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京城。 奉天殿前广场。 朱棣看着下方的百官,心情极其美好。 迎着百官期待的目光,朱棣也没有卖关子。 “太子!”他看向朱高炽。 “儿臣在!”朱高炽出班。 “上前来!” “是。” 朱高炽爬上御阶,来到朱棣面前。 看着正在喘粗气的儿子,朱棣心中叹了口气。 随后拿出杨轩的折子,递给朱高炽。 “长平侯的捷报回来了,你就给群臣读一读,让他们也听听这个好消息。” “是,父皇!”朱高炽恭敬接过折子。 御阶下方的众臣听到朱棣的话,也是明白,杨轩取得的战果应该很大。 不然,陛下也不会搞出这么大的阵仗。 朱高炽打开折子,看到其中的内容,愣了一下。 怎么回事……朱棣看了一眼大儿子。 感受到老爹的目光,朱高炽赶紧收敛心神。 随即当着百官的面读起杨轩的折子。 “臣杨轩谨奏陛下: 自陛下登基以来,我大明皇朝威震四海,国泰民安。 然,倭寇屡犯我大明海疆,掠夺百姓财物,杀害无辜,罪行滔天。 陛下仁慈宽厚,不忍百姓受难,故命臣等领兵远征倭国,以正其罪,安抚民心。 今,臣等幸不辱使命,已攻下倭国京都,斩首数万,俘虏三万余,倭国天皇已降,签订《辛卯条约》,特此奏报。 据《辛卯条约》约定,倭国需赔偿我大明两万万两白银,支付现银一千万两,剩余以大型硫磺矿一座、金银铜铁等矿上百座抵押。 倭国同意我大明在倭国驻兵,以确保矿产等安全。 同时,我大明商品在倭国流通时,倭国不得征收关税,以示友好。 倭国还需保证我大明在倭国矿产等资源的安全,并负责解决倭寇问题,以免再次骚扰我国海疆。 此次征战,我大明将士英勇善战,忠诚勇敢,为国捐躯,实乃国家之栋梁。 请陛下予以嘉奖,以示鼓励。 臣等恭祝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永乐十年正月十一日。” 后面的内容,百官几乎都没怎么听,因为他们都被那两万万两白银给震撼到了。 甚至有不少官员正掰着手指头数两万万两白银有多少。 算学不好的官员数了半天也没弄清楚两万万两是多少。 但可以肯定的是,花不完,根本花不完! 户部尚书夏原吉浑身颤抖。 他自然清楚两万万两有多少。 相当如今大明财政收入的十倍左右。 哈哈,发财了,发财了! 若非时机不对,夏原吉真想仰天大笑。 他没有怀疑杨轩说的是假的,毕竟这么大的事,杨轩不可能胡说。 百官最前方,老二老三两兄弟交头接耳。 “二哥,两万万两,这得多少钱啊?” “很多很多。”朱高煦低声道。 “真不愧是师叔啊,太强了。” 朱高燧感慨了一声。 御阶下方众人神态各异,朱棣全部收入眼中。 他也没有计较其中有些人失仪,这么震撼的消息,有这样的反应才是正常的。 待百官消化了一会儿消息后,朱棣开口了。 “传旨: 长公主安庆乃朕之胞妹,自幼聪明伶俐,品性端庄。 今长平侯杨轩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尔当为其感到自豪。 特赐珠宝玉器、锦绣华服、金银等物。 并加俸禄五百石,以彰显长平侯之功劳。 长平侯杨轩,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朕心甚慰,待返京之后,另行封赏。 钦此!” “陛下圣明!” 文武百官齐声道。 对于这份赏赐,百官没有任何意见。 杨轩的功劳足够大,谁也没有理由反对。 “户部,工部。” “臣在。”两部尚书出班。 “着你二人挑选干才,出海前往倭国,接手我大明之矿产。” “抵达之后,一切皆听从长平侯之指示。” 朱棣吩咐道。 “臣等遵旨!”夏原吉和工部尚书齐声道。 “礼部。”朱棣又看向礼部尚书吕震。 “臣在!”礼部尚书吕震出班。 “朕估摸着,长平侯三月左右就会率军凯旋,迎接,庆功等诸事你礼部需用心。” “臣领旨!”吕震道。 随后,朱棣又交代了一些事情,宣布了退朝。 