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月初一, 曲夏州沾桥县。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四个村子被抢。
纪楚都沉默了。
他知道沾桥县情况不好,却不知道已经到这种地步。
纪楚追问道:“可有伤亡, 人医治了吗。”
老吏桥文锋答道:“伤了四五个,都医治了, 人都还好。”
命保住了就好。
纪楚看向身边的黄总旗等人:“接下来就麻烦你们了。”
连带黄总旗, 一共二十六个人,分散在沾桥县一城两镇十五村里训练。
最好每家男丁都去, 遇到危险,至少有保命的手段。
黄总旗点头, 他肯定会组织起防御的。
纪楚让沾桥县的差役带着他们去下面村子。
黄总旗带来的人,练兵很有一套,这点不用担心了。
不过黄总旗看了看纪楚,明显有话要说。
纪楚道:“安丘县那边也做好准备,放心吧。”
毕竟沾桥县抢不了,肯定会打其他县的主意。
桥老吏知道这些军汉来的目的, 惊讶得说不出话。
他还在想怎么解决呢, 纪大人已经带来了最好的处理方法。
别说桥老吏了, 其他官吏同样诧异。
纪大人走这半个月,不仅处理安丘县的事, 还顺手解决他们沾桥县的麻烦?
众人看向纪县令的时候, 更多了几分认可。
大家还怕大人偏心安丘县, 没想到他不偏不倚, 对于底下两个县都很看重。
等黄总旗带着人离开, 纪楚坐到公堂上,看向下面的官吏。
沾桥县的官吏革职了大半,剩下的人要么胆子小, 要么容易被欺负。
至今也就出来一个桥老吏主动做事。
纪楚干脆道:“马典吏,你跟三班捕快多接触,看看需不需要补充人手,接管沾桥县乡兵一事。”
“还有今年的秋税,清查人口等事,你也兼管着。”
马典吏在安丘县,就帮范县丞管着征税一事,现在突然从二把手变为一把手?
马典吏惊喜万分,他可以的!
至于本地的账目,纪楚直接看向桥老吏:“人口户籍,账簿钱粮,你来暂管。”
差不多等于衙门主簿的位置。
快速整顿沾桥县人事,该做事就要做事了。
除了防御匪盗之外,沾桥县目前还有个难题。
可别忘记,马上既要收秋税。
平临国每年两税。
夏税收粮食跟麻布。
秋税则是一部分粮税,今年的人头税,以及征调劳役。
这两税从前朝前前朝开始,就从未改过。
对于现在的安丘县来说,交齐两税并不艰难。
但对沾桥县百姓,则是一种灾难。
所以方才还在高兴的马典吏,见手底下三班捕快们一脸尴尬,开口道:“怎么了?不是例行公事吗?”
说完之后,马典吏自己都打嘴巴。
他忘了,这不是很好收税的安丘县,而是经历过大劫难的沾桥县。
旁的不说,四个被抢的村子,那里的人家拿什么来交税?
先被抢,再被逼着交税。
这日子还是人过的吗。
马典吏下意识看向纪大人,他肯定有办法!
纪楚确实有些想法,他道:“先不提秋税的事,做好各村人数的统计。”
“孤寡残疾军眷等等,全都登记在册。”
没错,纪楚要做的第二件事,是清点沾桥县的人口,户数,田地,账目。
趁着上任官员死了没多久,赶紧核实本地人口,清理本地账目,以及本地实际的田地。
只有知道本地的实际情况,才能对症下药。
纪楚道:“去查,查清楚沾桥县一城两镇十五村,到底有多少户数,多少人口,多少田地。”
马典吏拱手:“是,属下听命。”
“乔书吏配合马典吏,务必账实相符,本官会一一查问。”
桥老吏同时领命。
一批批人派出去,纪楚身边就剩纪振在。
纪振对自己四叔钦佩不已,打着手语夸他四叔。
纪楚好笑道:“你也别闲着,帮忙做做文书工作。”
沾桥县衙门人手不足,识字的人也不多。
纪振识字,懂公文,帮着处理这些文书再合适不过。
纪振立刻点头,他十七岁跟着四叔来曲夏州做随从,两年过去,人也变得活泼。
说起来,做县令随从这种好事,本不应轮到一个哑巴。
但全家商议过后,还是让他同来,就是为了给他谋个前程。
纪振却觉得,前程不前程的倒是其次。
跟着四叔做事,总有种不同的感觉。
他可是眼看着安丘县百姓日子过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