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楚要去京城的消息一出, 曲夏州大半官员竟然放下心了。
原本还在担心,朝廷派来的钦差会很难缠,现在让纪楚过去阻拦, 大概率是能成的?
“你们是不是太相信纪楚了,他就算有能力, 但也没有人脉啊。”
“京城的水有多深, 难道你们不知道,他去了又有什么用。”
“可在曲夏州的官员, 多是许大人的人,倘若他们过去, 肯定会被二王爷忌惮,也就纪楚关系没那样紧密。”
顶天说一句故吏。
二王爷又不知道许大人对纪楚的额外欣赏。
甚至扳倒二王爷的时候,纪楚也没怎么现身。
所以他去是最合适的。
美中不足,就是没有人脉。
在大家担忧的时候,先是薛明成站出来,要跟纪楚同去。
就连邓成也回来, 说是正好一起回京。
薛明成所在的薛家, 在京城颇有些威望, 虽说他为旁支出身,但好歹说得上话。
而且他为人聪明, 这点大家都知道。
不过他之前也不会这般热心的人, 这次主动请缨, 颇有些奇怪。
邓成就不用说了, 他父兄都在边关作战, 谁也没他底气足。
即便二王爷那般狂妄的人,都要给他几分面子。
不过工司景大人还是没让他同去,纪楚请景大人帮忙, 在他离京这段时间,一定要把工业作坊园,以及钢材厂建好。
这可比他重要多了。
但刘学政的书信,他肯定收好。
刘家在京城的底蕴,堪比之前礼司主事周大人的周家。
有刘家跟周家一起,他其实并不担心什么。
当然,在外人看来,周家跟纪楚也不对付,并不觉得这是个靠山。
京城的事暂且不说了,纪楚埋头在冶炼处以及城郊道观忙了几日,另一边还要安排家里的事。
按照原本的计划,等到今年过完,他这届任期也就到了。
到时候带着家人回老家一趟。
如今事情有变,他再回曲夏州也不知道是何时,不如趁着天气暖和,让乐薇跟李娘子先回老家。
其中还有乐薇母亲身体不好的缘故。
去年前年,他们每年都寄人参回去,但总觉得心里不安。
李娘子的儿子李纹不在这,她同样想回家看看。
干脆趁这个时候,托人送她们先回老家。
曲夏州事情多变,回家也心安一些。
家里的事,乐薇并不用纪楚操心,只让他安排好自己去京城的事即可。
原本顺顺当当的开年,突然变得忙碌起来。
好在两人都稳得住,各自安排离开曲夏州的事。
纪楚是要带足东西,做好应对的准备。
乐薇则要托付好制糖作坊。
不过两人迟早还是要回来的,租下的房子都没退,只等着事情全部解决,他们好再回曲夏州。
这里还有太多的事等着他们做呢。
不少人都知道,纪楚迟早要去京城,或是升官,或是访友。
但谁也没想到,会是以这种方式去京城。
临出发之前,纪楚跟李师爷肯定要来一次谈话。
李师爷这次跟着去京城,也是他一再请求,倘若他这个师爷都走了,岂不是当逃兵。
既然要去,那纪楚肯定会事情说个明白。
纪楚直白地对李师爷道:“这次去京城,只为做一件事。”
什么事?
“当炮灰。”
李师爷一愣。
他们不是去解释曲夏州的事吗,让二王爷高抬贵手,放过曲夏州也放过许大人?
怎么是去当炮灰。
纪楚细细解答:“因为京城中,并无确定的话事人。”
俗话说群龙无首,先皇没了,太子没了。
那话事人就没了。
王公大臣们到底听谁的,大家更有说法。
太子妃急着安葬太子,让世子登基,就是推世子当新的话事人,这样一切就能稳固。
这个计划不错,可二王爷真的甘愿放弃即将到手的皇位?
只怕是不行。
所以二人必然有一场争斗。
许大人下狱,就是争斗的一部分。
而他们曲夏州的人上赶着过去,便是继续当炮灰,当双方比赛里的道具。
所以不管谁输谁赢。
他们这些人都不会有好日子过。
其他事上不好争抢,但在曲夏州的事情上,却可以分辨一二。
倘若太子妃赢了,那就可以压下二王爷,按照她定下的时间,让世子顺理成章登基。
若是二王爷赢了,那可以“洗清”曲夏州一案带来的污名,让自己重回继承人的位置,甚至是占据更有利的那一方。
可以说从许大人下狱那一刻。
太子旧党跟二王爷的争斗就已经拉开序幕。
他们过去,不过是把争斗白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