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雄伟的大海船,甲板上都能跑马了吧……” “六桅八帆,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木帆船!” “你看船队的其他楼船,也比一般海船要大许多。” …… 扬州船坞建造的第一艘宝船正式下水试航。 向北航行,抵达釜山港。 虽然只是长75米,宽35米的小型宝船。 但也比杨素在永安县建造的五牙战舰还要巍峨。 相较当下的主流海船,无疑就是庞然大物。 船队有条不紊地进港停靠,下帆落锚。 上千斤的大铁锚,利用滑轮组和轴承绞盘进行起落操作。 放下舷梯,大船上一行十几人下船。 秦谱身姿笔挺,带着一众军士整齐列队,早已等在码头。 “釜山港驻军统领秦谱参见将军!” “敬礼!” 此次宝船试航,由扬州总管尉迟顺帐下的徐辉领队。 他原本是南陈将领。 前几年韦孝宽讨伐南陈时,兵败被俘,归降大周。 其祖父徐世谱通晓水战,匠心手巧,谙解旧法,督造多种水战器械。 其中一种火攻武器,威力非凡。 历经梁、陈两朝,做到安前将军、右光禄大夫等职。 徐辉三十来岁,继承了祖父的优良基因。 对于水军水战,以及水战器械更是青出于蓝。 但南陈却让其做了一名马上将军,任寿阳城副将。 寿阳城破。 归顺后,韦孝宽惜其才能,保荐为扬州水军统领。 为大周选拔、操练水军。 “秦将军,你好!” 徐辉回了个军礼,笑声回道。 看着眼前军容齐整,英姿挺拔的将士,露出了一抹赞叹之色。 如今各个军府的府兵,全部都得进行统一的军事训练。 行军礼已然在军中普及了。 “这位是天文馆刘焯刘大人,船队从扬州出港,能够横跨茫茫大海来到这里,多亏了大人手中的法宝指明航向……” 见礼后,徐辉一一介绍与他随行的人员。 一番寒暄后,秦谱领着他们前往港口小镇。 “秦将军,你安排人员卸货吧,船上可是有陛下特意为你们准备的粮食,足够你们一年所用了……” “啊!” “陛下竟为臣等想得如此周到,末将叩谢皇恩……” 秦谱眼眶泛红,向西跪地,朝着长安的方向叩了三个头。 他没想到小皇帝安排得如此到位,心下感动不已。 “陛下爱兵如子,乃臣等之福!” 徐辉也冲天拱了拱手。 内心不禁感叹,陈朝怕是撑不了几年了。 兵败降周后,一开始心中还有一丝悲愤与不甘。 随着小皇帝亲政,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大周明眼可见地在变好。 身处其中的徐辉,感同身受,体会最深。 此消彼长,两相对比,陈朝的胜算已经越来越小了。 做臣子的,谁不希望遇上一个治世明君。 观当今天子所为,颇有几分圣君风范。 虽分南北两朝,却同属神州华夏。 实现神州一统,是每一位华夏子民的共同心声。 如此,身处南朝北朝又有何异? 消除了内心疙瘩,徐辉再也没了纠结的情绪。 一心一意地操练水军,研制水战器械! 此次试航。 除了熟练宝船操作,检验船体质量及性能。 同时也肩负训练水军,培养水手、船工的重任。 一支成熟的舰队,需要多种职业的人才精诚合作,互相配合。 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出海操作程序。 才能飘洋过海,纵横深蓝。 每一个环节出错,都有可能给船队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本来小皇帝让刘焯安排几个天文馆的人员出海就是了。 他却不放心,非要亲自随行。 组织了一个百余人的观星测算团队。 携带宇文衍绘制的海图,以及数十套航海钟,浮水罗盘,过洋牵星板等。 他们测算方位和航行距离,记录天象海况,以及航线信息。 这是一项系统,复杂的航海技术,需要不断地积累和完善。 “诸位辛苦了!” 秦谱起身,拱手致意,而后吩咐副官安排人员去搬卸粮食。 这边安排徐辉,刘焯等人到小镇客栈沐浴更衣。 并备下酒菜,为他们接风。 船队会在釜山港休整几天。 等卸完粮食,船队要补充一些蔬菜和淡水。 远洋航行,淡水,蔬菜和肉食都是极为重要的物资。 此行。 船队还要尝试在海船上种菜,养殖牲畜等。 积累经验,总结方法! 以后为船员提供新鲜的蔬菜和肉类。 这样一来,船队就能航行到更远的地方。 离开釜山港。 船队会一直向东,穿过津轻海峡,绕倭国一圈,而后返回扬州。 这个时候。 自称以大和民族为主体的倭国,栖息地主要集中在九州岛,四国岛以及本州岛南部。 本州岛北部大部分区域还处于小政权割据或无主之地。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与津轻海峡隔海相望的北海道岛,更是和倭国半毛钱关系都没。 届时。 大周舰队会派遣人员登陆,镌刻石板,立碑宣示主权。 若是能找到当地土着虾夷人,会册封其首领官职,并赐下印玺。 且不论有没有用,留下官方印记再说。 寇可往,我亦可往!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区区倭国狗奴,在此时空,绝无蹦哒的可能。 小皇帝不往死里拿捏,都不配拥有这份穿越机缘! 当下。 真平太王金白净想要借刀杀人,实现新罗称霸半岛的政治野心。 小算盘打得啪啪直响。 但大周何尝不是借助其压制百济,抗衡高句丽呢! 趁着新罗巴结之际,宇文衍果断在朝鲜半岛南部拿下这处港口据点。 盯着半岛三国的同时,也关注海峡对面倭国的情势。 …… “陛下,高阳成那老小子知道后,怕是晚上要做噩梦了吧……” 长孙晟轻捋八字胡,桀然一笑道。 自从切断高句丽与突厥的勾结后。 贺若弼经营辽西,大周在东北的势力强势崛起。 加上库莫奚、契丹、室韦、靺鞨四个部落归附。 高句丽一家独大,欺负弱小的时光一去不复返。 经过两次东征,其在辽东的势力已然被驱逐大半。 只留下丸都城,国内城两处孤城。 在投降归附的套路失效后,高阳成不得不忍痛放弃辽东。 采取龟缩战略,把势力撤到鸭绿江以南。 等他知晓大周收下新罗这个小弟,并且设立港口据点。 高阳成想要睡个安稳觉,没事就和王后、妃嫔做运动,造小人的惬意生活,怕是不多了。 北有辽东贺若弼,东南有新罗。 西南还有死敌关系的百济。 哪怕经历这几年辽东之战,其主力尚存。 若是三方结盟,南北夹击。 大军压境,就算不灭国,也够高阳成喝上一壶了。喜欢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