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寻根,寻根热,寻根文学,就是要寻找到中华民族五千年长盛不衰的根。 改革开放,国门敞开,台湾、港澳的众多人士回到大陆和内地寻根问祖,海外华侨及他们的后人也回来寻找根脉。 在国内,一些文化人,回到民间去寻根,思索一个古老而深邃的哲学问题:人从哪里来,又将往何处去? 有一个叫阿城的作家,创作了《棋王》、《树王》、《孩子王》三部小说作品,成为这个年代“寻根文学”的代表作。 李勃也在思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寻根热”的现象。他回想自己在高二时写的那片散文《飞机降落之后》,描写一位归国华侨在首都机场降落以后,听到香港回归祖国的广播消息,那种难以表达的激动心情。其实,也是可以归入寻根文学大类的。 随着“寻根热”的兴起,一些古老的东西变得更加吸引人,其中一个趋向就是寻找神秘的处所,探索一种古老文化的神韵。 一些“野”的东西成了人们追寻的目标。 单就电影来说,几大电影制片厂竞相推出一批带“野”字的影片:《野山》、《野人》、《野妈妈》...... 这些影片的质量、社会效益到底怎么样呢?观众颇不以为然。 昨天,学校食堂前面的篮球场,就放了电影《野人》。电影不仅校内的中专生观看了,还吸引了对面牧专的大专生和学校的教职工一起观看。 李勃在观影之后,做了一次研究性调查,总体上来说,赞扬者少,批评、不满意者甚多。 三班的文学社成员魏建华,在接受李勃调查时说:“会长,要我如实说,我认为,这部电影整个情节虽然动人,但看起来过于离奇了,反映的主题也不够鲜明。” “那你对这部电影的整体印象如何?”李勃接着问道。 “仅仅因为一个谋杀者,疏忽了一个细节,就演绎出一部电影,说实话,真没有留下什么深刻印象。”魏建华说话的同时,还摇了摇头。 “那你对剧中的人物,有何评价?”李勃还想多问一句。 “尽管导演苦心经营,用外表与内心的反衬来表现人物,但观众仍然可以看其头、知其尾。实在是没意思。”魏建华说完,长叹一声。 “那你对这种寻根类的电影,有什么期盼?”李勃要深入问。 “我认为,打破传统手法,开拓创新,是我国电影发展的新途径。深挖我们民族的根,探讨民族的灵魂所在,一定可以拍出中国人、甚至外国人都喜欢看的寻根电影。”魏建华有些兴奋地说。 “你对寻根文学,还有什么看法?”李勃想探讨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 “会长,如果要深入探讨这些问题,你可以组织一个研讨会。我今天想瞌睡了。”魏建华说完,还真的打了一个哈欠。 这个哈欠,似乎有了传染力,李勃也跟着打了一个。 “那好,今天先回去睡觉。我明天去找一下杜老师,先请教一下再说。”睡意来袭,李勃也快支撑不住了。 两人分手,各自回宿舍休息。 今天,李勃在下午上完课之后,去办公楼语文组找到杜游文老师。 “李勃啊,你又有什么新点子,需要老师出马了?”杜老师一向都很支持李勃搞活动。 “杜老师,我能有什么新点子?也不需要您出马,只想向您请教一个问题。”李勃经常麻烦杜老师,已经由些不好意思了。 “什么问题只管说,我们可以一起探讨,你也不必这么客气。”杜老师开诚布公,从来不摆老师的架子。 “那我就直说了。近来,全国都掀起一股寻根文学热潮,报纸杂志,连篇累牍,电影电视,也不肯落后,为什么会这样?我一直想不明白,请您赐教!”李勃抛开了话题。 杜老师思索了一阵,拿起桌上的茶杯,喝了几口茶水,放下杯子说:“要说这个问题,我想至少有一下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文化寻根热潮形成的历史背景,来自于国内不断高涨的‘文化热’;第二,国门敞开以后,西方文化艺术思潮大量涌入,导致中西方文化大碰撞、大融汇;第三,从文学自身演变发展来说,一是寻找民族文学之根,二是寻找作家的自我个性。” “杜老师,你的分析,我很赞同,真是太深刻了。”李勃连连点头赞许。 “你不用给我拍马屁,我这也是一家之言,不一定对,仅供参考。”杜老师谦虚地说。 “杜老师,您能否就寻根文学,与它之前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做一个对比?”李勃想和杜老师多聊一聊,绝不会问一个问题就走。与师者谈话,也是学习提高的路径。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都是时代的产物,我们需要对过去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一番反思,也会揭开社会的一些伤疤。作家们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用文学的手法表现社会生活,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但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伤痕和反思上,这就有了寻根文学的兴盛。它有反思,有批判,更多的是认同,是对民族文化的弘扬。”杜老师说起来开始滔滔不绝。 “杜老师,我可不可以这样理解,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和寻根文学,是一脉相承的?”李勃插空问了一句。 “你理解的很对。他们不仅是一脉相承的,而且还是螺旋式发展的。都体现了作家们的责任和使命担当。”杜老师肯定地说。 “那请您预测一下,寻根文学能持续多长时间?”李勃给杜老师出了一道难题。 “这个真的不好预测。任何文学热潮的出现,都不会脱离它所处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就我们国家的社会发展来看,改革开放政策会一直坚持下去的,人民生活水平是不断提高的,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也是不断高涨的。越是生活条件好,人们对文化的反思就会越深入,文学作品就会更加丰富多彩。寻根文学的热潮,我想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但任何热潮都会有退去那一天,具体会是什么时候呢,恕我才疏学浅,我无法预测。”杜老师真诚解读,令李勃肃然起敬。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杜老师,太谢谢您了!”李勃站起来,给杜老师深深地鞠了一躬。 “不客气,以后有任何问题,我们都可以一起探讨。”杜老师依然一片真诚。 经过杜老师点拨,李勃对“寻根热”的认识加深,感觉收获满满。喜欢城一代的奋斗史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城一代的奋斗史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