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王城的日光带着高原特有的烈意,透过雕花窗棂斜斜切进偏殿,在青砖地上投下菱形的光斑。 云昊坐在紫檀木案后,指尖摩挲着《梵天经》的泛黄封面,封面的朱砂梵文在光线下泛着暗哑的红,散发着古老岁月的痕迹。 案对面的蒲团上,老僧盘膝而坐。 他穿着洗得发白的赭色僧袍,领口磨出了毛边,露出脖颈上松弛的皮肤。 双手交叠放在膝头,指节突出如枯木,却在触碰到经文时微微颤抖。 这是吐蕃王室供奉的最后一位高僧,据说年轻时曾去天竺求经,是整个高原最懂梵语的人。 只不过是个武夫而已,可不是摩托那样的修士。 在云昊面前武夫和凡人没有区别。 “大师开始吧。” 云昊的声音打破了殿内的寂静,像一块冰投入温水。 他没有抬头,目光仍落在经文的第一页,摩托用朱砂标注的“观想菩提”四个字,旁边还画了个歪歪扭扭的骷髅头,显然是修炼时走火入魔的佐证。 智空僧喉结滚动了一下,苍老的眼皮颤了颤。 他能闻到空气中若有若无的血腥气,那是王城破城时留下的味道,三天了,怎么也散不去。 偏殿的梁柱上还残留着吐蕃王室的狼头雕刻,此刻却像在盯着他,目光里满是悲悯。 “殿下。”他缓缓开口,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老僧寺中尚有三百二十七个弟子,最小的才七岁,还不会念完整的《心经》。” 云昊终于抬眼,玄色锦袍的袖口滑落,露出白皙肤色。 看着智空僧鬓角的白霜,忽然想起老道爷,同样是满脸皱纹,眼神却比这老僧亮得多。 “大师见过活尸吗?”云昊反问,指尖在案上轻轻叩击,发出规律的“笃笃”声:“被摩托国师炼制成傀儡的那种,关节处流着黑血,见人就咬。” 智空僧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他不仅见过,还亲手为那些被活尸咬死的信徒超度过。 那些扭曲的躯体,至死都睁着眼睛,似在质问天道不公。 “摩托用你们吐蕃的百姓炼尸。”云昊的声音依旧平淡,却带着刺骨的寒意:“我破阵时,阵眼里埋着七百多个孩童的骸骨,最小的还没断奶。” 案上的青铜香炉里,三炷檀香正烧到中段,灰黑色的烟笔直地向上飘,到顶时突然散开,像被无形的手撕碎。 智空僧垂下头,额头抵在蒲团上,露出光溜溜的后脑勺,上面有几处淡淡的戒疤。 “老僧不敢为妖僧辩解。”他的声音带着哭腔:“只求殿下看在佛祖的面上,放过那些无辜的弟子,他们一生吃斋念佛,连蚂蚁都舍不得踩死……” “书都没翻开,就和我提条件?”云昊拿起经文,书页摩擦的声音在殿内格外清晰:“大师觉得,这经书上的字,有你那些弟子的命值钱?” 智空僧的肩膀猛地垮了下去,像被抽走了所有力气。 他知道自己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格,眼前这位年轻的大虞太子,能坐在吐蕃王室的偏殿里,靠的不是慈悲,是刀光剑影。 “殿下说的是。”他颤抖着伸出手,指尖触到经文的刹那,突然像被烫到一样缩了缩, 上面的梵文扭曲如蛇,像是在纸上蠕动。 云昊将经文推过去,镇岳锥就放在案角,金光在鞘中若隐若现。 “从头开始,一字一句翻译。”盯着智空僧的眼睛:“漏一个字,或者错一个字,你寺里的小沙弥,明天就见不到日出了。” 智空僧深吸一口气,翻开了第一页。 接下来的三天,偏殿的门从未打开过。 送饭的亲兵每次进去,都看见云昊坐在案后,眼神专注地落在经文上。 而智空僧则跪在蒲团上,面前铺着雪白的宣纸,毛笔在手中簌簌发抖,将梵文翻译成汉文,旁边还标注着读音和释义。 日光从东边的窗棂移到西边的墙,又从西边隐没,殿内的檀香燃了一炉又一炉,空气里弥漫着墨香与硝烟混合的古怪气味。 “这里。”第二天午后,云昊指着“观想菩提”的注解:“摩托写‘以生魂为灯,照见幽冥’,但梵文原意是不是‘以心为灯,明心见性’?” 智空僧凑过去细看道:“殿下明鉴。” 他用袖口擦了擦额角的汗:“梵文‘阿耨多罗’确实是‘无上’之意,妖僧故意曲解了。” 说着提笔在宣纸上写下正确的释义,笔尖在纸上洇出小小的墨团。 云昊看着他枯瘦的手指,忽然注意到他左手小指缺了一截,断口处光滑圆润,像是被利器斩断后又长了几十年。 “那是?” 智空僧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淡淡一笑:“年轻时和商旅走戈壁,遇到沙匪,为了护一部贝叶经,被砍了。” 