大冷天的,朱棣也不想耽误太多时间。 散朝之后,朱棣便迫不及待的去跟自家媳妇儿分享好消息去了。 朱家哥仨则凑在一起,一边往外走,一边讨论着杨轩带给大明的好处。 … 下午,给长公主安庆的赏赐也送到了长平侯府。 太监总管王忠宣读了朱棣的旨意之后,笑着对安庆说道: “奴婢在这里恭喜长公主了。” 皇帝的女儿称公主,姐妹称长公主,姑姑称大长公主。 安庆在永乐元年就被加封为了长公主。 “同喜同喜。”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夫君打了胜仗,乃是整个大明的喜事。” 安庆谦虚道。 紧接着从秀禾手里接过一锭金子,放到王忠的手里。 “这点茶水钱,还请公公莫要推辞。” “奴婢谢长公主殿下赏。”王忠笑道。 其他随行前来的太监也很开心,因为他们也有赏。 送王忠他们离开,安庆便拉着秀禾进入了后院。 准备换身衣服,进宫感谢朱棣。 … 户部和工部的动作很快。 不管是硫磺矿,还是金银铜铁等矿,对大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户部尚书夏原吉和工部尚书宋礼以最快的速度挑选好了干才。 并将名单呈给朱棣御览审核。 朱棣看过后,名单上的人,便在水师的护送下,前往倭国。 … 永乐十年二月八日。 运送补给的船只到达倭国。 得到补给之后,明军的战力恢复巅峰,也不怕倭国天皇敢出尔反尔了。 杨轩每天就是巡视巡视军营,或者就近的矿上去看看。 亦或者和抓到的几个大名聊聊天。 他自然不会让倭国统一,离开之前,他得埋好钉子。 这些大名,都是有野心之人,杨轩若是砍了他们,高兴的反倒是倭国天皇了。 大牢之中。 杨轩和细川氏的族长相对而坐。 “过几天,我会放你离开。”杨轩开口道。 “放我离开,你就不怕我到时候找大明报仇?”细川氏族长道。 “如果你足够聪明,就不会这么做。”杨轩淡淡回答。 过去的这些天,杨轩和细川氏等几位大名也不是聊些无用之事。 主要内容就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和“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等。 为此还举了不少例子。 倭国天皇想要掌握实权,杨轩是绝不允许的。 而且,杨轩也不想让天皇一脉继续存在。 之前就说过,天皇不能死在大明的手中,那就死在他们自己人手中好了。 而且杨轩也说过,如果他们有想法,大明会给予一定的支持。 说的多了,杨轩也感受到他们心动了。 不过,为了保证大明在倭国的利益,杨轩还是要和这些人签订契约的。 “呵呵,放心,我会遵守约定。”细川氏族长道。 “嗯,你的心腹,我也会一同放还给你。” “如今天皇已逐渐掌握实权,有心腹在,你也能早些恢复实力。”杨轩说道。 细川氏等几个大名,就是杨轩用来斩断天皇一脉的刀子。 之后,再挑拨他们相互攻伐,争夺地盘利益。 让倭国彻底乱起来。 他们自相残杀,才符合大明的利益。 倭国几百万人,大明要杀,得杀到什么时候去。 毕竟就算是几百万头猪,那也得杀好长时间。 … 杨轩遵守约定,暗中将细川氏等大名和他们的心腹放了出去。 并给了他们足够多的武器装备。 当然,这些武器装备,都是之前缴获的。 大明留着,也没多大作用,还不如投资出去。 … 两日后。 倭国天皇将一千万两白银的现银交给了杨轩,同时就《辛卯条约》中的矿与杨轩进行了交接。 这一千万两白银,倭国天皇几乎搜刮完了整个倭国,搞得是民怨沸腾。 他们也没办法,主要财富都在京都,撤离的时候也没带走多少。 明军攻陷京都之后,那些钱财,都成了明军的战利品。 这就使得他们不得不向更底层搜刮。 而更底层被高层掠夺财富之后,必然心生怨恨。 细川氏等大名若是打着为他们报仇的旗号,必然能拉起不少的人马。 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倭国就会彻底乱起来。 