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种地,家里的活有秋娘,这活也不用请人来干了!而且其实我年纪也不小了,家里还有妻子和女儿要照顾,实在不适合丢下她们母女俩去武院。
我这要是去了武院,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空回来一次呢,娘你也说了,这进了武院或者武建军,以后肯定是没时间经常回来的,那秋娘和小玉怎么办?
娘你怎么办?还有太公……我怎么能丢下你们不管。”
苏锦玥皱了皱眉,没说话。
这去武院的事,之前也说过了好几次,这几兄弟里,就张文对这事热情并不太高,显然他对能不能进武院或者能不能继续进学堂的事显然不太在意。
而他今天所说的理由,倒也是合理,且不管家里的田地如何,他的确是已经有妻子女儿了,可不像张武他们兄弟几人这样可以没什么牵挂的。
更何况小玉现在还这么小。
这进了武院后,显然是很有可能一两个月都没时间回家,也见不到自己妻女的,这对他来说,也的确是不太公平。
看到苏锦玥没有说话,文秋娘有些害怕和紧张起来,生怕这婆婆会生气。
毕竟从她嫁到张家来就知道,这家里的事就是婆婆说了算,向来就是婆婆说什么就是什么,她这个婆婆向来就是挺霸道和蛮不讲理的。
虽然现在是变得脾气好了不少,但也还是那个婆婆啊,自己丈夫这样直接拒绝了婆婆的好意,说不定婆婆会把气撒在她身上,觉得是不是她对张文说了什么,才让张文这么坚定的改变主意的。
万一真因为这样,让婆婆又恨上她和小玉,那可怎么办才好?
婆婆这好不容易才对她们好些了,好不容易才不像以前这样打骂小玉了,她真害怕婆婆生气起来,又拿她和小玉来出气。
她自己也就算了,可小玉还小啊,她真不想让小玉再受这样的委屈了。
文秋娘害怕得紧紧的抱住了小玉,忍不住扯了下张文的衣服,朝他摇了摇头,示意着让他别再说话了,然后就说道:“娘,这事听您的,您说什么就是什么。”
说完,她忙又对张文说道:“你担心什么啊,小玉这么听话懂事,难道你还担心我一个人照顾不了小玉吗?”
苏锦玥也不笨,看到文秋娘这样,她自然是知道文秋娘在担心和害怕什么了,不由得暗自叹气,看来之前那个恶婆婆真是给文秋娘都留下心理阴影了,看这把文秋娘给吓得。
于是她便说道:“阿文,你这个媳妇的确是很能干,你看她在家里的时候,整个家不是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的吗!不过……”
“娘,我真没事的!”文秋娘急忙说道:“我会照顾好小玉的,文哥不在也没事的。”
苏锦玥摆了摆手,接着又道:“阿文你说的事,娘也考虑过了,你的情况的确是和你那几个兄弟不一样!毕竟你已经成亲了,而且小玉还这么小,的确是需要有爹娘陪着她会更好。
是这样的,不管是去武院,还是去哪里,这件事呢,娘也只是给你们建议,而不是要你们必须要怎么做,知道吗?”
苏锦玥说着,又朝张虎和张豹看去,并说道:“你们俩也是一样!娘并不是说一定要你们进武院,或者怎么样怎么样之类的,也没说过一定要你们当什么大官,飞黄腾达之类的。
娘最大的心愿,是希望你们能平安,能过得开心,这就够了!
这次到武建城,你们二哥会到武建军去,会被大将军赏识,这不是娘一定要让他这么做的事!
在去之前,娘也问过你们二哥的意思,是他自己想进武建军,所以才让之前那位凌大人引荐,让他去见了大将军,才让在大将军面前有表现的机会。
大将军希望他能留在武建军,答不答应,是阿武自己决定的,不是娘替他做的决定,阿文,还有老四老五,你们几个也是一样,知道吗?
阿文,你如果真不想进武建军,真有你自己要做的事,娘是不会勉强你的。
不过在平乡镇的房子,娘就打算留给你们一家了,反正日后你那几个兄弟都进武院,这房子他们也不需要,倒是你们一家三口住在那儿更好,而且,我们也需要在平乡镇那儿有个落脚的地方。”
第四百三十八章 开春后的计划
文秋娘本来看到张文拒绝了去武院考试,还担心苏锦玥会责怪他们,吓得抱紧了小玉,生怕小玉会受到牵连,没想到婆婆这非但没有责怪他们,还说要把平乡镇的那套房子都留给他们住。
这真是她没想到的。
张文也很是惊讶,愕然道:“娘,这……这不用了,其实……”
“不用什么呀!”苏锦玥直接打断了张文的话:“这可不许你拒绝了!就算不为你自己考虑,你也替小玉想想吧?你不用去学堂了,小玉还要不要去?
你要不要给她请先生,要不要送她去学堂了?这平乡镇离家里也不远,随时都能回来,你们就算搬到平乡镇住,日后要回来也很方便的呀。
反正明天开春,等阿龙他们几个都去了武院,娘肯定也是要去武建城那边的,既然答应了大将军要帮他打理好药材的事,娘自然得经常去武建城,家里这边的田地不用荒废,可以请人来种,请人来打理。
这几年因为灾荒,从各地到我们这儿来的灾民也不少,他们肯定也想找落脚的地方,有地给他们种是最好的,这根本不担心请不到人帮种地的。
地请人来种之后,让你大伯母他们或者里长他们有空帮看下,咱们有空也会回来看看,不用担心的。”
张太公叹了口气:“既然你都决定了,那还有什么好说呢!咱们这小村子你也是看不上,知道留你不住。”
苏锦玥摇头:“爷爷,你这么说就不对了,我要到武建城去,为的可又不是我自己!这么大一个家要照顾,光靠种这点儿地怎么样活一家人?
你看这两年灾情这么严重,若不是我把首饰都变卖了,这家里的人都吃什么啊?
以前我倒是觉得在村子里安安分分是可以的,我都这年纪了,难道还想什么大富大贵啊?
可这灾情的事倒让我明白了,若是家里没点儿余钱余粮,一旦发生了什么事,这日子都要过不下去了。
这些日子村子里多少人来找我们借粮了,爷爷你也不是没看到的。
咱们家这人也不少,吃得也多,要不想法子多挣些钱,真有点儿什么事,这日子根本就过不下去了啊。
就好比这次封村,事情不也是挺严重的吗?
这还是亏得咱们前些日子有准备,钱粮都有,自己也种了不少吃的,这才不至于会慌,担心没粮呢,这未雨绸缪,什么时候都是要准备的,才不至于有什么紧急情况来临的时候手足无措。
要不然像这样封村那样,没有钱粮,咱们怎么办,这一家子这么多人,可都等着要吃饭呢!”
林班主在那儿点头:“张大嫂这顾虑也是对的!家里人多,不能光守着这么几亩地过日子,想要把日子过好,还是得做长远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