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的时候,都会好说话。等到了后面,才难搞。
他第一时间找人探来的消息,知道流民都是从岷州府来的。
才知那边早已大旱,可知府为了能早日做出“功绩”升迁,竟一直瞒着不报。
这就算了,还上书朝廷说岷州丰收。这丰收就意味着税收上调,百姓本就因受灾少食,可官员下令要交粮作税,他们又能怎么办?
没多久岷州府就乱套了,知府第一时间下令关上城门,不准人跑出去。
刚开始是拦住了人,可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人饿死,越来越多的人变成吃人的怪物。
为了不饿死,为了不被吃,想活着的人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拼了命的往外跑。
一路过来,那些府县都不敢管他们,这就是个烫手山芋。
于是都叫人将他们往下一个地方驱逐,就这样流民们被一路驱逐到了丰水县外。
赵安民听着下头人打探来的消息,心想岷州大乱,那知府怕是活不成了。
流民也只会越来越多,前头那些府县不敢收,也是怕越聚越多,到时候不好弄。
而且北地本就缺粮,把人往南边送,也是给条活路。
不然真继续在北面留着,不是冻死就是饿死,左右都是一个死。
只是这些流民对他来说又何尝不是一个烫手山芋?落在他的地界,他若是处理不妥,便是他的过错。
可他丰水县本就是个发展不起来的小县,北面各个州府都不敢接手的流民,他又如何能处理好?
他在这都五年了,也不求着能升迁调任,只求能在此地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安稳终老。
偏偏又横生这事端,叫他束手无策。
赵县令思来想去,还是写了个折子,准备递给朝廷。
折子中没敢直接写岷州府的事,只说北地来了流民,请上头赈灾。
至于为何北地会有流民,上头自然会去查。
折子写完后,赵县令让人送去府城给知府过目。官员不可越级汇报,他的折子要先给知府看才行。
写完折子后,衙役便拎着食盒过来,“大人,夫人给您备了豆浆和肉脯。”
赵县令本来没胃口吃东西,但一想到北城杂货铺里的豆浆和肉脯的味道,就有些肚饿,“拿进来吧。”
吃完肉脯,喝完豆浆,赵县令觉得自己的情绪被抚慰了。
“随本官去城外看看。”
赵县令带着手下衙役到城外,入目便是一群骨瘦如柴,衣不蔽体的人。
他们双目无神,手中拿着富户施粥时发的陶碗,在空地上或躺,或坐。
有几个年纪看着小一些的,还抱着早就空无一物的陶碗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