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岁月催人老啊(1 / 1)

转眼又是一年冬。 京城下雪了。 坤宁宫的庭院中,几个太监正在扫雪,他们身上,已经落了一层薄薄的雪。 “师姐,外面冷,我们还是进去烤烤火吧!” 杨轩在徐妙云的身边说道。 “再看看,或许……以后就看不到了。” 徐妙云轻声说着,随即伸出手又接住了一片从面前落下的雪花。 雪花在掌心之中很快就化成了水,只给人留下了一阵凉意。 “怎么会呢,以后还有的是机会。”杨轩说道。 徐妙云闻言只是微微笑了笑,她自然能听出小师弟的底气不足。 不过,她并没有反驳小师弟的话。 有些事,不用那么较真。 在外面又待了一会儿,一阵寒风吹来,徐妙云忍不住打了个冷战。 “师姐……” “好,我们进去。”徐妙云知道小师弟要说什么,没等他的话说完,就答应了下来。 殿内火盆烧的很旺,一点也不觉得寒冷。 徐妙云坐在榻上,静静地看着小师弟把火盆移到自己身前,嘴角浮现一丝浅浅的笑意。 她好像看到,眼前的身影与几十年前那道小小的身影重合了。 这时,朱棣走了进来,他低头拍了拍身上的雪。 随后解下身上的大氅,丢给身后的王忠。 然后便往里走来:“这天是越来越冷了。” 他走到火盆旁停下,王忠挂好大氅,又给朱棣搬来了椅子。 朱棣顺势坐下,烤着火,开口说道。 “陛下国事忙完了?” 徐妙云给朱棣倒了一杯热水,递给他,随口问道。 “没呢,国事怎么可能忙完。”朱棣喝了一口热水,顿感身子暖了起来。 “那你还来这里?”徐妙云道。 “没事,有太子还有内阁,不会出什么问题。” “而且,我也想过来多陪陪你。” 朱棣看着媳妇儿的眼睛,说道。 “陛下还是要以国事为重,臣妾有陛下这句话就足够了。” 徐妙云说道。 “国事可没有妙云你重要啊!” 朱棣笑道。 “你俩能不能注意点,这儿还有个大活人呢!” 杨轩这时发出不满地声音,并给了朱棣一个嫌弃的表情。 也就是安庆今儿没来,不然他也要撒狗粮。 “你在这儿啊,我还以为你走了呢!” 朱棣不甘示弱,当即回道。 “那我走?” 杨轩道。 “慢走,不送!” 朱棣扭过头,看也不看。 一旁的徐妙云见此,无奈扶额。 这两人啊! 都几十年了,还是这个样子。 “行了,你们两个就省点力气吧!” 徐妙云赶紧道。 “好,师姐的话我肯定听。” 杨轩赶紧说道。 朱棣:…… 被杨轩这样一说,倒显得是他无理取闹了。 “小师弟,今儿也不早了,你赶紧回家去吧,我这里你不用担心。” 见到自家男人又吃了瘪,徐妙云只能帮着说话。 当然,她也是想跟自己丈夫多待待。 “好。” “那我就先走了,明儿再来看师姐你。” 杨轩倒也没硬要留。 他当然看得出来人家夫妻是有话要说,自己留下当个电灯泡,不合适。 …… 出了宫。 杨轩也没有去其他地方,径直回了侯府。 这个时节,如非必要,没人喜欢出门。 透过窗户上的玻璃,杨轩看到安庆和秀禾正在做刺绣。 是的,玻璃的技术郑和他们已经带回来了。(主要是作者忘了) 不过制作出来的符合望远镜标准的,还是太少了,更多的,还是做成了各种饰品,或者弄成整块的,装在了窗户上。 现在,乾清宫,坤宁宫这些宫殿的窗户,已经换上了玻璃。 杨轩进了屋,清理了一下身上的雪。 然后走到安庆和秀禾身边,笑着问道:“你们这是在做什么呢?” “我们打算给皇后做个香囊。” 安庆解释了一句。 “不错,很好看。” “想必师姐会很喜欢。” 杨轩笑着鼓励道。 “今儿想吃什么?我来做。” 他接着又问。 “那就土豆炖牛肉吧!” 安庆想了想,道。 “没问题。” 杨轩笑着答应了下来。 现在的他,一有空,就会下厨。 随着身边的人年纪越来越大,他就想多做点事,多留下些回忆。 一个时辰后,杨轩的饭菜也好了。 身边的人都上了年纪,牙口自然不比年轻时,索性他炖肉就多炖了些时间。 用膳的时候,老胡吃的并不多。 他现在的饭量,和以前相比,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他的年纪比朱棣还大,身体机能衰退严重,要知道,朱棣都马上六十了。 