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回到坑前,邱阳又投入之前的工作。 宁安给火堆添了柴,蹲在一旁烤火。 火堆现在已经被移到沤肥池范围外。 看到一旁被刘叔挑选好的石头,宁安突然想到他们忘记准备糊石台的材料了。 她也是今天出城的路上才想起新闻上有小孩掉进化肥池的例子,才刚告了刘叔,他们的沤肥池最好用石头垒一圈台子,防止人掉下去。 刘叔当时可能也没想到要准备糊石头的材料。 “刘叔,石头用什么糊呢?” “和盖房一样,用黄土、细砂、掺点石灰,秸秆或茅草。” 刘昆回答完也反应过来,他说的这些,除了石灰,其余他们都没准备。 石灰,是家里盖房剩下的,他们打算沤肥池挖好后,撒石灰粉消毒,所以专门带了。 黄土也好找,秸秆得去别家借点。 想到就做,刘叔和邱阳打个招呼准备回家找材料,“阳哥儿,我跟小姐回去找糊石头的材料,你们几个在这忙。” “刘叔,材料都备齐了吗,还要秸秆吗,我家有。”刘根站在坑里问道。 刘根知道宁家刚搬来,什么东西都没有,建房子的所有物料都是从别人家买的。 “那正好,家里秸秆都用完了,我正打算去邻居家借点。”刘叔和蔼道。 “哎呀,我忘记了一件事。”宁安突然道。 “什么事?”刘叔和邱阳都看向她。 “池子还得防水,光泥土容易渗水。”宁安一脸懊恼,自己把这么重要的问题给忽视了。 宁安一直说挖池子沤肥,宁家也没人沤过肥,都以为池子挖好就能用了。 邱阳和刘叔以为她忘记了什么重要的事。 “这简单,和糊墙一样,在池子四面糊上泥浆就能防水,一会每样材料多备一些就行了。”刘昆不觉得有什么,就是多费点事而已。 宁安看大家没有责怪她,心里有点歉疚,自己提前没有做好工作,导致多跑一趟,今天很有可能干不完。 “今天弄不完了吧,材料一下子也找不齐。”宁安失落道。 “今天弄不完也没事,明天接着来,冬日里也没旁的要紧事。”邱阳一直把宁安当妹妹,不忍心看她失落自责。 “我家还有不少秸秆,我明天送过去。”刘根忍不住道。 “谢谢你们。”宁安真挚地向刘根道谢。 刘根紧张地捏着拳头,主动提出,“不用谢,明天我可以再来帮忙。” 不等宁安他们张口,又补充道:“不要工钱。” 宁安弯着眉眼:“该给的工钱不能少,我也不清楚明天还要不要你们帮忙,要是需要,一定会告诉你的。” “嗯。”刘根仰着头,微微点头回复道。 “那明天再找材料吧,这会回去也不安全。”邱阳和宁安、他爹商量道。 因为他家新搬来的,家里女眷又多,小组长专门上他家讲了大半个时辰单独出行的危险,还举了很多镇上不听劝的惨例。 现在,让宁安和刘叔两个人回城,邱阳不放心。 出了事,俩人打不过也跑不了。 “嗯,邱阳哥说的是。” 反正今天完不了,没必要着急了。 宁安跟着刘叔挑选合适的石头,石头要扁平的或者方的,好垒。 夜晚,宁尚这二三百人在一处屯子驻扎。 屯子有驻防士兵的营房,不过只有三间房,住不下这么多人。 粮草车停放在营房,留二十多个人在此处,驻扎这儿的什长带剩余的士兵去屯子里农户家借宿。 这会晚上在野外睡会冻死人的。 边疆,因着共同抗敌,军民之间亲如一家,百姓对于士兵借宿已经习惯,并且对他们非常热情。 尽管家中一日两餐,晚上并没有饭,但他们还是起火烧灶要给士兵们做晚饭。 “大娘,不用给我们做饭,营里管伙食,我们吃了饭才来的。”宁尚的什长阻止道。 他们现在是一日三顿,他们刚在营房吃过饭才来的。 军营规定不能吃农户家的饭食,不仅是不能占百姓便宜的原因,也为了士兵安全。 万一有人心思歹毒,在饭菜里下药,那可能就全军覆没了。 “是啊,大娘,我们吃过了,不饿。方便的话,我们借锅灶烧点热水。” 宁尚想热乎乎的洗了脸,泡脚是不大可能了。 他走了一天,脚底板都硬了。 老两口互相看了看,老爷子朝老太太道:“我来烧炕,你快去烧水。” “欸欸,我这就去。“老太太迈着小碎步往灶房去。 老爷子家就老两口带着孙子孙女,冬天为了省柴火,他们住一个屋,另间屋子炕还是凉的。 他们接到村长的通知,才刚抱来柴点上火。 “大爷,不好意思,打挠您了。”宁尚向看老两口为他们忙活,满含歉意向老爷子道。 这对夫妇让他想起他们来伊犁路上,碰到劫匪后借宿的那家老人家。 老人家总是充满善意。 “不打扰不打扰,你们来,我高兴。” 老爷子摆摆关节肿胀的手。 “大爷,家里就您和大娘吗?”宁尚卸下自己的背囊,帮忙烧炕。 其余人铺炕检查门窗。 “还有孙子和孙女。”大爷乐呵呵地回道。 “您孙子孙子几岁了?” “大孙子十岁,孙女七岁。孩子可懂事了,跟着下地干活、做饭,再过两年就能顶个大人用了。”大爷眼里带着骄傲道。 一番闲聊下来,宁尚已知晓老爷子家的情况。 老人家的儿子儿媳都死在突厥人手里,剩了孙子孙女跟着老两口过活。 还有个女儿,嫁到远处去了,几年才能回来一次。 孙子还没到服役的年龄,等到了二十岁就要去服役。 不过他们屯民与军户不同,屯民每户出一名符合条件的男子,每年参加固定的训练,在军队需要时作为后备人员守卫杀敌,其余时间都在家种田。 相比较宁尚他们,屯民兵更自由些。 “大爷,这个冻疮膏,您留着用。” 宁尚洗漱完后,翻出来一瓶冻疮膏送给老爷子。 家里给他准备的药品他随身携带,冻疮膏他带了三瓶。 他刚看见老头和老太太手上,冻疮都溃烂了。喜欢被贬国公小姐的艰难奋斗路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被贬国公小姐的艰难奋斗路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