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9日(阴转晴) 郑东新区工地 / 压力之下 凌晨四点才合眼,刚眯一会儿,七点半宿舍的喇叭就响了,黄队在外头喊: “所有现场管理到办公区集合,马上,谁也别拖!” 我一骨碌坐起来,腿还有些酸软,眼睛睁不开,但心里已经预感到什么。 果不其然,一进项目部会议室,气氛像结冰一样凝固。最前头站着的是项目经理周总,脸黑得像锅底。旁边还坐着一个我从没见过的中年人,戴眼镜,一身白衬衣、黑皮鞋。 “我先说两句。”周总开口,声音压得低,但字字有力,“昨晚事故,是严重的责任事故,不管伤情如何,事情性质已经变了。今天上午,建设单位和总包总部要来现场通报。现在我们先内部处理,所有相关人站出来。” 没人敢动。 周总猛地一拍桌子:“我不是在等你们商量,我在给你们机会。七楼夜班安全员是谁?谁值班?” 杨工站了出来,低头道:“我负责夜间技术巡查,调度不到位,是我的问题。” “还有谁?” 我迟疑了一下,举起手:“我……我是夜间巡查记录员,昨晚负责B栋从楼顶到一层的巡视。” 那一刻,所有人看向我,我的背几乎湿透。但周总只是盯了我两秒,点了点头,没说什么。 随后那个白衬衫中年人发话了,自我介绍叫郑科,是总包集团驻郑项目的巡查负责人。 他说:“今晚开始,项目进入全面安全整改阶段。我们需要实打实的整改记录,纸质、电子、影像、人员交接都要有,责任人要签字,出了事谁签谁担。年轻人你叫什么?” 我站起来:“周磊。” “你昨晚有记录吗?” 我点头,把记录本递上去。他翻了几页,停顿了下,问:“你是不是学工民建的?” 我点头。 他点点头没再多说,把记录本递回我手上。 周总随后宣布: “从今晚起,夜班巡查小组重组,由杨工牵头,周磊为小组主责记录员,调阅图纸、走现场、汇报问题,晚上十二点前必须形成初稿,次日八点提交,签字上报我。” 我脑袋嗡了一下,完全没想到,原本只是帮忙写个表,现在竟成了重点岗位。走出会议室,杨工拍了我一下肩膀,没笑,只是说:“以后你跟我干,别掉链子。” 白天时间紧张,我没回宿舍休息,一边跑资料室调图纸,一边在电脑前用Excel做模板,分楼层、分时间段、分隐患类型,力求简明清晰。 技术部的李工看我忙得团团转,倒有些惊讶:“你这是被点了兵?” 我笑笑:“没办法,轮到我扛了。” 下午三点,林知秋打来电话。她语气轻快,说:“我今天调休,在郑州图书馆待了一上午,现在在绿地看展览。” 我靠在施工便道边一块砖堆上,阳光斜照过来,晒得脸发烫,却也安静。 “你什么时候能歇?”她问。 “今晚继续夜班,估计到两点。”我笑着说,“郑东新区是我的图书馆,我每天在这里抄笔记。” 她在那头轻轻笑了:“好啊,等你哪天翻篇了,也给我读读。” 我忽然觉得一阵安心。 晚上七点,我和杨工一组开始巡查,带着三个人:两个是做钢结构的学徒,还有一个是老电工。 从一楼爬到十七楼,途中记录了九个问题:防护栏缺失、临边无警示灯、电箱无锁、部分区域照明盲区、施工井口护网松动…… 我一个个拍照、打标签、记编号。杨工没吭声,只在十楼时对我说了一句: “干咱这一行,别怕多干活,怕的是干了白干。” 凌晨一点,我们回到项目资料室,我开始整理记录,做电子档,打印出模板,还没全部搞完,王工过来拍我肩膀:“别弄太晚,早上七点我们还得把报告送去甲方。” 我点点头。 夜色寂静,只有打印机哒哒作响。 有那么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我正在经历的这一切,不是一次实习,也不是临时混口饭吃,而是一条真正的路。 也许灰头土脸,也许没有灯光,但它属于我,属于那个从农村走出来、在郑州扎根的人。喜欢毕业后打工日记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毕业后打工日记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