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小老二放弃抵抗,他所带来的人,很快就被拿下。 御书房,朱瞻基好整以暇的坐着。 看着被押到面前的二叔。 “给汉王松绑!” “陛下!”听到朱瞻基的话,护卫将军樊忠面色一变,道。 “无妨,松绑!”朱瞻基摆了摆手。 “是。”樊忠不敢抗旨,只好为小老二松绑。 解下身上的绳子,小老二狠狠瞪了一眼樊忠。 这厮绑他的时候可用力了,勒的他肉疼。 “给汉王赐座!”朱瞻基又道。 樊忠不懂朱瞻基为什么要对一个反贼这么优待,但还是按照朱瞻基的吩咐,给小老二搬来了椅子。 “你们先退下吧!”朱瞻基对着樊忠等人说道。 “陛下!”樊忠等人急忙道。 汉王可是一个危险人物,他们不敢让汉王跟朱瞻基单独待在一起。 万一朱瞻基出了什么事儿,他们就算是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嗯?听不懂朕的话吗?”朱瞻基脸色一沉。 “是。”樊忠等人没办法,只好退下,不过在退下之前,还给了小老二一个警告的眼神。 但,小老二根本没把这些人放在眼中。 他上阵杀敌的时候,樊忠还没有出生呢! 对他来说,樊忠只不过是个毛头小子而已。 他大大咧咧的在椅子上坐下,毫不畏惧的对上朱瞻基的目光。 “大侄子,你打算怎么处置我?” “是杀了我,还是圈禁在凤阳高墙?” 对于皇室宗亲,最严重的处罚就是圈禁在凤阳高墙。 杀?没有过,朱允炆不算。 就算是老朱,也没有杀过子侄。 当年朱文正与张士诚暗通曲款,密谋篡位,老朱也没有杀,只是圈禁了起来。 当然,圈禁,比掉脑袋更加难熬。 虽说还活着,但却是生不如死。 小老二自知,自己犯的是谋反大罪,罪无可恕。 而大侄子,也不是什么仁慈的人,所以才这么问,也是为了噎他一下。 不过,大侄子的反应和他想象的不一样。 只见大侄子笑了笑,问道:“二叔,侄儿在你眼里就是这样的人吗?” 小老二轻哼了一声,意思不言而喻。 朱瞻基没有计较,也不在意。 胜利者对待失败者,向来都是大度的,以彰显自己的胸襟。 “二叔误会了不是?” “侄儿可是从未想过要杀你,以及圈禁凤阳高墙。”朱瞻基笑着继续道。 哼,你觉得我会信?……小老二偏过头,不去看大侄子这副胜利者的嘴脸。 以前也不知道是谁一门心思的想要我的命……小老二心里想着。 小老二的反应并没有出乎朱瞻基的预料,他接着道:“二叔,父皇生前交代过,血浓于水,无论如何,侄儿也不会伤你性命的。” “但,造反又是事实,侄儿不能不处理,不然又如何统御百官。” “你说,侄儿现在该怎么办?” “你为刀俎,我为鱼肉,怎么办还不是按照你的想法来?” “我知道,你是想看我跟你求饶的样子,但我偏不让你如愿。” “你若心够坚定,杀了我就是。” 小老二直言道。 “不不不,我已经说了,不伤二叔性命。” 朱瞻基摇摇头。 “你还真不愧是老大的种,虚伪的样子如出一辙。”小老二讥笑道。 朱瞻基面色微微一沉,心中升起一股怒火。 他盯着二叔,不说话。 他已经猜到了二叔的心思,用言语激怒他,以达到求死的目的。 他不会上这个当。 平复下自己的心情,朱瞻基继续道:“二叔,你知道吗?” “其实从你开始调查旧部的情况,我就已经知道了。” “这件事,确实是我的问题,没有早些发现你的旧部遭受不公对待。” 小老二看着大侄子不说话。 大侄子知道他的计划,这一点,从进入皇城,他就猜到了。 但是大侄子说他不知道他的旧部遭受不公对待,这话小老二是不相信的。 自己的整个计划都在大侄子的算计之中,旧部遭受不公对待这种小事,大侄子又怎么可能不知道。 不是大侄子的默许,自己的旧部会落到那般境地? 看到自家二叔脸上的表情,朱瞻基知道二叔不相信自己所说的话。 他叹了口气,道:“二叔,我现在虽是皇帝,但是军中的心腹,其实并不多。” “而今的老将,大都是追随过爷爷的,他们会服我爹,那是因为我爹当了二十多年的太子,根基深厚。” “但我有什么?” “论在军中的威望,二叔远胜侄儿。” 这话不假,小老二十多岁就开始跟着自己老爹上了战场,与北元厮杀。 朱棣的老部下,跟小老二的关系都不错。 靖难之时又是各种冲锋陷阵,战功赫赫,其在军中的威望,自然要比朱瞻基强。 和一众老将相比,朱瞻基就是一个小辈。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虽然现在成了皇帝,身份也不似以前。 一众老将对其也算恭敬,但和对朱老四,以及朱高炽比起来,就能体现出差距了。 “这些老将,虽然听我的旨意,但他们的心思也不少。” “继位之初,在师叔祖的帮助下,我才有机会提拔一批年轻将领,稳住军队和边关重镇。” 朱瞻基继续说着。 他现在是皇帝了,对于兵权,看的自然是无比重要。 他牢记师叔祖和爷爷的教导,深知兵权对皇帝的重要性。 刚继位时,他的根基并不算稳定。 文官、武将、勋贵,还有一直虎视眈眈的二叔,都让他倍感压力。 好在师叔祖一直在他身边,极大的帮他减轻了压力。 只要师叔祖坐镇京师,军中就没有任何人敢乱动。 哪怕是二叔,也得老老实实的。 文官…不说也罢! 实在是被杨轩给整怕了。 几十年积攒下来的威势,就是这么恐怖。 朱瞻基也不得不承认,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正因为师叔祖的存在,他才能快速掌控局势,坐稳皇位。 但是师叔祖的存在,也限制了他的发挥。 这一点,他清楚,师叔祖也清楚。 不过他并不担心师叔祖会威胁他的位置,父亲、爷爷都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 师叔祖永远值得相信。 可师叔祖还是毫不留恋的离开了,这让朱瞻基很伤心失落。 他明白,师叔祖的离开,是为了他好。 毕竟,像师叔祖这样在军中有巨大影响且能力不凡的老臣若是一直待在朝堂上。 他这个皇帝的作用就会降低,威势也会受到压制。 长久下去,很多人就会觉得,有没有皇帝都无所谓了。 皇帝沦为傀儡的局面就会出现。 唉,若是像师叔祖这样的人再多些就好了……他有时候也会这样感慨。 自打师叔祖离开,朱瞻基才算是真正体会到了当一个皇帝有多不容易。 师叔祖在的时候,他每天都能提前一个时辰,甚至一个多时辰下班。 但师叔祖离开后,他想提前下班? 嗯……确实是只能想想! 不加班就已经是情况好了。 更不用说太子出了事,他还得抓紧时间造人。 有时候他都想把自己劈成两半用。 他也不止一次的提点过内阁了,几个人的效率愣是比不过师叔祖一个老年人。 他深感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不然迟早累坏身体。 要知道,这两三年时间,他连蛐蛐儿都没时间斗。 所以,他设立内书堂,教太监读书,也是为了帮自己减轻压力。 就比如他把批红权分给了司礼监。 读过书的太监才能看懂奏疏,能帮上忙,能跟那群文官斗一斗。 ……喜欢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