当真是岁月催人老啊! 老胡现在出行,已经离不开拐杖了,暗卫的事,他也早就不插手了。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虎子已经完全接替了他的位置,这几年做的也不差。 一代新人换旧人,莫不如是。 …… 临近年关,天气好转了起来。 街上的人也多了起来,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整个京城,都笼罩在一片浓浓的年味之中。 杨轩进宫去看师姐徐妙云的时候,发现她的气色也好了不少,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小师弟,我想出宫去转转。” 师姐徐妙云忽然说道。 “要不要叫上陛下一起?”杨轩问。 “不用了,陛下还有国事要忙。” “我们悄悄的出宫,然后悄悄的回来。” 说罢,徐妙云还俏皮的眨了眨眼,一如当年少女时。 “好。”杨轩笑着点了点头。 他又怎么忍心拒绝师姐呢! 就这样,他们悄悄离开了皇宫。 沿途的太监宫女,还有禁军侍卫,都被徐妙云下了封口令。 街上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逛街的姑娘家也很多,杨轩和师姐行走在其中,就跟普通人一样,也引不起注意。 路过一家卖马蹄糕的店铺,徐妙云进去买了两包。 当然,钱是杨轩付的。 “记得小时候,爹爹每次回家,都会给我带一包这个。” 徐妙云打开包装,取了一块马蹄糕,轻轻咬下。 满脸的追忆。 杨轩没有说什么,就静静的看着师姐,听她说话。 “可是后来,去了顺天。” “再回京城,也没有时间去买。” “我都快忘记这个味道了。” “那我每天给师姐你买。”杨轩道。 “不用了。”徐妙云摇摇头。 “为什么?”杨轩不解。 “已经没有当年那个味道了。” 徐妙云道。 杨轩沉默,因为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虽然马蹄糕还在,但当年的人已经不在了,味道…自然也不是当年的味道了。 “好了,我们继续转转吧!”徐妙云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情。 “嗯。” 接下来的时间里,杨轩就这样跟在师姐身旁,去了一家又一家铺子,买了很多东西。 那么多东西,两个人肯定是带不了的。 于是,杨轩便付了订金,留了长平侯府的地址,让对方送货上门。 太阳已经开始西去,气温也降了下来。 徐妙云也已经逛了大半天了。 “师姐,天色不早了,我们该回去了。” 杨轩提醒。 “好。”徐妙云没有拒绝。 她也感到累了。 刚送师姐回到宫里,就见朱棣着急的找媳妇儿呢。 坤宁宫中的宫女太监跪了一地。 “皇后去哪儿了,你们都不知道,你们是怎么伺候皇后的?” “找,都给朕去找。” “找不到,你们就都别活了。” 朱棣暴怒的声音传的很远。 这时,一个宫女发现了皇后徐妙云,发出惊喜的声音。 “皇后娘娘回来了!” 听到声音,所有人都齐刷刷的望了过去。 当真正看到徐妙云后,心里皆是松了口气。 皇后回来了,他们不用死了。 朱棣更是直接小跑到了媳妇儿面前,抓起她的手,满脸的担忧。 “妙云,你这是去哪儿了啊,吓死我了。” “陛下恕罪,臣妾和师弟出宫去转了转,没有提前告知陛下。” “让陛下担忧了。” 徐妙云一脸歉意道。 “你想出宫,跟我说啊,我陪你去。” “干嘛非要带这厮。”后面这句话,是朱棣瞥了一眼杨轩,小声嘀咕的。 很显然,对于媳妇儿这种一声不吭就偷偷跑出宫的行为,朱棣觉得都是杨轩撺掇的。 朱棣的声音虽小,但还是逃不过杨轩的耳朵。 后者只是偷偷翻了个白眼,并没有争辩什么。 因为他能理解朱棣的心情。 “国事繁忙,臣妾不忍心打扰陛下。” 徐妙云解释道。 听到这话,朱棣很是无奈。 “陛下,出宫是臣妾临时起意,和他们无关,还请陛下不要责怪他们。” 徐妙云又帮着宫女太监们求情。 “好,都依你。”