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很丰盛,而且分量几乎都是大盘装的。 白切土鸡,酸笋鸭、山蘑菇炖野鸡、红烧鲤鱼,干笋炖腊肉、红烧兔肉、酸菜碎扣,还有一大盆猪骨汤。 饭菜还没上完,男的这边,已经上桌了。 沈四爷看到酒壶,直接给沈七刀满上,“五弟,咱们哥俩好久没碰杯了,先走一个哈。” “哪有屁股还没坐热就喝酒的,先吃饭,吃饱了我们哥俩在慢慢喝。”沈七刀知道沈四爷又菜又爱喝的性子,根本不接茬。 沈继亮也不赞同餐前喝酒,“爹,姑爷都饿了,你这样可不礼貌。” 沈四爷下意识朝林二爷看去。 林二爷从容道,“四伯,空腹喝酒伤胃,先吃点东西在喝比较好。” “既然姑爷都这么说了,那就先吃饭吧。” 沈四爷率先夹了筷兔肉,还开玩笑道,“姑爷,你恐怕还不知道,这红烧兔肉是你岳父的拿手绝活吧?” “岳父做的饭菜,春兰就经常惦记,说娘家的饭是最好吃的,便是致远,也很喜欢他舅舅做的红烧肉,每次过来,都能吃两大碗。” 林二爷的话,听得沈七刀和沈继业心里舒服。 女眷这边,沈大姑也跟堂嫂们有说有笑的。 刚吃完饭,沈大姑就把给各房的东西拿出来。 “两位嫂子,这是给沈杨和沈林准备的新衣。” 沈杨娘和沈林娘乐开了花。 尤其是沈杨娘,“我家沈杨过了十五就要去学堂了,这新衣正好用得上,小姑有心了。” “两位侄媳,这是给你们娃准备的虎头鞋帽,你们试试。 两位媳妇的脸,瞬间有了笑容。 鞋子和帽子都是用细布做的,摸起来很柔软,不会磨到几个月婴儿的肌肤。 “哎哟,真俊。” 黄氏见两个奶娃戴上虎头帽之后,十分可爱,不禁将其中一个抱过来,“三郎小时候也特别喜欢大姑给他做的虎头鞋,会走路之后,有事没事就爱盯着鞋子看,还说鞋面上的虎头好看呢。” 沈大姑笑了,“三郎现在都不爱穿红的了。” 吃完饭的沈淮正好听到这个,连忙开口,“大姑,三岁小孩才穿红色,我都快五岁了,又不是三岁小孩,当然不爱穿啦。” 跟过来的林致远附和,“我也不爱穿,红彤彤的一团,晃眼。” “你们现在不爱,那是因为你们见的世面太少了。”沈大姑看了两人一眼,神色高深莫测,“等你们长大了,有能力走出雍州郡,你们才会知晓红色的魅力。” 林致远不解的看向沈淮,“表弟,我娘说的话,你听懂吗?” “猜到一点点。”沈淮还伸出手指比拟,“村里的哥哥姐姐成亲,就是穿着一身大红衣服,镇上的有钱少爷,还会骑着大马,胸前挂着一朵大红花。” 林致远很快反应过来,“对哦,新郎新娘成亲,就是一身大红装,我们过年的时候,家里挂的灯笼,大门贴的对联,都是红色的。 用到红色,好像都是大日子,而且是好日子。” 觉得自己说对的林致远,十分开心。 “你们说对了一半。”沈大姑也不卖关子,“除了过大节大喜事会用到红色之外,我们大夏官员的朝服也是红色的。” 沈淮求知欲很强,“大姑,所有的官员都穿红色的吗?” 他记得,后世宋朝官员的官服就是红色的。 “做到大官才能穿红色,小官穿绿色。” 对于朝廷官员的官服,沈大姑知道的也不是很多,但不妨碍她炫两句。 “你们现在不喜欢红色不要紧,等你们长大了,你们就不会这么想了。” 红色,不仅仅是一种颜色,更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沈杨,听到你大姑说的没?”沈杨娘见儿子一脸懵懂的样子,不禁把人拉到跟前,“你日后进了学堂,要好好念书知道没。” 沈杨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他只听懂了大官二字,其余的一个也没听明白。 沈大姑见几个侄子侄女都来了,直接安排红包。 无论男娃女娃,年龄大小,一律封十个铜板。 “谢谢大姑。” “谢谢姑姑。” 沈月沈杏、沈燕沈娟、沈杨沈林,满脸高兴。 沈淮感受到荷包的重量,就猜到铜板不会低于十个。 大姑每次来,都很大方。 这次给各房的东西有:两条腊肉、两只鸡、半袋白面、一些果脯蜜饯。 若是折算成银钱,估计都三四百文了。 加上给自家的那些东西,来一趟,至少三四两起步。 沈杨娘笑着说,“小姑,我们家今年养了十来只大鹅,回头给你抓两只。” 他们家这几年都是收礼,没有回礼,怪不好意思的。 沈大姑摆摆手,“大鹅不好养,你们留着吃吧,我们明早吃完早饭就回县里了。” 沈杨娘‘啊’了一声,猝不及防。 “难得来一趟,多留几日不行吗?”黄氏开口,“好不容易盼你们来,你们待半天就回去,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不欢迎你呢。” “弟妹言重了,这不是家里的田还要整活么,等端午了我们在过来。” 大家好说歹说,都没能劝动沈大姑。 当晚,沈淮和林致远同榻而眠。 两人叽里咕噜到半夜才睡去。 第二天,沈七刀和沈继业要把黄麂搬到马车上的时候,林二爷连忙上前阻止。 “岳父,这是你辛苦猎来的,我跟春兰不能要。” 这头黄麂,虽比不上鹿珍贵,拿去卖也能值不少钱。 “家里要培养三郎,不如把它卖了,给三郎做束修,或者岳父岳母留着自己吃,你们早年劳累,应该多补补。” 沈七刀却说,“山里黄麂多的是,不差这一头,你别阻在门口了,这黄麂不是给你们夫妻的,是给亲家公和亲家母的,赶紧让路。” “姐夫,黄麂代表娘家人的心意,你作为女婿,可不能拒绝。” 沈继业说着就要往前走。 “不可。”林二爷再次阻拦,“哪有女婿拿岳家东西的道理,这也太不像话了。” 于是,两人在院门口推来推去的,最后是林二爷人少势弱,黄麂成功塞进马车。喜欢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