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侯府。 书房。 “侯爷!” 虎子悄无声息的走了进来,行礼道。 “我要知道今日朝会上发生的事的具体细节,以及都有谁说了哪些话!”杨轩开口。 “是。”虎子拱手应下。 作为锦衣卫的指挥同知,以及暗卫的统领,虎子的能力自是不必多说。 在杨轩的命令下达后,他用最快的速度就将杨轩需要的情报整理好了。 看完情报,杨轩的眸子中闪烁着杀意。 有些人啊,就是喜欢搞这些。 此时,夜已深,人们早就已经沉沉睡去。 杨轩换了身衣服,悄无声息的离开了侯府。 天明前才回来。 一切都没有什么变化,只有城外的河底多出了一具尸体罢了。 少了一位大臣,百官只是感到有些奇怪,并没有多想。 但随后的几天里,又有几位大臣消失,百官的反应就算再怎么迟钝,也反应过来不对劲了。 消失的这几人,无一例外,都是反对赵王出海,以及提议禁海的主力。 这让一些人想起了十几年前的一些事。 当时是皇帝打算推行新政,朝廷上下反对声一片。 甚至还用了些流言等手段。 涉及了文皇后等好几个人。 然而没多久,朝中就有好几位大臣消失了。 事后也没有查出什么。 但众人心中都明白,那是一次杀鸡儆猴。 时隔多年,竟然又出现了。 没有证据,他们也没有办法。 若是散布流言逼迫皇帝的话,只会步了前几人的后尘。 一些人开始害怕了。 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人是怎么消失的。 十几年前消失的那几位大臣,到现在,尸体都还没有找到呢! 就好像有一把无形的刀子,悬在百官的头顶。 这把刀子,比锦衣卫和东厂更加可怕。 私底下,已经有人开始复盘整件事情了。 他们想要把这把刀子找出来。 暴露在阳光下的刀子,虽然也会让人害怕,但还不至于到让人提心吊胆的地步。 … 百官之中,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小,朱高炽又休息了几天,拖着病体开始上朝。 这一次,杨轩和小老三都出现在了朝堂之上。 处理完一些琐事,小老三出海的事再次抛了出来。 杨轩站在御阶下方,看着百官,只问了一句话: “谁同意,谁反对?” 大家都知道这厮无法无天,没人愿意跟他正面对上。 几年前几十名官员血染朝堂的画面犹在眼前。 “没人说话,看来诸位是持反对意见了。” 杨轩的话音刚刚落下,同意小老三出海的声音此起彼伏。 相比起那些谋划,现在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小命。 礼部尚书金纯看着杨轩这模样,有心想说些什么,但最终只是在心里叹了口气。 这厮看起来风光无限,但靠的只是皇帝的恩宠,若一朝失势,便会万劫不复。 虽然他做的事,对大明是好的,但有一点,他的敌人太多了。 杨轩并不知道有人会想这么多,他转过身,面向龙椅上的朱高炽:“陛下,看来诸位臣工都已经同意赵王出海一事了。” “好,诸位爱卿都是我大明的忠臣啊!” “此事就这么定下了,赵王出海的一应事宜,各部需竭力配合。” 朱高炽笑着说道。 “臣等领旨!” 百官齐声说道。 事已至此,他们还能怎么办? 不过话又说回来,几名大臣消失,他们的位置就空了下来。 一个正二品和几个正三品的位置,这可是天大的机会啊! 以前这些位置,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想要进步,就只能等前辈退下,现在一下空出了这么多位置,盯着的人可不少。 陛下也没有表态,那么岂不是说大家都有机会。 不过他们前脚就把陛下气病,现在还想进步,怕是有些难。 当然,机会也不是没有。 已经摆在了眼前。 赵王出海的事儿,就是他们的机会。 把这事儿办好了,说不定就能进步。 于是,朝堂上下开始忙碌起来。 与郑和下西洋不同,小老三这次出去就不回来了。 那么要准备的事情,自然要全面一些。 首先就是要带多少兵马。 愿意跟着小老三离开的旧部也有,不过不多。 他们都知道留下来可能很难有机会进步,但是故土难离已经刻在了他们骨子里。 而普通士卒自然不会受影响。 小老三原本没打算问他们,但是自己手下确实需要具有作战经验的兵。 不然自己到了旧港,手底下连个兵都没有,怎么扎下根? 岂不是成了施家的傀儡。 所以,小老三画了一通大饼,又确定了一千多愿意和自己离开的普通士卒。 当然,这点兵还是不够的。 而且他们大多都是步卒,以及少量的骑兵,根本没有打过海战。 也别说是海战了,水战他们也没打过。 出海之前,还得先让他们适应一下海上航行。 不然到时候一个个全都成了软脚虾。 小老三将自己的困难和杨轩说了说,随后便跟着杨轩进宫去找朱高炽。 一番商议,可以给小老三五千兵马,这五千兵马中,除了愿意跟小老三走的一千多将士,另外朱高炽又给了他五百的水师名额,剩下的缺口,需要他自己去招。 小老三又跟杨轩商量了一番,决定去南方招兵。 以会水的优先。 不过因为要离开大明,不能再回来,招兵一开始就遇到了挫折。 没有办法,只能从流民下手。 ……喜欢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