他顿了顿,补充道:“那部经,讲的是‘舍身求法’。” 云昊没再说话,只是将聚灵铭文在指尖转了两圈。 阳光透过窗棂,照在智空僧的白发上,亮得有些刺眼。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三天傍晚,最后一页经文翻译完毕。 智空僧将叠得整整齐齐的宣纸捧起来,双手微微颤抖。 宣纸上的字迹工整苍劲有力,与他苍老的模样极不相称,仿佛是另一个人写的。 “殿下,译完了。” 云昊接过宣纸,逐页翻看。每一页都标注着梵文读音、汉文释义,还有智空僧用红笔写的注解,解释哪些地方被摩托篡改,哪些地方是佛门正统法理。 最后一页的末尾,智空僧画了个小小的菩提叶,叶脉清晰可见。 “辛苦大师了。”云昊将宣纸收好。 智空僧站起身,动作有些迟缓,扶着案边的手青筋暴起。 他整理了一下僧袍,对着云昊深深一揖:“老僧告退。” 就在他的脚将要踏出殿门时,云昊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还没问过大师,今年贵庚?” 智空僧的背影僵住了。 殿外的风卷着沙尘吹进来,掀起他僧袍的下摆,露出脚踝上一串磨损的菩提子手链。 “老僧今年九十有七。”他的声音平静得像一潭死水。 “哦,九十七了啊。”云昊的声音里听不出情绪:“那可真是长寿,很多人这个岁数,怕是已经去了极乐世界。” 顿了顿,他补充道:“大师慢走,祝大师长命百岁。” 智空僧站在门槛上,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条濒死的鱼。 过了半晌,才缓缓转过身,脸上竟带着一丝解脱的笑容:“多谢殿下吉言。说来也巧,老僧昨晚梦见佛陀了,说要接老僧去极乐世界听经。” 云昊看着他的眼睛,那双浑浊的眸子里,第一次没有了恐惧,只有一种近乎诡异的平静。 “那便恭喜大师了。” 智空僧再次合十行礼,这一次,他的动作格外标准,仿佛回到了几十年前,在佛祖像前受戒的那天。 当天下午,偏殿的门被轻轻推开,密风司的暗卫一身黑衣,跪在门槛外,声音压得极低:“殿下,那老僧回去后就圆寂了,寺里的僧人正在诵经,说他是坐化的。” 云昊正坐在案前,手里拿着智空僧翻译的经文,指尖划过“观想菩提”四个字。 阳光照在宣纸上,将字迹映得有些透明。 “嗯。”他应了一声:“吩咐下去,不要让任何人去打扰,再备一份厚礼,替我去上一炷香,就说……大师翻译经文辛苦,本宫送他一程。” “是。”暗卫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殿内又恢复了寂静,只有檀香燃烧的噼啪声。 云昊将摩托的原本推到一边,翻开智空僧翻译的版本,指尖在“明心见性”四个字上停留了很久。 他不是心狠。 这世间最危险的东西,从来都不是刀剑,而是足以颠覆人心的秘法。 《梵天经》能修神魂,若是流传出去,不知会掀起多少腥风血雨。 老僧是个聪明人,选择了最体面的结局,也保住了他那些弟子的性命。 窗外的夕阳渐渐沉下去,将天空染成一片瑰丽的橘红。 云昊闭上双眼,按照经文所述,开始运转灵力。 识海深处,原本因修炼《祖巫炼体功》而躁动的气血,竟在梵文真言的默念中渐渐平复,如有清泉流过干涸的土地。 他能感觉到,一缕微弱却纯净的力量正在识海中央凝聚,那是不同于灵力的存在,温暖、宁静,带着一种洞悉万物的清明。 是神魂的力量。 檀香的烟雾在他头顶盘旋,像一朵缓缓绽放的莲花。 云昊的嘴角,终于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 夜色渐浓,吐蕃王城的万家灯火次第亮起,只有这座偏殿,依旧亮着一盏孤灯,灯下的人影,正沉浸在一场关于神魂与大道的修行之中。 吐蕃王城的夜格外寂静,唯有偏殿内的烛火在微风中摇曳,将云昊的影子投在斑驳的墙壁上,时而拉长,时而缩短。 他盘膝坐在蒲团上,身前的矮案上,智空僧翻译的《梵天经》译本正散发着淡淡的墨香,与空气中残留的檀香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奇异的宁静。 云昊缓缓闭上双眼,摒弃杂念,试图将心神沉入识海。 过往修炼《祖巫炼体功》时,他习惯了气血奔腾、筋骨齐鸣的刚猛,灵力在经脉中流转时,带着撕裂般的痛感与突破后的酣畅。 