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 听完姚广孝的话,在场众人也都陷入了沉思。 原来,王朝兴衰更替,这就是原因? 人与资源失衡,那么就会通过其它办法,使之重新达成平衡。 “看来,铁铉所奏之策,是必须要施行的了。”朱棣开口了。 既然土地兼并是亡国的重要原因,那么扼制地主兼并土地,便是势在必行的。 “听了少师所言,你们都有什么想法,说说看吧!” “老大,你先来。”朱棣看了一圈众人,最后点名朱高炽。 “回父皇,既然土地兼并和大明国运息息相关,那我们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朱高炽先是表示了肯定。 随后又道:“不过,要对地主征税,那其中,必然困难重重。” “我们需要提前对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情,做好应对措施。” “就以现在的税制来说,他们都逃税漏税。” “若是改了税制,那他们可能会做出什么事情来,可以想象。” 朱高炽简单说了下这其中的困难。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自然明白,朱高炽指的是什么。 “哼,若是他们敢造反,朕必然要让他们知道,朕的刀子有多锋利。”朱棣冷哼一声。 接着,众人便对政策内容进行了详细商讨。 首先可以确定的就是,废除丁税。 以后只征田税。 大明的田地是根据其优劣分了等级的。 上好的良田交税自然多,反之则少。 不少地主钻了这个空子,勾结官员,将自家的良田改成劣等田地。 却将百姓手里的劣等田地,改成良田。 负担转嫁到了百姓头上。 诸如此等例子,比比皆是。 这个问题暂且搁置,后面再商讨(评论区等各位帅炸天的读者的建议)。 还有就是徭役,众人商量了一番,觉得还是不能取消,只能尽量减少对徭役的征召。 并且在服徭役期间,给百姓管饭。 这是根据大明现在的实际情况,所能做出的最好的改善方法了。 毕竟要是废除徭役,以后不管朝廷做什么工程,这人力成本就是巨大的。 而且朱棣动不动就想干一番大事,那样的话,用不了几年,朝廷就得破产。 所以,只能改善一下服徭役的百姓的待遇。 本来说完这些就差不多了。 但铁铉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 那就是损耗问题。 底层吏员在收税的时候,会将损耗也让百姓承担。 这个损耗有多少,都是他们说了算的。 此种盘剥百姓的捞钱方法,朱棣父子还是第一次听。 所以在听完铁铉的介绍之后,朱棣也是气笑了。 “看来太祖当年还是没有把他们杀怕啊!” 在场众人也是感受到了朱棣的杀意。 每年的税粮在三千五百万石左右,损耗哪怕是只有十分之一,那也三百五十万石左右了。 如今的大明,粮食产量提高后,粮食价格相比洪武初期下降了不少。 而且还有南洋诸国每年会上贡至少上百万石的粮食。 所以,现在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两石的大米。 不过若是海外的金银没有流入大明的话,一两银子可以购买更多的粮食。 大明与海外通商,也有好几年了,流入大明的金银,至少价值千万两(白银)。 银价不可避免的产生了波动。 相对应的,宝钞贬值的速度降低,趋于稳定,甚至有上升的趋势。 宝钞的贬值是不可避免的,每年的发行数量是要大于回收数量的。 这还是有计划的发行,不然按照朱棣花钱大手大脚的性子,早就敞开了发行了。 话又说回来,自当年空印案后,朝廷征收夏粮和秋粮,就慢慢用宝钞和白银取代了实物。 那么,这个损耗又是从哪里来的? 有那么多吗? 还是说有人欺上瞒下? 朱棣相信铁铉没有骗自己,毕竟自己在他身边安排了锦衣卫。 对了,锦衣卫。 锦衣卫为什么没有跟自己汇报这个情况? 朱棣的眼睛微微眯起。 他突然察觉到,锦衣卫似乎出了问题。 不过他并没有表现出来,而是藏在了心中。 朱高炽等人看到朱棣的表情变化,也是低下了头,不敢再去看。 显然,皇帝生气了。 有人要倒霉了。 朱高炽并没有开口说情什么的,大是大非他拎的清。 而夏原吉则是因为这些损耗没进国库,都进了贪官污吏的钱袋子。 朝廷每年的财政收入,一笔笔夏原吉记得都非常清楚。 所以铁铉一说,夏原吉只简单算了一下,就大概知道,国库少收入了多少钱。 “夏原吉,每年收上来的税银,重铸损耗有多少,你给朕算清楚了。” “到时候一起算在田税里。” 朱棣吩咐道。 “臣遵旨!”夏原吉道。 从百姓手中收上来的税银,基本上都是碎银,需要融了重铸。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其中自然是有损耗的。 这个损耗,不可避免的落在了百姓头上。 毕竟不管是收实物,还是收银子,损耗最后都落在了百姓的头上,这都是约定成俗的事。 以前对于这个损耗没有一个确切的标准,所以每个地方对于这部分的征收,都是不同的。 给了很多人空子可钻。 现在朱棣这么一搞,无疑是断了很多人的财路。 不过夏原吉并不觉得有什么。 这部分的钱算清楚之后,就等于是给国库多了一个进账。 “田税的征收也要算清楚,所有的(丁税、损耗等)加起来,不能超过亩产的四成。” “这些事儿,急不得,咱们先商量着,等杨轩回来了,再听听他的想法。” “他的主意一向多。” “还有,今天说的这些,都管好自己的嘴。” 朱棣看着朱高炽、夏原吉、铁铉说道。 至于姚广孝,他自然不会多嘴。 “臣(儿臣)遵旨!” 众人回应。 这事儿影响巨大,现在才刚开始计划,还不能传出去。 否则,就麻烦了。 “嗯,今天就先商量到这儿,明天继续。” “夏原吉你也尽快把该算的算清楚。” 朱棣最后又道。 “臣遵旨!” 打发走其他人,朱棣把朱高炽留了下来,一起用了个膳,顺便再和朱高炽讨论讨论国事。 ……喜欢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