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他们都到考场外的时候,那些路途远的村子来的人都已经冻得透心凉了,一个个在原地不停的蹦?。
现在又要在考场外等。
而百安村的考生是掐着时间来的,估计六七分钟之后考场就能打开了,可以进人了。
这时候的感觉真不一样。
等出考场的时候和进考场的时候又不一样了。
那个时候虽然冷,但是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有的人出了考场都要哭了的样子。
大多数都是扔下书本多年的人,从知道考试通知,到现在时间太短了,有些人还找不到书。
那考成什么样可想而知。
四哥和陈彩霞看似平静,其实他们内心喜悦无比。
他们觉得这些题还不算难。
陈彩霞领着大家去了他大哥家。
大哥家真的不大,要是这20多人都进去,真是特别拥挤。
正好大哥家住在隔壁的邻居和他关系很好,大哥借煤球炉子的时候就说了原因。
对于恢复高考不只是这些知识青年关注,其实社会各个层面的人都很关注。
这似乎给所有的人都带来了希望。
他家主动把屋子借给陈大哥了。
这两天他带着媳妇儿回娘家住。
两间屋子一下就宽敞了。
没有太好吃的东西,干粮是他们自己带来的。
村里有菜窖,白菜萝卜土豆那是带的足足的。除了他们自己吃的,还给陈大哥和他的邻居一人带来一麻袋土豆和白菜,萝卜。
这算是对人家的感谢。
村里还给知青们补贴了鸡蛋。
所以中午的菜是鸡蛋汤和炒白菜片儿。
他们进屋就可以吃饭,吃了饭连自己的餐具都不用刷,就赶紧回招待所休息。
李灼夫妻不对答案,所有的人也就都没有对答案。
大家下午没到考场外聚集,就知道她们中午吃饭多不容易了。
他们到招待所就听到了不少事情。
等要去考场的时候,又听他们抱怨,国营饭店里做饭的速度根本就跟不上,也没有地方坐。
他们只能一波一波的等。
人太多了,有不少不得不在外面等。
这天气多冷啊。
有的是自己带的干粮,本来打算要点热水喝。
这时候人家哪有时间给你热水呀……
考场外不少考生都冻得瑟瑟发抖……
此刻他们无比感激。
李村长做了多大的好事啊!对他们帮助有多大啊……
最后一场考试,他们走出考场的时候,不管考的是好是坏,他们都安安稳稳的准备回村子了。
而其他的考生们有不少都咳嗽,流鼻涕。
听说还有发高烧的……
回村之后,知青们十分喜悦的人没有。
李灼夫妻并没有太早透露考试的消息。
就比正式的通知早了半个多月吧。
半个多月虽然能多学不少知识,但是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尤其是被他们遗忘的知识太多了,多这半个月也不够。
所以基本上都觉得考得不好。
但高考恢复了,就是他们的希望。这次不行,他们可以有下一次。
回去之后他们先是估分,然后基本上都开始埋头学习。
等到可以报考的时候,他们开始报考。
李向南自觉自己的成绩不错,就是报考最高学府也很有希望。
但是她还是想当老师。
以前她是学的英语专业,然后当的英语老师。
这一回她想好好的读一个师范。
四哥帮助村里卖菜之后才懂得种子有多么重要。
他想报考农学院。
陈彩霞毫无疑问的要学中医。
他们学校不同,但是可以选同一个城市啊,就都选了京都。
因为陈彩霞的爷爷秋天的时候,去了京都。
中医这些年遭到了很大程度的损伤和迫害。
所以有关部门想请一些老同志去京都坐诊,挑起中医的脊梁。
其实以陈爷爷这个年龄可以养天年了,但是他有那么好的技术,不用的话那不就浪费了吗?
陈爷爷毫不犹豫的就去了。
李向南报考过后就有更多的时间翻译了。
四哥和陈彩霞也一直在学习,他们学的是英语。
陈彩霞看着李向南欲言又止。
李向南:“怎么啦?和我有话说,还这么犹豫啊?”
“这些话和你说不恰当!你还没结婚呢!
可是我就想和你说!”看得出来陈彩霞烦恼了。
李向南:“说吧说吧,咱们两个有什么不能说的!
我没结婚,我也跟你同样是女性,你就说吧!”
“我妈的意思,我结婚之前就让我大哥敲打你四哥,让我们结婚先不要孩子。
因为谁知道什么时候能恢复高考呢?
万一要赶上我生孩子考试怎么办?
可是现在考完试了,我觉得我还是挺有把握的!
可是你四哥还犹豫,我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万一我考不上,肯定还要学习继续考的。那怀孕了就是一个麻烦事。
要是考上了,上学的时候我怀孕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