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城,611研究所。 全球各地的变化,白溪自然无法知晓,但哪怕用脚趾头想,她也能猜到,外面定会被搅的风云涌动。 海对面的反应最为重要,但不是唯一,很多作战指挥权都没有的小丑,却也喜欢操着全球的心。 世界上第二个拥有五代机的国家。 这次组织的公开亮相,是真的戳到某些人的肺管子上了。 不......都快戳到十二指肠上了。 也差不多可以从这一刻开始...... 一家独大的局面,开始潜移默化。 朝着两强相争发展了...... 泱妈的节目结束了,但余波和讨论却远远没有停止。 不过此时此刻,611研究所的食堂里,还是主打一个喜庆氛围,这里布置了一下,受邀的社会各界人士正在聚餐。 为了接待多达200人的访客,这里布置成了自助餐的模样,长条桌摆出了一个巨大的l型,十几个菜品一一排布,观众们取餐后自由就座。 当然,大家很自然的人以群分,比如白溪身边都是科研界,总装的人,商界的凑在一起,老兵们又是单独一桌,有专人照料。 唯一可惜的是周航他们无法参加,哪些人是具体参与“玄鸟”项目的,目前还不能公开。 白溪无意在此交际,就着食堂大师傅的回锅肉先炫了一碗大米饭,611研究所大师傅的手艺还是一如既往的好。 只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很快就有人凑了过来。 “白小姐,好久不见了。” 霍震刚笑着跟她打了一声招呼。 之前在庆典上,他就已经在猜测白溪的身份不简单,现在又在“首飞”仪式上看到她,心里自然也有了答案。 因此也决定了,一定要跟白溪维持好关系。 白溪跟他握了握手,闲聊了一阵。 当杨儒和陈国荣走过来的时候,霍震刚就很知趣的离开了。 白溪对陈国荣说道:“陈主任,之前提的事情,您看能成么?” 陈国荣笑眯眯道:“能成,白总都发话了,怎么不能成!本身您就是原型机组的一份子,回去看看也是应该的。” 白溪提醒道:“还有个老同志。” “放心,手机不带进去就行了。” 白溪干脆去了吕三那一桌,将老同志请了过来一起吃饭。 吕三过来,杨儒和陈国荣都赶紧起身握手问好。 “吕老前辈,您好您好。” 吕三笑眯眯的摆摆手:“我一个老家伙,没给组织上添麻烦吧。” “哪里的话.......您到时候和我们一起去就好了,也让您看看咱们现在的变化。” 一些商界人士,看到这边如此融洽,对白溪能来这里的原因越发的好奇。 聚餐后,今天邀请来的观众,就该一车车离开了,611研究所短暂的展示了自己的一丢丢的风采,但更多的秘密,不是普通人能知道的。 白溪带着吕三,来到了机库,周航他们也在此等候了。 经过重重审核,上交了全部电子设备之后,一行人走进了厂房。 周航在一边讲解。 之前由于技术和工艺还没固定,这里的一切都是以手搓和调配为主,那时厂房内大而空旷,只有一个集中的工作区域,需要什么再把什么拉过来用。 而现在,这里已经建立了完整的产线,大量设备根据严格的规划,摆放在不同的位置上,厂房还加装了相当于二楼的观察台,一排排龙门吊用来转移重型设备。 一眼望过去,一排排的设备排出了数百米,颇为壮观。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两架尚未完成蒙皮的框架了。 这里,已经是一个高端且震撼的工厂了。 今天没有工人在忙碌,只有访客。 吕三脸上笑眯眯的,不住的点头。 他其实看不出太多门道,但这里给他的感觉,就是“厉害”。 周航边走边为白溪介绍道:“整个产线是脉动式布局,很多流程都是根据咱俩当初琢磨出来的工艺定的,一条线一年的产量在10-15架左右。” 吕三听了一耳朵,惊讶道:“一年才10架啊这么困难么。” 周航对这种老同志很敬重,立马解释道:“一条线一年10架,611研究所最多可以组四条线,已经够可以的了.” 当然,这是理论值,今年蓉飞只打算把那两架完成,凑个四架就不错了。 目前还只有一条产线,因为设备好搞,能够参与的顶尖技术人员不好找,产线还在老带新的阶段,关援朝等原型机组的老人,带下面的新工程师,培养出一批后,这批人再带更多的人。 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的。 吕三不会对自己不懂的事情指手画脚,点点头鼓励道:“慢慢来吧。” 周航咳嗽了一声,其实不慢了......这又不是造车...... 蓉飞明年的计划是保20争30,三年左右时间才能拉满40架。 对比起对面的F22/F35,首批产量已然相当高了。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要知道,在高精尖领域,最典型的就是航空、航天领域,还没有办法排除掉“人”的制约。 太多工作需要一双灵巧的手,一个顶级的工程师大脑,和无数人员的“经验”、“细心”。 白溪看到这条复杂的产线,心里很自然的冒出来了“能否用机械智能提高效率”的想法。 但仔细思索后,还是摇了摇头。 材料自动化,组装人工化,是目前航空航天领域的现状。 那些只能“人”完成的工作,精度要求太高了。 不是机械智能有极限,而是承载机械智能的硬件目前还达不到。 产线中个别粗浅工序,也许可以用“机械智能”助力,但这部分工作并不是制约产量的那块“短板”,不需要多此一举。 白溪不由得回忆起自己抽到“蜂巢算法”时,系统霸霸给她展示的画面。 那是系统根据她的认知和记忆,为她揭示、模拟的“机械智能”相关的信息。 其中有一段画面,就是玄鸟拥有大量伴飞的“超大型超音速固定翼僚机”。 每一架都十几米的长度,超音速,配备毕方单发动机、两仪隐身技术、机械智能,成群结队的追随着玄鸟,奔赴战场。 画面里那些家伙,看上去可是相当凶猛致命。 如果是无人机那么设计方案就多种多样了,制造难度也大大下降了,而且精度要求也没那么高了 如果是这样的设备...... 让“机械智能”自己生产自己倒是有可能。 等等..... 自己生产自己会不会开了一个不好的先河啊? 白溪想要暂时将这个想法抛开,但脑子里却不由自主的开始思考可行性....喜欢绑定收藏系统,我成为了国宝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绑定收藏系统,我成为了国宝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