可《梵天经》截然不同,开篇便强调“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要求修炼者以宁静滋养神魂,而非以蛮力冲击。 “观想菩提,心若明镜……” 他默念着译本上的字句,试图在识海中勾勒出菩提的模样。 然而,脑海中浮现的并非枝繁叶茂、宝光流转的圣树,而是古寺废墟中摩托爆体而亡的黑烟,是战场上万具活尸嘶吼的狰狞,是智空僧圆寂时平静阖目的侧脸。 这些画面如潮水般涌来,搅得识海翻涌,连带着灵力都开始躁动。 “不对……”云昊眉头微蹙,睁开眼看向译本。 智空僧在“观想”二字旁用红笔批注:“非以目视,乃以心观,去妄存真,方见菩提。”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深吸一口气,再次闭上双眼。 这一次,不再刻意去“想”菩提的模样,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 鼻息间的檀香仿佛化作一缕清丝,顺着喉管沉入丹田,再从丹田缓缓升起,流入识海。 每一次吸气,都像在舀出识海中的杂念。 每一次呼气,都似在为干涸的心田注入清泉。 不知过了多久,识海渐渐平静下来,那些血腥的画面如同退潮的海水,缓缓隐去。 当他再次尝试观想时,一株嫩芽般的虚影悄然浮现。 没有繁茂的枝叶,没有璀璨的宝光,只有一抹淡淡的绿意,在识海中央静静扎根。 “这才是……观想菩提?”云昊心中微动。那嫩芽并非实体,更像是一种“意”,一种纯粹的、不含杂质的生机。 随着他默念经文,嫩芽开始缓缓舒展,抽出细枝,长出新叶,叶片上流淌着柔和的金光,将识海照得一片通明。 忽然明白,摩托为何会走火入魔。 那妖僧心中充满仇恨与杀戮,观想时必然将菩提扭曲成了嗜血的魔树,硬生生将佛门心法练出了魔性。 而智空僧的批注中反复强调“心即佛,佛即心”,正是在提醒修炼者,神魂修炼的根本,在于心性的纯粹。 接下来的七日,云昊几乎断绝了与外界的联系,日夜沉浸在《梵天经》的修炼中。 按照译本所述,尝试以灵力温养识海。 过往灵力在经脉中流转时,如奔腾的骏马,可进入识海后,却需化作涓涓细流,小心翼翼地浸润那株菩提虚影。 稍有急躁,菩提叶便会泛起焦黑,仿佛被烈火灼伤。 唯有心平气和,让灵力如春雨般轻柔落下,叶片才会舒展得更加翠绿。 第七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棂照在脸上时,云昊忽然感觉到识海深处传来一阵酥麻的痒意。 他内视望去,只见菩提虚影的顶端,竟结出了一颗米粒大小的花苞,花苞周围环绕着九道淡淡的金纹。 那是他的九十道聚灵铭文在与神魂交融。 “这是……神魂初显?” 云昊心中一震。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那花苞中蕴含着一种与灵力截然不同的力量,轻盈、通透,仿佛能穿透一切阻碍,触及天地间最本源的韵律。 当他尝试用意念触碰花苞时,整座偏殿的景象竟瞬间映入识海。 墙角的蛛网沾着晨露,案上的烛火燃至灯芯,甚至能“看”到殿外巡逻士兵甲胄上的划痕。 这种“看”并非依靠眼睛,而是神魂的感知。 比灵识更加敏锐,更加深邃,仿佛能洞悉事物的本质。 试着运转《梵天经》的法门,引导那股神魂之力流转。 花苞微微颤动,吐出一缕金芒,金芒顺着经脉游走,所过之处,灵力竟变得愈发精纯。 当金芒融入镇岳锥时,锥身的金光骤然暴涨,表面浮现出密密麻麻的符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清晰。 “原来如此……”云昊缓缓睁开眼,眸中闪过一丝明悟。 神魂之力不仅能滋养识海,还能反哺灵力,甚至与法器产生更深层次的共鸣。 摩托只看到了《梵天经》修神魂的表象,却忽略了神魂与灵力、法器的关联,难怪他修炼三百年,始终卡在半步金丹。 经过七日的修炼,他已摸到了神魂修炼的门槛,菩提虚影虽未完全绽放,却已在识海扎根,后续只需循序渐进,假以时日,必能踏入新的境界。喜欢宝瓶仙缘:从穷小子到皇权继承人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宝瓶仙缘:从穷小子到皇权继承人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