不过那个时候,杨轩已经离开倭国了。 又过了数日。 朱棣派来的户部和工部的干才也到了。 杨轩带着他们,对所有的矿产进行了查验,并登记造册。 然后对他们进行了安排。 回到住处之后,杨轩叫来郑和,准备让他再挑一些人驻兵倭国。 上百座矿,两千人保护,还是有些勉强。 杨轩打算再加一千人。 至于倭国愿不愿意? 呵,他们可没有说不的权力。 “是,侯爷,我这就去办。”郑和点点头,下去安排去了。 京都城,他已经按照条约还给了倭国天皇。 不过在京都城中,有一块地是属于大明的,理由就是用来建立使馆。 以后,会有大明的使者常驻在这里。 花了小半个月,将事情安排妥当。 杨轩和郑和也打算离开了。 临走之前,他叫来驻倭明军的统领,面授机宜。 驻倭,是一份肥差,同时也肩负着重大使命,杨轩不得不再三叮嘱。 出来的时间也不短了,杨轩终是要回去了。 来的时候,船上满满当当,回的时候,船还是满满当当。 甚至都有些不够用,这还是算上了运送补给的船只的。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带回京城的,除了硫磺,金银财宝等物外,还有抓到的倭国女子。 明军中,光棍还有很多,带回去,发给将士们当小妾,也是不错的笼络人心的手段。 当然,这种事,还是要朱棣来做的,杨轩不会越俎代庖。 而俘虏中的倭人男子,杨轩全部扔到矿场挖矿去了。 上百座矿,总不可能让驻守在这里的明军挖吧。 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倭人男子被送到矿场,这是杨轩与细川氏等大名的约定。 湛蓝的海面上,杨轩吹着海风,脸上满是惬意。 “侯爷好心态。”身边的郑和见状,微笑道。 “呵呵~这不是快回去了嘛!”杨轩笑呵呵道,看向大明京城的方向,眼中满是思念。 “说实话,我还是喜欢闲云野鹤的生活,打打杀杀的不适合我。”杨轩似是感慨般。 听到这话,郑和被噎了一下,想吐槽,却不知该怎么开口。 “对了,这次回去,想必用不了多久,你又要远洋去了。”杨轩话语一转,道。 “是的,侯爷,上次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侯爷您说过的阿/拉/伯半岛,这次我打算绕过非/洲,去您说的欧/洲看看。” “当初侯爷您给的那本图册,上面还有好多作物没有找到。” 郑和说道。 “这件事只能慢慢来,急不得。”杨轩安慰道。 如果欧/洲也找不到的话,那就只能去美/洲找找看了。 总之就这些地方,肯定能找到的。 “嗯。”郑和轻轻嗯了一声,又道:“不过早日找回来,也能早日让我大明百姓吃饱肚子。” 闻言,杨轩没有打击郑和,而是拍了拍其肩膀,以示鼓励。 他闲暇时也研究过农学典籍,结合实践经验,他知道,刚带回来的农作物,产量肯定不会太高。 想要达到后世的恐怖产量,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培育,钻研。 “这个就送给你了,在海上可以用得到。”杨轩从怀里掏出单筒望远镜,递给郑和。 这个望远镜比卖给小老三的那个要好一些,毕竟这个是第二次做的,更有经验。 “侯爷,这…太贵重了。”杨轩的这个千里眼,郑和也使用过几次,知道很贵重。 “这玩意儿在我手里就是个把玩的小玩意儿,你比我更需要。” “拿着吧,不要推辞。” 一番拉扯,郑和还是收了下来。 “侯爷赠宝之情,郑和铭记在心。” 郑和一脸郑重道。 “呵呵,见外了不是?” 杨轩扶起郑和,道。 随后,两人站在甲板上,闲聊起来。 … 三月中旬,舰队抵近大明沿海。 停靠在了刘家港。 杨轩看着眼前熟悉的建筑,人,物。 忍不住感慨:“终于回来了啊!” ……喜欢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