皇后没事,也回来了,朱棣也不想再跟这些奴婢们计较。 当然,一番警告是少不了的。 谁让他们一问三不知。 随后,几人便进了殿内。 杨轩留了一会儿也告辞离开。 回到侯府,今儿在街上买的东西也已经送来了。 “送货的小厮说这些东西都是你买的,可是咱们也不缺这些啊!” 安庆问杨轩。 “今儿我陪师姐逛街,这都是她买的,我留的是侯府的地址。” 杨轩解释了一句。 这些东西,自然不可能直接送到皇宫,而且皇后悄悄出宫的事,也不能让人知道。 安庆明白杨轩的用意,点了点头,便问道:“那我们什么时候把东西送进宫去?” “明儿吧,今儿时间也不早了。”杨轩道。 “嗯。”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次日。 杨轩和安庆一同将东西送进了宫里。 还留下用了膳。 出宫前,皇后徐妙云告诉他们,今年过年都来宫里。 杨轩心里清楚,师姐觉得这可能是自己过的最后一个年了,想团圆一些。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除夕当天。 百官如同往年一样入宫拜年,也许是因为皇后的原因,今年的红包格外丰厚。 哪怕只是一名从九品的小官,红包竟然也有一百两银子。 徐妙云知道后,责怪朱棣花钱大手大脚,不知道节省。 而朱棣却是一副“媳妇儿教训的是”的样子。 除夕下午。 皇子皇孙,公主驸马等都进入了皇宫。 看着儿孙齐聚的场面,徐妙云也是露出了笑容。 多少年了,一家人头一次聚的这么齐。 今天的主角是皇后徐妙云,就连朱棣这个皇帝,也事事都顺着她。 朱高炽哥仨今儿也异常和睦,诠释了什么是兄友弟恭。 朱瞻基也带着媳妇儿胡氏和孙氏伺候在奶奶身前。 是的,朱瞻基已经成亲了,永乐十六年,册封济//宁胡氏为正妃。 孙氏为嫔。 一下子就娶了俩媳妇儿。 大孙子成亲那天,是徐妙云最开心的一天。 … 天色渐暗,夜幕逐渐降临。 整个皇宫灯火通明,火红的灯笼挂在每一座宫殿前。 红底金字的春联也贴满了皇宫。 整个一喜气洋洋,年味儿也相当浓郁。 坤宁宫,年夜饭也已经准备好了。 并不是那种一人一桌或者两人一桌的分餐制,而是一个个的大圆桌。 朱棣不在乎合不合乎礼制,他只在乎媳妇儿开不开心。 朱棣他们这一桌子,除了他们夫妻俩外,再就是三个儿子,太子妃张氏,太孙朱瞻基,太孙妃,以及,杨轩和安庆。 刚好十人。 其他人,就围坐在其他圆桌旁。 这样一来,倒也热闹了许多。 年夜饭徐妙云吃的不多,她只是吃了一点就说自己饱了。 剩下的时间,她都在给其余人夹菜。 “陛下,你已经上了年纪,肉还是要少吃。” “高炽,你打小身体不好,娘管着你的饮食,就是想看着你健健康康的。” “哎,娘,我都明白。”朱高炽连连点头。 “高煦,你性子要强,有些事,就别争了。” “高燧,你年纪最小,但心思多,不过娘知道,你是个好孩子。” “娘啊,就只希望你们兄弟,能平平安安的。” “娘,我们记住了。” 两兄弟回应着母亲的话,眼眶不知什么时候红了。 “瞻基,你年纪小,凡事容易冲动,以后啊,要多听听你爹的话。” “嗯,奶奶,孙儿记住了。” “嗯,好孩子。”徐妙云欣慰的笑着。 然后看向太孙妃胡氏:“你是我亲自挑选的孙媳妇儿,我相信自己看人的眼光。” “瞻基这孩子性子有些浮躁,你以后要多多包容一下他。” “老话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 “你们两人以后,一定要携手共进。” …… 四千字终于补够了,但今天的四千字还没开始呢,啊啊啊!!!(抓狂)喜欢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噬天成仙 大秦:始皇一不小心就薅羊毛了 御兽:灵契主宰 水浒超凶凶 太监武帝:功法自动大圆满! 甲子异种 我向神明祈祷,回应我的只有乱码 炮灰弃女的长生修仙路 宗门发坐骑:给我发了个妖族女帝 轻风修仙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