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邻居串门(1 / 1)

“听营里的指挥,安排他去哪就去哪。”蒋英淡淡道。 汪二妮讪讪地笑了笑。 恰逢刘叔刚出炉一炉肉干。 汪二妮和郭家媳妇悄悄对视了一眼,听孩子说过宁家小儿经常装着肉干当零嘴,看来是真的。 “晓燕,抓些肉干来待客。”蒋英吩咐道。 “欸。我洗个手。”刘婶进屋舀水洗手。 汪二妮和郭家媳妇连连摆手,“不用不用,我们就是来看看。” 刘婶很快拿了小盘子装了些还带着热气的肉干过来。 汪二妮和郭家媳妇推却不过,一人拿了一根。 “多抓点,这是给孩子们和他小叔做的,烤的干,能放很久。”郑晴上前朝一人手里又塞了两根,“带上点给杨营他们尝尝。” 她也明白,俩人这时候来多半是想混口吃的,也许是想替孩子讨上一口。 听到能放很久,汪二妮和郭家媳妇心动。 他们男人每年也下屯子,屯里吃得不如营里,顿顿粗粮还不够吃,男人们每次回来都会瘦上不少。 家里还有存银,咬咬牙,给孩子他爹做一些这种肉干带上,偶尔补一补也成。 俩人忙向郑晴打听肉干的做法。 郭家媳妇当即咬了一口,尝了尝。 迟疑地问道:“这是什么肉做的,不像羊肉,也不像牛肉。” “这是豚肉做的。”郑晴一脸如常地回答道。 “豚肉?”二人惊呼。 不是他们大惊小怪,实在是豚肉腥膻,他们也试着做过,膻味太大,做熟也不好吃。 虽然豚肉便宜,但是煮下的没人吃,她们也就不买了。 可是宁家烤出来的豚肉一点膻味也没有,只有香味。 “这是怎么做的,一点膻味也没有。”汪二妮紧接着问道。 郭家媳妇想问没有直接问,担心宁家不愿意告诉她们豚肉的这种做法,没想到汪妹子直接问了出来。 “得用好些调料和酒腌制。”郑晴也不清楚具体用哪些调料,只知道宁安放了一推。 “宁妹子能告诉我用什么调料吗?我想做些给我当家的。” 汪二妮问出口后才觉得不妥,万一是人家家的祖传秘方,遂又补充了一句,“或者能不能卖我一些调料?” 郭家媳妇觉得这个主意不错,问道:“能不能也卖我一些调料?” 要是宁家愿意卖调料,豚肉又便宜,她们就能多做点,给孩子们也留一些,省得一直眼馋宁家小儿。 郑晴是真不知道配方,没想到俩人会想着买。 她犹豫了一下,看向婆母。 蒋英笑着没有回应。 “你们等等,调料是侄女研制出来的,我问问她。”郑晴打算让宁安自己做主。 “欸,好的,好的。” 郑晴进了灶房。 刘婶看俩人拘谨地站着,搬来两个小板凳,“你俩坐着等吧。” “谢谢刘姐姐。”“谢谢啦。”俩人纷纷道谢。 宁适听到俩人想买姐姐的调料,内心非常自豪,她姐姐聪明过人,之前卖菜方子和图纸,现在调料也有人想要。 灶房里,宁安刚坐到凳子上,真是干什么才知道什么不易,大厨也不好当啊,挥一天的锅铲,她的肱二头肌都要练出来了。 “婶婶?”宁安看郑晴有话说,放下捶大臂的手跟她走到了饭厅。 她娘在翻炒调料,声音太大。 “隔壁和郭家的来了,她们想学烤肉干,说是给他们相公做,想问你卖不卖调料。”郑晴附在宁安耳边小声说道。 “哦?我倒是没想着卖,这些调料都是常见的。而且都是营里将士,挣钱也不能挣他们的。”宁安没有犹豫直接说道。 “她们现在在外面等着,我让她们晚些等你忙完再来?”郑晴毫不意外宁安的反应。 “我现在就告诉他们,很简单的。”宁安边说边套外套。 宁安先到灶房看了锅里底料的颜色,嘱咐她娘道:“娘,炒一会会就出锅。” “知道啦。”王熙用手背拭了拭额角的汗回道。 一直在灶台边,烤的整个人火热的。 宁安打开灶房门,就窜出来一股强烈的味道。 汪二妮趁机多吸了两口,心道:“就是这个味,不是第一次闻到了,太香了。” “汪大娘,郭家婶子。”宁安带着一股调料香走到俩人跟前。 “阿嚏。”郭家媳妇被浓郁的香味刺激地打了一个喷嚏。 宁安立马后退两步,“不好意思,在灶房待久了,身上沾染上味道,一时半会散不了。” 郭家媳妇刚以为宁安嫌弃她脏,听了她的话,放了心。 “宁丫头,你在做啥子菜呢,这么香。我一上午闻着这香气,干活都不能专心。”汪二妮一点不见外。 “炒些调料,以后煮菜煮面用着方便。”宁安说着坐到了宁适让开的小板凳上。 宁适跑回饭厅,给他娘、刘婶搬了凳子来。 “谢谢适哥儿。”刘婶笑眯眯地朝宁适道谢。 “不用谢,刘婶客气了。” 宁适看每个人都坐下了,回了房里准备温书。 “宁丫头,你炒的调料是腌肉的调料吗?”汪二妮问道。 “不是。腌肉的只几样调料,比这个简单。”宁安摇摇头道。 “那腌肉的调料?”汪二妮问出半句后和郭家媳妇紧紧盯着宁安。 “用咸盐、酱油、白酒、姜丝、花椒、葱段腌制五六小时后上烤炉烤。”宁安直接说出来去腥的配方。 汪二妮和郭家媳妇惊喜地睁大了眼。 没想到宁家将配方直接告诉了她们。 “用羊肉牛肉豚肉都可以,豚肉我们是先烤一刻钟,翻面后再烤一刻钟。如是牛肉烤的时间要久一些。”宁安直接将烤的时间也告了她们。 “豚肉就挺好。”郭家媳妇笑容满面道。 “是啊,我刚尝了一下,你家做的豚肉脯好吃,关键豚肉还便宜,用豚肉就挺好。”汪二妮呵呵憨笑道。 宁安微笑着颔首以示认同。 汪二妮又想到自家没有面包窑,搓了搓手不好意思道:“宁丫头,盖个面包窑贵不贵?” “就是请人花了点钱。” 盖面包窑也是门手艺,他们找搭馕坑的师傅盖的,花了一百文。 之前他们自己在国公府里也搭过一个,但是不严实,跑烟,短时间用还凑活。 他们这个面包窑要长久用,还是请专业人士搭得好。喜欢被贬国公小姐的艰难奋斗路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被贬国公小姐的艰难奋斗路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港综:从警队弃子到地下皇帝! 全家抢我工作,我送他们农场改造 快穿:放下男主后我成了别人的宝 影视诸天大轮回 寒衣调 火影之开局A忍三废 气运之子别慌宿主她好孕又多胎 宫门深海 夫君另娶我惨死,重生后灭他满门 北美悍警:从洛城巡警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