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杨轩赶到定国公府的时候,门口的白绫已经挂了起来。 他的脚步慢了下来,缓缓往里走去。 下人进进出出忙碌,看到杨轩的时候会停下脚步来躬身行礼。 但他就像是没看到一样,往里走着。 挂在房檐下的灯笼陆陆续续换成了白色的。 整个定国公府笼罩在一片悲伤的氛围当中。 “师叔祖?”徐显宗正往外走,就见到师叔祖杨轩迎面走来。 “带我去看看吧!”杨轩看着他一身洁白孝服,道。 “嗯。”徐显宗点点头,领着杨轩往里走去。 院子里已经聚了不少人,一眼看去,洁白一片。 在众人当中,杨轩竟然看到了安庆。 身边是蓝香陪着。 他快步走了过去,安庆也注意到了杨轩,二人相互对视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我先进去看看。”杨轩对安庆道。 安庆能理解杨轩的心情,点了点头。 进入房间,杨轩缓缓走向床榻。 徐显忠已经为父亲擦拭干净身体,并换上了新衣。 看到师叔祖杨轩走进来,徐显忠强忍着悲伤,行了一礼。 他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来安慰,但却不知道该怎么说。 最后,只是拍了拍徐显忠的肩膀。 “我想…再和你爹说会儿话。” “侄孙就在外面守着,师叔祖若是有什么吩咐的话,唤一声便是。” 徐显忠说道。 杨轩点点头。 徐显忠退了出去,并关上了门。 房中,杨轩看着一动不动的徐景昌,俯下身子,轻轻握住他的手。 “景昌,你这手怎么这么凉啊?” 徐景昌没有回应,他也回应不了。 “你啊,忙了一辈子,这几年又帮我分担了不少事,是我让你累成这个样子的。” “现在好了,你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了。” “不用再为任何事情操心。” “……” “早知如此,我今天就应该一直留在这里的。” “……” “你这孩子,真是一点也不知道体谅一下长辈,就不能等等我嘛,走的这么急…” 杨轩就这样和徐景昌说了许多话。 当他再次出现在外面的时候,聚集的人更多了。 他们要为徐景昌整理遗容,然后…换地方。 杨轩看着众人,开口道:“你们,该忙就忙,不用管我。” 随后,他便来到了安庆身旁。 蓝香和杨轩说了一声去帮忙,就将位置给杨轩让了出来。 她们在得知徐景昌薨了的消息的第一时间,就带着府里的下人前来帮忙。 先前,是小虎媳妇儿在领着下人,所以这里只有安庆和蓝香两人。 “景昌走了。”杨轩看着安庆,吐出四个字。 后者闻言,轻轻握住杨轩的手。 虽然是什么都没说,但杨轩却能感受到安庆给予的力量。 他强挤出一抹笑:“不用担心,我没有你想象的那么脆弱。” “只是这心里啊,空落落的。” 他回过头,看了一眼徐景昌的房间,道。 随后,他又回头看着安庆:“你啊,该休息就休息,别把自己当成年轻人了。” “这边,有我在,你就别操心了。” “嗯。”安庆轻轻点头。 到这会儿,她也感到有些累了。 … 朝廷的速度很快,很快就任命好了治丧大臣。 但在杨轩表示了自己要当这一次的治丧大臣之后,朝廷任命的治丧大臣,就只能给他打下手了。 不过,朝廷任命的治丧大臣对此却没有一点意见,相反很乐意。 杨轩治丧经验丰富,对于徐景昌的丧事,他是按照郡王的规格来的。 因为追封的旨意已经下达了。 这也让悲伤中的徐家众人得到了一丝慰藉。 … 丧事还在进行中,等都进行了十余日的时候,处在金陵的徐钦才得到消息。 “哥啊,你为什么不等等弟弟呢?” 一连数日,徐钦都沉浸在悲伤之中,他在魏国公府设了灵堂,牌位。 也只有这样,才能弥补他无法亲临现场的遗憾。 … 徐景昌下葬了。 这段时间,杨轩平均每天休息不足一个时辰。 因为他白天要操心徐景昌的丧事,晚上还要处理小皇帝他们拿不定主意的国事,以及审阅他们处理过后的国事。 也只有他这样的身体素质,才能坚持下来。 丧事结束后,他睡了整整一天,就恢复了状态。 不是他不想再休息几天,而是他身上的担子容不下他多休息。 不过让杨轩欣慰的是,在徐景昌的丧事期间,小皇帝的表现很不错。 经他处理的国事,可圈可点。 杨士奇、杨溥、于谦皆是对小皇帝的能力表达了肯定。 这让杨轩不由得感觉自己之前的担忧多余了。 到底是老朱的子孙,确实成长的很快。 既如此,那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杨轩就可以开始让小皇帝逐步开始接手朝政了。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也不用再等到小皇帝亲政的时候了。 于是,杨轩将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国事和小皇帝的身上。 这样,他也可以转移注意力,短暂的忘记徐景昌已经走了的事实。 而杨轩让小皇帝逐步接手朝政的举动,也让百官心中安定了不少。 距离小皇帝成婚的时间越来越近,百官都担心杨轩会把持着朝政,不会还政于小皇帝。 毕竟,权力是能迷惑人的心智的。 处在高位之上,想要保持初心,实在是太难太难了。 历史上不知道多少人,在坐上高位之后,就失去了初心。 诚然,杨轩总领朝政期间,国力蒸蒸日上。 麓川之战,更是打出了国威,让西南的土司安稳了下来,南洋一众小国也知道了大明的强大。 但,人心是不可测的! 百官对于杨轩,也是畏惧大于敬佩。 毕竟这厮要是不讲规矩起来,谁也没有办法。 要知道,当初哪怕是当着太宗的面,他都敢当廷斩杀数十名官员。 更何况现在是军政大权在手的情况下。 好在,从始至终,杨轩都没有表现出要一直把持朝政的迹象。 这也让百官对杨轩的印象改观了不少。 尤其是官场上的年轻人,没有亲眼见过杨轩当年的"战绩"。 他们只看到杨轩这几年兢兢业业,哪怕是大权在握,也毫不贪恋权势。 因此,都开始怀疑传闻中杨轩的那些“战绩”是不是谣言。 ………喜欢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