
梁帝觉得很生气,他觉得靖王殿下也太不把自己看在眼里,就在他打算再叫进来骂一次的时候,他听到了靖王妃和静嫔之间的谈话。
静嫔的声音暗含着担忧,倒是很符合做母亲的心:“小玥,景琰胡闹你也由着他,怎么就不把冰撤回来呢?我听说你最近过的也挺热的,拿哪些冰酸梅汁,最是清凉可口了。”
然后是柏玥含笑的声音,温温和和,就像是炎热夏天里的一阵清风,带着说不尽的舒爽:“母妃,您不知道,殿下这样做也是有道理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