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未落,何丛生已经追着陈行琅跑了十几米,打得他连连求饶。 原来,这批羊毛大衣因设计改动未能通过国外客户的验收,导致无法销售,给何丛生带来了巨大压力和负面评价。 何丛生一边跑一边打,鞋子都甩掉了,累得气喘吁吁。 就在何丛生准备狠狠教训陈行琅的时候,陈行琅抓住机会提出了一个新奇的想法:“请男演员穿着我们的大衣登上《时装》和《大众电影》杂志封面?” 虽然何丛生嘴上说不认识杂志社的人,也不认识演员,但他实际上已经开始思考这个提议的可能性。 考虑到时节已过,反季节销售昂贵的大衣并不容易,但若此法有效,不仅能解决当前困境,还可能成为未来处理库存的新策略。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灵活应对成为了关键。想到这里,何丛生决定试试这个大胆的方法,他盯着陈行琅,半信半疑地说:“好吧,咱们就试一次看看。” “这主意是你小子想出来的?”陈行琅皱眉问道。 “嘿,姐夫您别管是谁的点子了。关键是我想着帮您解决问题呢,您就别生气啦。”对方笑着回答。 “我生不生气,得看你的方法有没有效果。”陈行琅沉声道。 实际上,陈行琅觉得这个办法确实有几分道理,何丛生也不是个笨蛋。 两人之间缓和了不少。 最初,由于国外客户的拒签,他们本打算在国内市场销售这批衣服,却没想到销量惨淡,经销商不愿进货,陈行琅自己摆摊批发也无人问津。 直到周乔将货物带回凤城后,虽然销售速度缓慢,但还是卖出了几十件,并且她还愿意再次进货。这让陈行琅开始关注她的做法。 年前询问时,周乔表示无能为力,年后却又提出了新方案。 陈行琅并没有深究她是如何想到这些办法的。 毕竟他们之间并非亲戚关系,周乔也没有义务必须告知他所有细节。 最终,陈行琅与何丛生商量决定由陈行琅亲自前往京城,《时装》和《大众电影》等刊物都在那里出版发行。 “提前接触总比临时抱佛脚好得多,多跑几趟,厂里会报销路费的。”陈行琅无奈地点点头,尽管心里并不情愿,因为他知道这意味着要暂时放下自己的生意。 另一边,周乔在羊城停留两天后收到电报,得知李凤莲和货物已安全抵达凤城。 但由于通行证未办妥,她决定跟随白秀莉偷偷进入特区。 当时那道28米高、全长86公里的铁丝网尚未完全建成,尽管有人把守,但在熟悉地形者的带领下,仍有机会潜入。 白秀莉先到达鹏城,在约定时间接应周乔三人。 那些没有铁丝网封锁的地方反而防守严密,而有铁丝网的地方,大家已经剪开了通道进出。 周乔模仿未来某位成功人士的方法,“偷渡”进入了鹏城特区。 这座城市对周乔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只是她熟悉的景象属于十几年甚至三十年后的特区。 现在的鹏城正如白秀莉描述的那样,虽处处建设,但整体繁华程度远不及羊城。 然而,走在路上,看到行人们的精气神,与内陆城市的氛围截然不同,让她感到既亲切又陌生。 鹏城的发展一日千里,当地人首先感受到这种日新月异的变化。 众多建筑工人涌入,为这座特区注入了无限活力。 白秀莉带着周乔来到了她摆摊的人民桥小商品市场。这里的商贩们卖着各种各样的小商品,从阿婆衫到电子表应有尽有。当她们走过时,周围的喧闹声似乎都减弱了几分。 白秀莉已经在这里拥有了一块固定的摊位,两米见方的地面上铺着花色油布,上面堆满了廉价的西裤,一个简易的衣架上挂着几件样品。 虽然也卖一些其他的服装,但主要还是以男装为主。 万师兄看到这一幕感到十分失望。 他原本以为白秀莉在鹏城做的是大买卖,没想到也只是个小摊主。 他心里嘀咕,既然如此何必费劲跑到特区来呢?留在羊城摆摊不也一样? 然而,对于周乔来说,眼前的景象却满是诱惑。 看着那些尚未开发的土地,她心想如果能建起商铺该有多好。 可惜她并非香江的大老板,组织不会把土地批给她这样一个来自豫南省的小村姑。 即使有机会拿到地,她也没有足够的资金去运作这些项目,所以现在只能脚踏实地从小生意做起。 尽管她的口袋里有一万元,在日河村算得上是富有的人,但在鹏城这个繁华的地方,许多小商贩的身家可能都远超她。 不过,周乔依然气场十足,跟在她身后的万、李两位师兄也不由自主地被她的风采所吸引。 逛完一圈后,周乔转身问白秀莉:“你现在手头上有多少钱?” 白秀莉刚刚送走了几位顾客。 春节刚过,小商品市场的生意还未达到高峰。如果是在年前,白秀莉根本没时间闲聊,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 她的生意才开始两个月,而周乔在凤城的服装店已经卖得异常火爆。 春节是华夏人心中的重要节日,大家都会穿上新衣服庆祝,这也包括那些为了“鹏城速度”牺牲假期的工人们。 他们用辛勤的工作赚取收入,一部分寄回家中,剩下的则用来给自己添置衣物,让这个春节过得更有意义。 年前,白秀莉不仅卖西裤,还出售整套西装。 价钱实惠,跑量却不少。 当周乔问白秀莉赚了多少钱时,她想了想说:“大概七八千吧。” 没等周乔说什么,万师兄就惊讶地插话道:“这小摊两个月能赚七八千?” 实际上,白秀莉的收入不止七八千,之前还分给过周乔一部分。 李师兄轻轻拉了拉万师兄,但后者的好奇心根本藏不住。 白秀莉没有隐瞒,分享了她在小商品市场的见闻:“最赚钱的不是我这种卖散货的,很多货从小商品市场倒一手,在村子里就被收走了。 不过这里每天人来人往,村里那些阿婆随便摆个摊子一个月都能赚几百块。如果你们想做点什么生意,可以和嫂子一起卖吃的,她的手艺很好,肯定不会亏本。”喜欢穿书八零:发家从摆摊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穿书八零:发家从摆摊开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